APP下载

浅谈如何问出精彩数学课堂

2021-09-10曾彩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课堂教学

曾彩容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联系的纽带,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就精彩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追问;促进发展;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讲究技巧。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联系的纽带,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更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上适时恰当的提问,可以催化课堂教学,增添课堂教学魅力,带来勃勃的课堂教学生机,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成就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呢?现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精问,明确思维方向

研究表明,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会让教师的问和学生的回答出现偏差,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提问变成无效提问,影响课堂教学,降低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提问时我们应该设计指向性和引导性明确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精确有效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为学生指明正确解题思路。提问既有指向性,又具有核心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不少教师提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你们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高年级的学生可能还可以揣测老师的意思,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但是低年级学生却像语文看图说话课似的,他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鸟,还看到白云在跳舞,兔子在捉迷藏……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天马行空地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老师却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数学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方向,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更是针对性不强。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特有的信息,表达他们的想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認识》,我们就可以这样针对性地提问:图中有几种花?它们各是几盘在一起的?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2盘2盘、3盘3盘、4盘4盘地数,突出“几个几”,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这样定位准确的提问,让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老师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想要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效果当然比简单地提问:“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要理想得多。

在教学中有,也常常有老师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36-8”,教师提问:“8是什么数?”于是“8是个小于10的数。”“8是个偶数。”“8是个一位数。”等等答案就出现了。像这种出现多种不同答案但又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的原因就在于提问不精确,指向性不明确。如果教师问:“8在减法算式中,是什么数?”相信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正确的答案。

精确有效的课堂提问,既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又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打造生动精彩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焕发课堂生命力,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二、巧问,促进认知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内容巧妙地设置在问题中,科学巧妙地提问,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打造精彩课堂的重要因素。问题是课堂思维含量的体现、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关注核心问题、启发性问题、连续性问题等的设计,真正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中,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课堂实效也随之得到提升。

三、追问,直面问题本质

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我们在进行问题预设时既要关注“文本”,更要关注“生本”。 在对问题的预设中,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反馈的信息,教师该怎么处理等等,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通过精心的预设,巧妙的追问,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补充和深化前一次的提问,引发学生反思,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追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上,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让课堂化平淡为神奇,更让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深度,直面数学的本质。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在练习环节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帮三角形找到回家的线路。(连一连)

汇报交流时,有学生说图1可以和等腰三角形连,还可以和锐角三角形连。这时我马上追问:“一个三角形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呢?”学生愣了,面面相觑,都不知所以。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这个三角形既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也符合锐角三角形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再一次直面数学的本质,使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的多样性。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一位老师执教 《可能性》一课,教学中老师出示了一个转盘,并问学生:转盘转了80次,请你猜猜可能有几次出现红色,几次出现黄色,几次出现绿色?老师提问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认为红色出现30次,黄色出现20次,绿色出现30次。老师接着提问有没有不同看法。课堂上学生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同,没有异议,有些学生还坚定地点点头。这时,老师以“一定是这样的结果吗?” 这个问题继续追问。在课堂安静了片刻后,有学生反应过来: 不一定,有可能是30,20,30,但也有可能不是。这时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此时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学生似乎有所感悟,纷纷举手, 可能是10,30,40,可能是20,30,30。

这位老师的不断追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概率的好时机,更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直面数学本质。这样不露痕迹的追问,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恰到好处的追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让课堂更生动。

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总能抓住课堂的灵魂,让课堂生动起来。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在一节课中也一定会有几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催化”课堂教学,成就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几个问题思考.千里马论文网

[2] 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3] 吴正宪.武维民.范存丽.听吴正宪老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511600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