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它们对视过

2021-09-10王国华

特区文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桂花

王国华

我要感谢那种花养花之人。感谢雨水、阳光和土地。感谢松土的蚯蚓和小虫子,感谢传播花粉的蝴蝶和蜜蜂。感谢所有的付出。他们让我和花朵相遇,让我就着这花香度过余生。

笔下每一种花,我都要以文字描述其状貌,或长或短。让没见过的人脑子里先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我写这些花,决不能让读者因为没有见过而感到疏离。

我笔下的这些花,每一种至少要亲眼看见两次。每次对视不少于五分钟。所谓目不转睛。如此,我才能听到它跟我说些什么,才知道自己该怎样介绍它。

凡是长在大地上,风吹雨淋无法搬动的植物,无论它们的花朵多么残破和怪异,我都爱它。

笔下的花,或活泼,或沉郁,或淡然,或跳脱。每每落笔,常有忍不住大哭一场的悲伤。花儿们各自芬芳,开了,谢了,哪里知道我已经陪伴了它们的一生。

基及树

出门进门,一天至少见它们两次。这是一条隔离带,高不及腰,将停车位和后面的小池塘一分为二。管它长得如何,对其从来是视而不见。如果我的目光在所有经过的事物上停留一下,眼睛能活活累死,忽略哪些,注视哪些,潜意识里脑子自有分类。

是上面的小花让我停下来。一片绿色上撒了星星点点的白,定睛观瞧,它竟然开花了。查,此植物乃基及树。虽曰树,却像半大小子的小平头,整整齐齐,摸上去扎手。园丁三天两头来剃它们,比照顾自己儿子还上心。它们永远那么高,让你能看到池塘边上的所有事物,而又正好跳不过去。

五瓣的小花,半个手指盖大小,长在每一枝的顶端。叶片瓜子形状,油油亮亮,衬着小花,如绿水中的白鹅。当然都是超微型的。和那些小花对视了一会儿,似有些话要说,不知该说什么,就这样犹疑着离开了。此后又长时间忽略了它们。生命于它们,只是生和死,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至于悲欢,莫须有。

有天深夜,或曰凌晨,酒后回家,在小区门口,忽然眼前一黑。隔离带,也就是那些基及树,站起来了。它们高有两米,像一堵墙,遮住了眼前的一切。我揉揉眼睛,确认了这一事实。心里一喜,它们竟然是有灵魂的生命。以前对它们的忽略过于轻狂了。夜,是给有灵魂的生命准备的。这一时段,它们可以恢复到最自然的状态,就像人的身体,舒展,放松。半夜的中年人,如我,会咳嗽,手掌会疼,这是恢复过程中,在和自己较劲。“自然”和“不自然”发生了冲突。醒来之后就不疼。疼乃冲突的反应。肉体的所有者,灵魂在空中飘,眼睁睁看着,仿佛与自己无关。

此时的基及树,也是恢复了最本真的姿势,恢复了本来的欢喜和憧憬。时不时被电锯削割,貌似坦然领受着,其实它知道自己真正的高度。此时此刻,统领万物的是神,不是人。基及树在其召唤下复活。被裁掉的那些叶子和乱枝,纷纷从地下钻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基及树丰满而健壮,在夜风中,像一个把手揣进兜里的沉稳的中年男人,平静地呼吸。

我也就是愣了一会儿,心说,没什么大不了。转身回家了。依稀,感觉到背后那一面墙似的植物,高高地俯视着我,眼神温和。

如你所料,第二天早晨,我特意在基及树那儿停了一会儿。刚被晨雨浇过,那条毫无特色的绿绿的隔离带,湿漉漉的,如落汤鸡。而我,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火焰木

去年开车行经此地,车外的红色一掠而过。知道那是火焰木,等想起去寻它时,花已尽,只剩下满树空空的绿。今年再来,终于得见。

火焰花开得正盛。几个拳大的花朵紧紧偎在一起,凑成一枝硕大丰满的花朵。每朵都是简单的钟形,可存雨水,小虫可在里面停歇。花朵边缘有一圈黄,仿佛正在羞涩。花落后的果实,远望似一坨香蕉,等谁来食。

仰着头,我盯住的这一枝火焰花,必是去年见过的那枝。同一棵树,同一根树枝,同一个疤結处。

它是否知道自己去年曾经绽放过?受过虫咬蚊叮,在急促的夜雨中瑟缩过身子,也在浓烈的阳光下随风漫舞。如果它认为自己只是今春开放,盛夏时即落在地上,再无生机,那我该如何向它解释,把它的前生告诉它?

只有我知道,今年这几个月,并不是起点和终点。去年有过相同的历程。它只是醒来又睡去,睡去又醒来。即使谢了,明年此刻还会再次萌发。后年如此,大后年如此。我会年年见证它的醒来和睡去。它将今年这几个月中的酸甜苦辣,视为自己必须于今年了断的事情,该珍惜的珍惜,该懊悔的懊悔,其实它还有机会。

我以去年的心境,打量和了解当下的它。

在睡去和醒来中空档的那几个月,以我之目力,自然无法亲见。但那些在树枝内部的活动,一定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生命的气息在延续,细胞乃至思想也未停止。今年的这次盛开,不过表面的灵光一闪,随后还会起起伏伏,时隐时现地运行。

我的今生,岂不是和这枝火焰花一年中的遭遇一样。谁在空中打量着所有的人?它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身上,想告诉我,我的前生如何如何,而我茫然举头,一无所获。我沉溺于当下的买房、工作、人际关系、个人前程,生活中的小算计,似乎还有点乐此不疲。在博物馆中见到一只巨大的、只剩下骨架的恐龙,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它和我现在的肉身联系在一起。即使它就是我的前身。我该如何捕获空中的它发给我的暗示。

又或许,我和这枝火焰木,其实就是互相轮转的关系。它即我,我即它。我们两个轮流在世间承接风霜雨露,在土地里进进出出。

啪嗒一声,一朵火焰花掉在脚边。我轻轻捡起,将其小心地置放于旁边的草丛里,用枯叶盖住,仿佛掩埋了自己的亲人。此时的我,心中无悲无喜,明年我还会见到它,就像今年过后,逝去的亲人,忽然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木豆

幼年在农村,收割庄稼时最忌黄豆。䦃钩(类似镐头)刨玉米,镰刀割小麦,收谷子、高粱,全都赤手,收黄豆就得带上手套,豆杆和豆荚扎手。豆秸垛上也不能躺,扎屁股。世界上总会有那么几种事物,天生与人抵触。透着股谁也不服的劲儿。

但黄豆开什么样的花,完全想不起来。直到看见木豆,曾经的记忆都呼啸而至。带“豆”字的植物,开花多似蝴蝶,如蝶豆、刀豆、扁豆之类,颜色、大小各不相同,轮廓却差不多。我见到的木豆花亦如此。黄色,一个纽扣大小,上面两瓣似蝴蝶的翅膀,下边一瓣似蝴蝶的身子。嗅之无味。近瞧,那些花几乎没有完整的,全部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同样的天气,旁边的花花草草,干干净净、面皮粉嫩、弱不禁风。木豆花则像刚刚打过仗,气喘吁吁、灰头土脸。雨水若清洗了它的叶片,半夜它得抓一把泥土糊到自己脸上。为何如此?鬼知道。

黄花旁边挂着一个个果实,与黄豆荚几无差别。绿色表皮上,一道一道黑色的斑纹,仿佛用刚研好的墨刷了一下,在太阳下反射着暗光。手感粗硬,无弹性。

这一棵棵小乔木,被人粗放地栽在路边,好几排,随风仰俯。单独打量任何一个,均七扭八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叶子与花毫无章法地混在一起,上的上下的下,左的左右的右。有的开了,有的已枯。一滴脏水从枯叶上滑落,砸得下面的黄花一晃。黄花的边缘随即染上一点脏。然而站在更远处望过来,木豆竟是另辟蹊径,一词以蔽之:野性。

黄豆在诸多庄稼中的野性,通过木豆放大了。后者是前者的接续。黄豆未竟的“不配合”,木豆全盘接收。且不管他,我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在一片岁月静好之中,随心所欲地行走,脚步踉跄。木豆打乱了整片林子的安详。

这自然不是结尾,只是一个新的选项。破坏之后一定还有另外的秩序,而新秩序如何排列,木豆也猜不到。仲尼有言,礼失求诸野。木豆仅仅提供“野”。

桂花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香露滴衣凉似水,恍然移下广寒宫。”桂花开放,应在中秋前后。古人多诗词吟咏。饮酒,品茶,赏花,出诗答对。

桂花品种繁多,我所见的桂花,初春三月,在深圳的公园里,与隔离带中各种灌木搅合在一起,如同剪了刘海的小孩子,整整齐齐。枝条稍微支楞一点,园丁就拎着电锯跑来,嗡嗡嗡嗡,剃平。被切得零零碎碎的叶子散发出极烈的植物气息。含苞的花,米粒一般。绽放的也没多大,四瓣儿,均匀分布,米黄色,花蕊紫红,手感硬,鼻子凑过去,一股浓香。

在南京买过桂花糕,也吃过桂花味的月饼,那种香是桂花的香吗?吾不知。自带仙气的桂花,在我这里竟要靠味觉来确认。和嘴发生关系,如同亲吻过的人,感情毕竟不一样。只是,此种俗气联系我不肯屈就。围着齐腰高的桂花转了一圈又一圈。

我看到了智慧。它拥有智慧而非技能。智慧无法在体貌上体现,也无必要。其外在的平庸恰似隐居。万一天崩地裂,就在这普普通通的公园里,桂花的枝条摇一摇,所有的植物都跟着它起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人类所处的宇宙本一闭环,日日年年,岁月轮回,万物在一条既定的线上转圈,看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实则皆被枯燥地安排好。桂花突兀而逃,流星一樣挑出一道粗线。它的背叛,是自信,亦是对整个闭环的藐视,绝大多数在此闭环中的事物都感受到了侮辱。我独欣慰。而连接天上地下的桂花,终究还是会回来,安慰那些长满了叶子的植物们,以示自己仍在它们中间。

杜鹃

不用递交简介。知道你是杜鹃。还叫映山红。

花瓣真柔、细腻、薄。以指轻搓,如抚丝绸。浅紫色,五瓣儿,拳头大小,恣肆地张开。雨滴粘在上面,一天都没掉下来。在我眼前晃啊晃,藤条一样的灌木丛上,一片艳丽。

一棵、两棵、三棵。不多。

你的头顶上,三角梅同时盛开。脚下,母草试探着伸直了腰。旁边,石斑木的枝条犹犹豫豫。不远处,白花洋紫荆即将开败。它们都没递交简历,一年年在此繁衍生息。有的没心没肺,有的半死不活,有的其实死过,又缓过来了。它们全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你打扮成和它们一般的样子。我的眼睛穿过你的头顶,看到远方,八百里外,一千里外,一座座连绵的山,都是你的同伙。成千上万的浅紫或者通红,攻占了一个个山头。手中持刀,所向披靡。杜鹃过处,只剩杜鹃。

哪里有什么人畜无害。侵略是具惯性的。漫山遍野的东西,必为洪水猛兽。只要它踏灭了一个,比如母草,其它便如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下。我听到了你们的号角,隐隐,随着风来。

但,都是你们又怎么样呢。杜鹃又不丑。甚至可以毫不愧疚地说,那是美。

我张张嘴,无法回答。我的木棉呢,我的石斑木呢?我想抱着它们睡觉的时候,却被乱蓬蓬的杜鹃扎了胳膊。

承认吧,你是带着使命来的。你搅扰了我的梦。梦不珍贵,可它是我的梦。你的野心已经压制不住了,在我眼睛里闪出一道道光亮。

你看我手上的枪,已经装好子弹。谁知道能否保护得了它们。白花洋紫荆和三角梅都觉得我多此一举。

杜鹃,此时的对峙,只有你和我知道。

含笑花

常绿灌木含笑花,隔离开我和她。她在对面打电话,我在这端被花吸引了目光。

若无这些花,灌木与灌木几乎没区别。叶片都硬,枝干都支棱八翘的。有了这些花,互相之间立刻阶层森严。含笑花属于高贵的那种,自带王冠呢。

含苞时,瓜子形状的一个长椭圆,摸上去毛茸茸的。绽开之后,弹球大小,淡黄色,六瓣儿,内敛,微微收着。中间细细的花蕊,呈浅紫色。散发着水果般的清甜,味道略似刚切开的新鲜苹果。为它起名的那个人,初见此花时家中一定有喜,不敢大声宣布,遂将心事托付花。

含笑花很具底线意识。似笑非笑,嘴唇微微上翘,随时可收回。在笑与不笑之间,绝不会堕落成为“含哭花”。它的底线是不哭。六瓣儿花互相牵连着,各自独立。凋谢时,先落下一瓣儿;想一想,再落下一瓣儿,所谓犹豫之美。如果还没想明白,剩下的几瓣儿就在枝头多挂两天。

这一排含笑花,貌似结实,实则柔弱似少女。不耐寒,不耐干燥瘠薄。喜阴又怕积水,喜热却需背阳。它动辄止步不前,欲言又止。见人三分笑,说话不说满。花瓣儿上挂着试探的笑。它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就是试探,合则笑意浓,不合则止笑。它身上看不到大开大合的决绝,天性中便是小欢喜中兑一点儿水。这多好,不是因为吃过亏才有此选择。

我不认识对面的她。她脸上淡淡的笑却让我认出来了,像含笑花。

黄钟木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的主题歌是朱晓琳演唱的。第一遍用日语唱,第一句为“格地格地格地格地”,第二遍用中文唱,成了“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每年三月,在深圳的街头,看到成行成排的黄钟木,立刻就想唱“欢喜欢喜欢喜欢喜”。

黄钟木,又名黄花风铃木。花朵风铃一样挂在枝头。树上几乎没叶子。枝干与花,生硬地勾连在一起,看上去像假的。其形似漏斗,如紙片制成,薄而柔弱,抖抖索索。没风也抖索。非常鲜亮的黄,心情无论多沉郁,被那黄色一搅,顿时就飞起来了。

那是舞蹈一样的“飞”。周星驰电影《食神》中,主人公做了一碗叉烧饭,女食神吃完,直接在叉烧上打滚儿。对,就是那种“飞”。身体轻盈,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泪流满面。在树上飘着、在道路上空翻跟斗、在楼顶上踮着脚尖练习芭蕾。烦恼和纠结被这舞蹈碾压、摔打,一两秒钟就不见了,所谓“抛到了九霄云外”。接下来的舞蹈乃纯粹的心灵之舞。在巨大的蓝色天空上画画,与一排排澄明之黄融为一体,顺便点燃身边一个个还懵懵懂懂的人。万物都因为它的欢喜而呈现出欢喜之态。

这条路走到尽头,心脏刚刚落地,即将回归到一个小时前的俗世中来,一转弯儿,又一排黄钟木扑面而来。心又开始飞。它就是欢喜神。和它在一起,哪里还有什么空虚寂寞冷,这里全都是充实圆满热。

它的黄,那么胸无城府,那么亲切和蔼,那么明朗晓畅。一首歌可以让人潸然泪下,一句话让人心潮起伏。这些,黄钟木也做得到。一朵花,用自己的形貌让你心花怒放。它一定是暗合了人体的运行规则,从肉体浸入灵魂。其颜色、大小、高低,全都经过了沙盘推演,恰到好处。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稍微动一下,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但你看它们,在风中摆出很自然的样子,仿佛生来如此。的的确确,对它们而言,哪有什么束缚感。路人欢喜或忧伤,与它何干。它们可大可小,可高可低。花大者,近乎半个脸;小者,如婴儿拳头。唯明黄不变。枯萎了也是明黄。

它不是谁派来的,要传达什么。它挂在那儿,那就是它的本质。于它自己而言,那样最妥帖、最顺遂。而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应不在其考量之内。我感受到的是欢喜,有些人可能感受到的是凄惶,只是他没说出来。每个人内心里承装的东西不一样,和黄钟木擦肩而过时产生的化学反应亦不一样。

这是我和黄钟木之间的欢喜。真好啊。趁着它们开放之际,我要天天与其会面。

报春花(石斑木)

报春花另有其花,而石斑木也叫报春花。两种报春花,我只见过石斑木,所谓先入为主。

深圳的春天绝无“春雷一声响”一样的惊艳,它是从冬天滑过来的。冬天没多冷,春天也没多暖。哪天是冬天,哪天是春天,无界限,凭感觉。这时候,报春花说了算。

为这一时刻,报春花做足了准备。这丛灌木,叶片呈条状,不出奇,枝枝蔓蔓也不出奇。花朵长在每根枝条的顶端,未开放时,好像麦穗。盛开后是一簇小花,白色,每朵五瓣儿,一个纽扣大小,中间花蕊淡红。以如此打扮登台,典雅、大方,又不会喧宾夺主。任何人的描述均不如亲眼一见。我所见者,在深圳市宝安公园。

春天登场的仪式感,全凭这位主持者。其实不管报不报幕,该来的还是要来,不该来的也来不了。但有此一报,就显得庄重了。春天不再是流落在人群里的俗物。

绽放的那一个晚上,报春花说了好多话。肚子里没点词,还真不敢接下这一重任呢。它妙语连珠,娓娓道来,声音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旁征博引之际,万物只听到“春来了”三个字。

它无怨言。没谁比它更理解“简单复杂化”与“复杂简单化”这十个字。

春天带着成千上万的植物们绿了、红了、黄了、粉了。动物们也闻风而动,在天上飞、在地下挖洞、在树林边歇息。这一刻,它们等了大半年甚至一年。

报春花命短,匆匆几天即逝。序曲就是序曲,报信人就是报信人,敲一声锣,做好铺垫,转身走了。

我见过的报春花,大多沉默寡言,不愿再做人间俗事。与春天的简短关系,仿佛令其沐浴了神水,心灵也变得澄明。它处处以春天的标准来约束自己。

鹅肠草

萼距花是园丁们刻意种下的,在路边一望无际,密密麻麻,高及脚踝。油亮的绿叶间洒着一朵朵紫红色小花。一阵风来,吹不动它们,萼距花天生腰杆硬。细察,几株鹅肠草散布其间。鹅肠草与萼距花差不多高,叶片长圆形,钉子帽大小的白花,十来瓣,呈放射状。整体上来说它就是一株野菜,细细的茎,软弱,要不是赖在那些萼距花身上,自己都站不直。下一阵稍大点儿的雨,它便顺势靠过去,和萼距花叶子贴着叶子,嘴对着嘴。萼距花扭扭脖子,并不会刻意推开它。

这一株鹅肠草和另外几株鹅肠草离得都很远,互相也帮不上什么忙。似乎也无意形成一个帮派和一个种族。

野生的鹅肠草夹在养尊处优的萼距花中间,蹭它们的水喝,蹭它们的肥料和阴凉,如同一群鸭子之中掺进了几只鹅。数量庞大的鸭子,并不会拧成一股绳,同仇敌忾,成群结队地把大鹅撵走甚至置其于死地。它们乃万物中极平庸的一群,包容、接纳各种同自己一样的平庸之辈。包容并非其坚定的理念。它们几乎没有任何价值观,一切都回归于吃喝拉撒。大太阳下面,起伏不平的坡地上,鹅肠草和萼距花没心没肺,浑浑噩噩,荤素不忌地活着。

所谓觉醒,就是变坏。凡准备来教育萼距花奋起反抗的、鼓动鹅肠草争取更多利益的,都是坏人。希望这块土地上的两种植物懂得这个道理。

蒲桃

好大的两棵蒲桃树,无论平方面积、立方体积,都盖过了周围的榕树和樟树。带着满身镇定的革质叶片,一东一西,遥遥相望,半个肩膀气势磅礴地伸向湖中。波光跳动的湖面上,荡漾着针状的漂浮物,那是蒲桃树的花。

长在树上的花,毛茸茸的一团,略呈喇叭状,有点像合欢花。合欢花粉色,蒲桃花由白色向浅绿渐进。好多蜜蜂在上面笨拙地爬来爬去。旁边已经结出了蒲桃,手指盖大小,亦浅绿色。小果实吹一口气,柔弱的花抖一抖,长长的、密集的、细针一样的花蕊纷纷落下。草地上、湖水中、和愣在空中仿佛凝固了的花蕊,在这个春气充沛的下午,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而对于整株蒲桃树,它们只是浓绿中的斑斑点点,庞然大物上的一个个小耳朵。它们在树上点缀着“大”,让大成为“太”,太大的树,则撑得住静。

水面青绿,把凡是看到的动物、植物全部描画在自己身上。那么多的事物拥挤在一起,静悄悄。蝴蝶扇动翅膀时,无声无息。蜜蜂嗡嗡时摘了麦克风。

远天浑不见。

这两棵树,十几米高,它们就是天空,挡得住各种意外。若一块陨石突然飞来,落到大树的枝杈上,也像砸在棉花垛上一样,世界依然。没谁会大惊小怪。果实们在默默生长、默默成熟,从始至终无人来采,落在地上腐烂成泥。

旁边似有轻微的哗哗声。湖中的喷泉一会儿吐出一柱水,自己跟自己玩。零零星星几个人,有的戴着口罩坐在石凳上发呆,有的在打电话。即使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哭喊起来,在这两棵大树的世界里也显得渺小。坏人远遁,好人安泰。开心的和伤心的都被蒲桃温柔地搂在怀中。

一望蒲桃天下静,再望蒲桃大地安。

碧桃

有种颜色叫作桃红。碧桃花的颜色便如此。

两米高的小乔木,叶片长条状。枝条稍细,似乎担不起太多的果实,只能担得起花朵。花朵乒乓球大小,细密的花瓣,手感滑腻,由外到内,一层一层。中间花蕊黄色。

一阵阵鸟声从碧桃的花中飞出来。这不是比喻,是确有其事。我悄悄地望著,担心看见那些鸟。

鸟鸣啾啾,尖细。类比人之嗓音,每一只鸟都有自己的音域和特性。而绝大多数人听来,鸟鸣即鸟鸣,无甚区别。愧对它们那么精心地准备了一代又一代。我乃有缘人,与碧桃如此迫近。盯着那一朵朵花,凝神静气地看啊、听啊、终获其中的百转千回、高低错落、哀怨与欢喜、世情冷暖。还有只属于鸟类、人类永远进入不了的逻辑。

一朵花里一只鸟,藏不下两只,容易撑破。如一只没有,碧桃就空虚,会无缘无故地落下去。从早到晚站在枝条上的,全部获得了鸟群的认证。

侧耳倾听,鸟鸣有自己的旋律,像一首歌,差一点我就叫出那首歌的名字了。一愣神,名字飞走,转换成另一首。这首歌由低缓到明朗,由地面到天际,仿佛捅了一下什么,上和下通透了。

蓝天上,一团白云正向这边飘来,走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停住了。太阳在斜上方,不大不小。穿一件短袖衬衫走来走去,不晒也不凉。我在很远的地方,什么都听不见,接近碧桃,花中鸟鸣声起。愈近愈大。走到跟前的时候,鸟鸣止于婉转。一切都是恰恰好。窃以为阳光在背后做了统筹。吾虽愚钝,亦可体会到它的苦心。

从始至终,也未亲见那些鸟。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歌自己的歌,千万别让我看到。鸟和碧桃融在一起就好,如果飞出来,便是两个事物了。我无法接受。

秤星树

秤星树在哭,每次经过那里都看到它在哭。秤星树苗条,单支,手指粗细,高不过两米,枝干绿中显黑。叶片纺锤状,两头尖,中间圆,长不过一厘米。枝头未开的花苞,如谷粒。已开的小白花,五瓣,每瓣都极小,柔嫩,一碰就掉。春天来了,花似泪,扑簌簌落下来。

有一种植物,名薇甘菊,草本,攀爬类,据说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薇甘菊爬到谁的身上,谁必死无疑。上至七八米高的榕树,下到满身是刺的灌木,更不用提那些柔嫩的海棠与凤仙花。薇甘菊绒球状的小花,好像一个个蛇信子,在天地间伸缩舔舐。在薇甘菊那里,从没什么缓冲地带,只有二元对立、你死我活,亦无一种天敌可以制服它。它是闯进瓷器店的公牛,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它上蹿下跳,吃饱喝足之后,种子像花粉一样随风飘走,来年落地生根,扼杀另一片植物。

在这株秤星树身后,大片大片的枯槁之色。簕杜鹃、桂花树和白玉兰,七扭八歪地站立着,都成了尸体。绿色变为深黄。黝黑的树干,瘦弱如死人的骨头。昨天的缤纷美艳,说消失一下子就消失了。在深圳这雨水充沛、花开四季之地,如此大面积的死亡,着实令人触目惊心。而缠绕在它们身上的薇甘菊,也已枯萎。它们密密麻麻,凝固的姿势还在向秤星树这边奔跑。仿佛电影中的厉鬼,毁灭前挣扎着把手伸向无辜的人。秤星树是跑不了的,在湿润的海风中瑟瑟发抖。薇甘菊猎杀了所有植物,终究没有逃过生命的规律。其制造的萧杀气氛,在它死后仍弥漫于整片小树林中。

秤星树并非是没有死,只是还没来得及死。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你以为它会庆幸而笑吗?它已经吓傻了。从现在开始,后半辈子每一天都生活在曾经的阴影中。它亲眼目睹了同类的惨状,又无法施救。它惊魂不定,想起来就哭,想起来就哭。落叶也哭,繁衍也哭,清晨也哭,夜半的噩梦里也哭。它开出的小花里,始终有一滴咸咸的水。地下新钻出来的萌芽向它伸手,它也不敢接一下。它会感恩吗?可是感恩谁?没人救它,只是命数令其逃过了一劫。明着是少了身上的一刀,而心上的那一刀并未逃过。

这个春天,我从秤星树旁经过时,几次想跟着它一起哭泣……

朱顶红

垂死的朱顶红状貌如下:整朵花瘦成食指长的一小条,好像啄木鸟的喙。颜色近似棕黑。一朵花全部垂下;一朵花垂下一半;;一朵花摇摇晃晃,正要垂下。它们仿佛被押送的罪人,排着队向死亡的终点行进。空心的茎孤零零地站着,它的头上越来越轻,身体也开始变轻。

旁边唯一开得正盛的一棵,茎高不到半米,仍在深绿中。头上不成比例地顶着三四朵拳头大的喇叭花,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每朵花六瓣儿,洋红色。花瓣上有脉纹,手感水润。花朵大大方方,整体上却露衰相。花期将过,凡叫做朱顶红的,都逃不脱。

夕阳沉沉,光线渐暗。每一个路过的人,朝这边瞥一眼,都忍不住唏嘘两声。而我,已经蹲下来,默默为其祈祷。

周围的一点红、鬼针草开得正艳,它们一时半会儿死不了,有的是闲情逸致,花瓣均歪向朱顶红。它们的注视里,绝无人类的悲悯。对于朱顶红来说,败落是必然,亦是伤。能够坦然面对是一回事,伤的事实亦是一回事。一只猴子堪为幼子的夭折向天哀嚎,却不会为一朵花的枯萎暗自神伤。如果一只猴子真这么做,它就不是猴子了。只有人会同情花朵,这便是进化。人类将若干情绪托于花花草草,有时显示为矫情,有时显示为滥情,有时也会爱错、恨错,这没关系,他们把自己和万物绑在一起,一定会因此丰富自己和万物的内涵,进而丰富宇宙。

谁都拉不住缓慢行进却力大无穷的时光。朱顶红在时光中逐渐消失,化为灰烬。在离开的路上,它们需要陪伴,需要目送。我蹲下身,为其默念悼词。那些句子在我的心里,不能通过语言散播到空气中,否则将被消解。除我之外,无人知道那些内容。感兴趣的人,只需看我平静的神情和温和的眼神就够了。朱顶红走得安然、充实,地下有灵,当有所感知。

(责任编辑:费新乾)

猜你喜欢

桂花
马建华
桂花
又是一年桂花开
桂花开了
桂花秋
桂花种子
桂花我爱你
桂花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