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2021-09-10阿地来·艾克拜尔

医学概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痛风

阿地来·艾克拜尔

摘要:痛风是由于人体嘌呤代谢过程失调或尿酸的排泄异常而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肾功能残缺、主要关节残疾,近年来,我国痛风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由于患者对痛风知识的缺乏,以及医生未在治疗过程中将降低高尿酸作为治疗的重要目标,导致患者痛风症状出现反复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痛风的发病机制,以及目前治疗痛风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痛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一、痛风的发病机制

(一)高尿酸血症形成原因

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体内尿酸产生的量上升,而导致患者体内尿酸产生量上升的因素主要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分解尿酸的核苷酸异常是导致尿酸上升的内源性因素,而外源性因素主要与患者饮食习惯相关;另一方面,患者尿酸排泄量降低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痛风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尿酸钠盐结晶积聚导致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在人体体内存在的因素主要是通过钠盐的形式存在的,而钠盐在人体体内进行循环,在人体的关节处、软骨处以及肾脏容易出现沉积,久而久之钠盐将形成钠盐结晶,进而引发患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导致患者关节处疼痛。

二、痛风治疗方法

(一)痛风非药物治疗

1.控制饮食

由于人体内20%的尿酸来源于食物,因此患者应该通过控制饮食的方式来降低尿酸在体内的含量。会促成尿酸产生的食物主要是高嘌呤食物,一般而言,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海鲜、肉类食物容易促进患者体内尿酸的产生,患者需要减少对这类食物的食用,而需要更多地食用水果、蔬菜等食物,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适量食用豆类食物,豆类植物中的蛋白多为植物蛋白,人体吸收的难度较大,因此适量食用豆类食物也是可行的。

2.多运动

适量运动也是帮助治疗痛风的一个重要方式,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分解和排泄尿酸等物质,进而缓解痛风症状。

3.多喝水

人体的尿酸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尿液来排泄,而多喝水能够增加人体尿液量,进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因此痛风患者需要增加每日的饮水量,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ml最佳,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控制对碳酸饮料、咖啡以及浓茶的摄入。

4.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也是预防和抑制痛风症状的一个重要方式,根据临床痛风统计数据显示,在痛风患者中,大多数患者伴有体重超重现象,因此痛风患者控制体重也是缓解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痛风药物治疗

1.抑制尿酸生成药

非布索坦是临床上抑制尿酸形成的一类重要药物,其主要治疗机制是通过抑制人体内的嘌呤物质向尿酸转化,在医生为患者开具非布索坦期间,成年患者应该每次服用40毫克,每日服用1-2次,在经过为期两周的治疗后,检测患者体内的尿酸含量,如果经过两周的服药治疗后,患者的体内的尿酸含量如若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那么就需要增加患者的服药量。

2.促进尿酸排泄药

苯溴馬隆是临床治疗痛风过程中常见的药物,主要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治疗痛风,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球对尿酸的吸收来降低人体内的尿酸含量,增加人体尿液中尿酸的含量,使得尿酸能够通过尿液排除患者体内,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苯溴马隆主要是作用于患者的肾脏部位,因此在开具苯溴马隆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只有患者在肾功能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够服用这一药物。在患者苯溴马隆初期,应该让患者在每日早饭后服用50毫克药物,并在患者服用2周后,对其体内的尿酸含量进行检测,如果患者体内的尿酸仍含量较高,则需要加大服用量,但最高服用量不能够超过100毫克。

(三)治疗注意事项

1.控制尿酸PH值

临床上通过使用碳酸氢钠碱化患者尿液是常见的方式,这主要基于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碳酸氢钠的使用对患者的胃部刺激性较大,需要控制碳酸氢钠的使用量,且需要控制使用碳酸氢钠的次数,不能够长期使用。

2.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当痛风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时,也应该尽量避免服用升高尿酸的药物,例如:他克莫司、尼古丁等,当患者同时患有高尿酸症以及高血压症时,可以优先考虑服用氯沙坦钾片,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防止患者血尿酸升高。

三、治疗关键

(一)自我管理

患者自我管理是治疗痛风疾病的关键,患者除了需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对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首先在饮食方面,患者体内尿酸中20%来源于食物,因此患者需要降低对高嘌呤食物的食用,包括肉类和海鲜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体内尿酸含量,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通过适量的运动等方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降低体内尿酸含量。

(二)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痛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的一个因素,通过定期检查,一方面医生能够得到服药药物的相关信息反馈,进而判断需不需要为患者开具更大剂量的药物,在治疗期间,医生加大药物剂量需要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这主要基于,长期服用药物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定期复查也是医生对患者的进行依从性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生监督患者,增强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对医嘱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尹磊,林丽雅,李学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7,39(05):751-756+759.

[2]郭润竹,王雄,邹吉利,伍军,尹青桥,吴金虎,李相友.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16):3265-3269.

[3]李朝霞,李谦华,莫颖倩,刘海俊,郑东辉,戴冽.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02): 306-312.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 510515)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痛风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