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形式思想探析

2021-09-10罗文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本质形式

罗文静

摘要:形式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的指出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和所以是的是,并肯定了形式先于质料和个体,是第一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思想对理解亚里士多德至关重要,本文将主要依托《形而上学》文本,从形式思想与柏拉图理念论之比较、形式和质料之于个体、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三个方面考察探究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思想。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本质

作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巨头之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至关重要,学习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有利于我们厘清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也对我们当代的哲学事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就是他的实体说,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宣称:形式是第一实体。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思想,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一、形式思想与柏拉图理念论之比较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的思想深受柏拉图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流传甚广:“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学界许多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的反叛,他们甚至将亚里士多德这句对自己的评价作为支撑这种观点的依据。然而,亚里士多德真的完全否认了柏拉图的思想吗?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体,是万物的动因和目的,是最高的善,自然世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于分有和模仿理念才得以存在,而我们对变动的事物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了解的“理念”。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形式是与质料相对应的,它是显现出来的实体,是本质的存在,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是永恒不变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无疑具有普遍性,但他并不像柏拉图那样认为形式是被具体事物分有的东西,他认为,形式是内在于同种事物之中的那个共同的东西,是事物成其为自身的那个本质的所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不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存在,而柏拉图的理念却可以,这便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

尽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多有批评,他的形式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有很大区别,但究其根本,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他们都在追求普遍性,追问事物的本质和原因,试图为知识的可能性建立形而上的哲学根基。甚至可以说,从苏格拉底开始,他们师徒三人哲学目的地是没有变的,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

二、形式和质料之于个体

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物理学》一书中提出并具体论述了著名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以及目的因。根据其文本,他又将动力因和目的因进一步囊括到了形式因中,并最终形成了“形式与质料”这一思想体系。在他看来,动力、目的是能够合并到形式之中去的,作为让事物成其为所是的那个形式因与事物发展的目的是同一的,事物运动的原因也是形式使事物变为现实的那个原因,也就是说,事物的形式中包含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三节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种实体:“实体至少有四种最主要的意思,如果不是更多的话。因为,所以是的是、普遍、种被认为是个别事物的实体,还有第四种即载体。”同时,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其他一切都述说载体,载体自身却不述说他物。从而必须首先对此加以界说,因为看起来原始载体最有资格是实体。”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论及了载体的三种意义:质料、形式、混合(质料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曾主张具体的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这里的具体个别事物便是质料与形式的混合体,按逻辑来说,是后于质料和形式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也明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如若形式先于质料,并且是更真实的存在,根据同样理由,它也先于由两者所组成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中,形式是在先的,它不仅先于具体的个别事物,也先于承载一切的质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认为形式比质料更是实体,其原因可能是质料总在变化,而形式作为质料发展变化的方向却是不变的。

形式虽然在何者更是实体的意义上先于质料,但在個体事物的生成问题上,两者却是无法分开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与质料混合形成具体的个别事物,对于个别事物来说,两者是现实和潜能的关系。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质料和纯粹的形式,质料和形式只是亚里士多德为了更好地理解具体事物的本质原因,于是对个体事物的生成情况进行分离的产物。由潜能可以转化为现实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推知,形式通过与质料结合成为现实的具体事物之后又可以形成新的质料。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质料进行不同的组合,由此生生万物。

三、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一再强调,我们应该寻求永恒不变的本原和原因,追寻最高一级的真。并且他相信存在着某种永恒不变的本原,它们是其他事物的原因,这种本原是最初的原因,它们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再没有别的原因对其限制。亚里士多德还指出:“我们把个别事物的所以是的是和第一实体都称为形式。”由此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就是个体事物的本质,形式正是使具体事物成其为自身的那个东西。他将形式与本质相提并论,认为本质等于所以是的是,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是使事物是其所是的本性的、根本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个统一的“一”,而不是分割的“多”。也即是说,所以是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不是分割后最小的那个构成要素(如原子),而是事物自身,是事物作为存在是其所是的整体本性。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质作为所以是的是并不等于事物的属性,我们可以在事物的属性中找到事物的本质,但事物的本质并不等于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一”,事物的属性则是分割的“多”,我们要想理解事物的本质,要整合事物的属性,用统一的眼光去认识事物本身。并且,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中,个体与所以是的是也是相区别的。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说具体的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后来在《形而上学》中,他又认为作为本质意义上的形式是第一实体,但是个体和所以是不是等同的,个体集合了本质与非本质,而所以是的是则等于本质。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实体的论述的转变的原因,他自己也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说明。

亚里士多德为了达到给普遍确定的知识寻求哲学的根基这一目的,他寻求普遍的、不变的东西作为根本的原因。虽然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将个体事物作为了第一实体,但后来他发现对个体事物难以直接做普遍的把握,所以在《形而上学》中,他对个体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并从个体中分离出质料和形式两种更为根本的基质,由这两者的结合生成的具体事物自然成了在后的。同时,通过对质料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形式在普遍性、确定性方面更加优于质料,比质料更是实体,由此亚里士多德便得出了形式是本质,也是第一实体这一结论。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实体看法的转变是他的哲学思想自然发展的结果。形式由此也成为了亚里士多德存在论、本质论、实体论和知识论的交汇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充分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必然跨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思想。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曹青云.亚里士多德“质料形式理论”探源[J].哲学动态,2016(10):67-75.

[3]胡光远.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思想探微[J].理论观察,2015(08):83-84.

[4]周志荣.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一个奇特的概念[J].北方论丛,2009(05):109-112.

[5]刘玉鹏.论形式在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的地位[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20-26+94.

[6]聂敏里.“这一个”和“这类”——亚里士多德“形式”概念的辨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4-74.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本质形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