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反思与实践

2021-09-10周伟

关键词:文化意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

周伟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已成为很多英语教师的自觉行为。然而,由于对文化意识的理解不够透彻,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若干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等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篇中富含的文化元素,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文化意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是用以描述和记载文化的,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没有文化的语言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语言的社会文化性决定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结。语言承载文化,文化通过语言来传播。离开了语言的载体,文化就无法呈现和传承;反之,离开了文化,语言只是机械的符号[2]4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3]4。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相关文化意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阅读教学需要有助于促进主题语言知识的学习,并发展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同时,需深度挖掘和解读语料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与文化内涵,达成对主题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内化与迁移[2]44。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深挖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在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依托文本有目的地教授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其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在反思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基础上,通过一节阅读课的若干教学片段,阐述如何在阅读课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二、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反思

《课标》颁布三年多来,经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有了较强的文化培养意识,也摸索出了不少实用的教学策略。然而,再次审视当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依然能发现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若干共性问题。

(一)文化意识培养缺乏层次性

《课标》明确指出了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3]6。从“获得”和“理解”到“形成”和“具备”,可以看到不同动词之间在思维层面存在着递进关系,这标志着文化意识培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应该关注这些动词的变化,用心体会文化意识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但是,关于文化教学,不少教师还是以让学生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为主,对帮助学生具备应有的文化态度缺乏引导,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关注不足。文化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浅表化,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角度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未能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中外文化的切入点和衔接点,并基于学情确定相对应的文化目标。

(二)文化异同比较缺乏互动性

《课标》强调,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鉴赏,加深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意识[3]34。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其中第一个步骤就是“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文化意识始于跨文化认知,但绝非只是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强调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互动[4]7。外语教学要通过文化对比,引导学生鉴别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加深对不同文化的感知、理解、比较和鉴别,从而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意识,避免用本国的文化标准去要求或解释异国文化[5]14。

反觀一线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单纯地就文化知识讲文化知识,缺乏一种中外文化之间的“分析与比较”过程。忽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学生无法更好地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文化异同比较的互动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文化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

文化品格塑造要坚持“情境化原则”。所谓情境化原则,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把文化品格的塑造植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英语,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文化[5]13。

然而,当下的英语课堂文化情境创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么没有创设情境,文化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内容显得突兀;要么虽然注意到创设情境,但情境并不真实自然,与阅读文本之间存在割裂现象,文化知识的讲授和文化意识的渗透生硬。

(四)中华文化传播缺乏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3]32。文化意识的内涵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强调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并重[4]7。

部分教师却片面地认为,英语课堂应以学习西方文化为主,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热衷于开展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主题活动,对教材中出现的中华文化元素往往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效仿,忽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

笔者通过一节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阅读课,尝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这节阅读课的内容选自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Reading板块题为“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的语篇。文章对比了七年级学生Kitty和Daniel不同的日常饮食和生活,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饮食和有益的生活方式。《课标》明确指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3]32。可见,“饮食”主题是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教师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便利。

(一)比较中西食物,激活文化背景

【教学片段1】

教师由课文标题“What we eat”导入,借助“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中国传统食物和西方传统食物。师生对话如下:

T: Hi, boys and girls. We eat to live. In Chinese we often say“民以食为天”. Who can tell me what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we eat every day?

S1: Baozi and mantou...

S2: Noodles and dumplings.

S3: Rice dumplings.

S4: Tofu and...鸭血粉丝汤.(学生大笑)

T: Great! We eat so much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including special local food like duck blood soup with vermicelli. What about Western people?

S5: They eat traditional Western food.

T: Good job! Who can tell me as much traditional Western food as he can?

S: Sandwiches, hamburgers, hot dogs, bread and pizza.(学生七嘴八舌,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呈现归纳好的中西方传统食物和饮品,引导学生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culture time。

[设计意图]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非常重要。当读者把大脑中的图式与所读语言材料提供的文化信息联系起来时,就更容易理解所读的内容。这节课,笔者从阅读文本的标题导入,自然顺畅。通过“头脑风暴”,教师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笔者在此环节补充了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美食,地域文化作为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助于潜移默化地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具有“比较意识”。这节阅读课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对中外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和包容异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二)观察主题漫画,感知文化差异

【教学片段2】

教师呈现一幅曾在微信里流传甚广的与文本饮食主题一致的漫画(见图1),先围绕单元主题lifestyle设问:Do you think the man on the right has a healthy eating habit? 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图中的文化差异。之后,再呈现另一幅针对该图的中文评论图片(见图2),追问:Do you agree with the words? Do you really think chopsticks are better than forks and knives?

[设计意图]《课标》在语言技能中增加了“看”的技能,要求通过“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漫画的内容与教学主题高度契合,设置的问题与导入环节一脉相承,情境创设真实自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多模态的语篇形式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通过鼓励学生说出其中的差异——中西食物差异和中西餐具差异,让其分析和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通过问题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笔者所呈现的第二幅图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谈论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笔者对学生的肯定或否定回答都耐心倾听,且不做出简单的对错评判,为这节课最后环节的探讨埋下了伏笔。

(三)引用西方谚语,汲取文化精华

【教学片段3】

解读完阅读文本,教师呈现一句关于饮食的英语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要求学生猜测该谚语的含义,并从文本中找出与此谚语意义相近的一个句子,即“Healthy fo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me.”,旨在让所提供的谚语与阅读文本之间从意义上建立联系。

[设计意图]英语谚语是英语国家民间流传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教育意义和深刻哲理的固定语句,是英语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学习英语谚语,既能得到思维启发,又能得到思想熏陶。因此,教学中增加谚语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6]。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实际,见缝插针地介绍一些英语谚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补充,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拓展阅读素材,丰富文化内容

【教学片段4】

读后拓展环节,教师补充《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2 Breakfast or lunch? 一文作为拓展的同主题阅读文本,并设问:Does the boy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然后追问:How many meals do Western people usually have?最后,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大讨论。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情适当删减、调整或增加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由于授课班级学生基础普遍较好,教材中的阅读语篇显得较为简单,笔者在完成基本阅读任务后,结合相关主题适度补充拓展阅读教材丰富文化内容。补充的《新概念英语》语篇让学生明白,健康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教材文本里所涉及的吃健康食物和多锻炼身体,还应包括按时就餐。笔者再通过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afternoon tea以及brunch,该教学设计丰富了这节课的文化内容,学生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西方饮食文化。

(五)学习西餐礼仪,加深文化理解

【教学片段5】

教师再次呈现图1漫画,并询问教学片段2中曾问过的问题:Do you really think our chopsticks are better than Western forks and knives? 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筷子作为老祖宗发明的餐具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吃西餐还是用刀叉更方便些。教师因势利导,呈现西餐刀叉不同摆放的图示,帮助学生了解其代表的含义,学习基本的西餐礼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笔者重复教学片段2中的问题。第一次设问时,笔者并未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判,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经过若干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等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再次问教学片段2中问过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做出了合理的判断。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之间有差异十分正常,亦无所谓孰优孰劣,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此外,补充的西餐刀叉含义是西方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此处呈现合乎逻辑,而图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

(六)关注热点事件,坚定文化立场

【教学片段6】

教师播放某国外品牌涉及中国饮食文化的“辱华”视频,设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video?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播放该品牌负责人的道歉视频,设问第四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video? 四个开放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之后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交流彼此观点。

[设计意图]社会热点事件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真实表达的愿望,而教師能够从交流中感知学生的所思所想,摆脱让学生抵触的单纯说教,为立德树人创造一个真实情境的契机。该“辱华”视频曾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视频中所用的词语以及表达的内容明显带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笔者针对第一个视频提出三个开放性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并在师生中外文化互动探讨中,注意引导学生摒弃零和思维,既坚决反对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歧视,又告诫学生杜绝盲目发泄情绪和一味排斥,即应有理有力地表达观点,坚定该有的文化立场,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第二个视频,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则是引导学生理性应对和处理全球化背景下中外交往中的文化冲突,培养“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是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等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篇中富含的文化元素,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激活文化背景、感知文化差异、汲取文化精华、丰富文化内容、加深文化理解、坚定文化立场,最终使之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自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中外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1]刘道义.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6):4.

[2]戴军熔.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内涵要义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张伊娜.文化意识培养是实现英语学科价值的关键[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27).

[5]赵勇,魏宏君.英语教学中塑造学生文化品格的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0).

[6]刘素文.英语谚语的艺术特点及其教学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7(8):72.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