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1-09-10涂曼子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代在不断变迁,现如今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此同时,“大数据”这一名词也由此而生,社会开始向数字信息方向发展,这使得数据与新闻工作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针对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论述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数据新闻在发展时经历的三个过程,然后分析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发展趋势,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据新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62-02

一、数据新闻的含义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把得到的结论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以新闻的形式报道给大家。数据新闻的产生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它是一种新的新闻形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数据新闻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数据素质,把数据以一种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客观、准确地呈现给大家。

二、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新闻数据越来越精确。但是,国内一些数据库是比较保守的,这对数据新闻的发展形成了一种阻碍[1]。现如今,数据库新闻开始演变,大数据新闻由此而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数据新闻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坎坷,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从无知到萌芽

新闻首先的形式就是新闻报道,起初人们对数据新闻并不了解,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才有了数据新闻。国内与之相关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数据新闻”,最早出现的是1988年的一篇文章,谈的是广播新闻中的数据应用。随后,1990年也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谈到了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把数据用活,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化。

实际上,“数据新闻”的概念早就诞生了,最早来自西方新闻媒体的一次实际报道。后来,新闻报道的理念也诞生了,进而产生了数据新闻,新闻报道的理念是由菲利普·迈耶提出来的,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记者。20世纪末,中国新闻媒体试图了解精确新闻,然后再进行模仿,在当时,国内的一些相关高校也开始陆续有了精确新闻学这一专业,并开设了课程供人们学习和参考,数据新闻开始萌芽。

(二)從萌芽到兴起

精确新闻时期是数据新闻发展的萌芽时期,其中,计算机的作用就是辅助报道,辅助新闻的传播,而数据除了作为参考使用外,也对新闻报道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一开始,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会以图表的形式来展现数据信息的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将数据形式都展现出来,为了展现数据新闻形式的多样化,还需要另寻路径。《南方都市报》在数据新闻的实践阶段,最初的报道是以信息图表的方式展示新闻中的数据,供人参考和观看,这一做法起到了一种带头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网站,比如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大型知名网站,都开始播报一些数据新闻,并成立了数据新闻这样一个独立栏目,具有代表性的如“数读”“新闻百科”等数据新闻栏目,数据新闻也正是由此慢慢发展起来,这一过程见证了数据新闻从萌芽到兴起。

(三)从兴起到形式多样

2013年,《纽约时报》报道了一篇以“雪崩”为主题的数据新闻,后来还拿了奖项,当时全球范围内,到处传播着这一新型报道形式。2014年初,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推出“据”说系列报道,使得中国电视媒体开始向数据新闻的道路迈进。新华网[2]是早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走数据新闻实践之路的媒体,其凭借活跃的思维,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在这一阶段,交互式体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新闻界,新闻也纷纷开始向数据新闻的方向发展。媒体在对外展示数据新闻方式的时候,不再仅仅局限于表格的形式,而是不断拓展出其他的形式来展示数据。从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虽然新闻报道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之间并没有被其他的新闻报道形式取代,新闻报道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并不断完善。

三、我国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与发展现状

(一)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

我国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为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表现、在传递过程中具有可视化以及具有交互性特点,下文分析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以及交互性这两种特征。

数据新闻的传递效果是可视化的。所谓的数据新闻,实际上就是在新闻报道的时候提供一些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呈现出这些数据的形式通常为表格、图形或者是动画,而这些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即使再复杂的数据,如果以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也能给人一种非常直观清晰的感觉。例如政府部门在展示经济运行指标、城镇新增就业或者粮食产量数据时,只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这些数据展现给观众,这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数据,显得更加直观。

数据新闻具有交互性特点。数据新闻在报道的时候,网络传媒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这些新闻的内容,更加直观地讲就是新闻的载体,如人民网的“图解新闻”、新华网的“数据新闻”等,新闻的制作方可以在评论区查看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和意见,体现了数据新闻的交互性。

(二)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

第一,数据缺乏开放性。只有真实的数据才能够反映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多样化的数据更有利于数据新闻的发展,在数据新闻产生之前,首先要保证数据源是对外开放的,是公开的。对于国外的数据新闻而言,他们的数据库一直处于公开状态,与之相比,我国的数据库比较保守,这不利于数据新闻的发展[3]。

第二,相关工作者素质不高。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报道出高质量的数据新闻和彰显数据新闻的价值,在我国,许多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敏锐的嗅觉,无法挖掘出数据的价值与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第三,缺乏对数据新闻核心的认识。数据新闻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信息传播出去,不了解新闻信息的人根本挖掘不出新闻信息的价值,久而久之,新闻报道只是走形式,新闻也丢失了其最基本的核心思想,给数据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四、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提高数据素养,理性看待数据

现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全球化时代,新闻工作人员要提升自己的数据素养,有灵活的头脑和洞察数据的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数据新闻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才能进行报道,首先要收集数据,然后再进行分析,整理以后公布,分析数据与收集数据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在分析数据时,新闻工作者应该理性看待各种数据,而不应该持有偏见。只有数据足够客观时,数据新闻的价值才能够被挖掘出来。因此,具有数据素养的工作人员对于新闻数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4]。

(二)提供数据共享,加强数据监管

一直不开放数据,很难取得公众的信任,数据对外公开时,数据的监管力度才能够得以加大。社会在进步,媒体实践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新闻工作者的数据素养也要慢慢培养起来,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新闻素养,数据共享才能一步步实现,从而为记者和公众提供多元、可靠的数据信息。应加大数据监管力度,国外媒体的做法就是以网站或者交流的形式实现新闻共享,在各个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监督,并完成了数据的监管、检阅和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如ProPublica网站数据新闻记者在共享数据的时候,在代码托管网站分享其获得的数据和代码,这种共享方式为其他媒体对数据进行检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些记者善于和数據分析家或者科学家进行交流,提出问题以后,和这些数据分析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以此作为文章主题,写出报道供人们参考和阅读,除此之外,可以借鉴国外媒体在数据监管方面采取的措施,促进我国的数据新闻发展。

(三)注重数据新闻理论体系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国际的数据新闻实践相比,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仍需要完善。国外的数据新闻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的数据新闻理论架构还不完善,只能通过模仿或者借鉴他人的经验,但形成的理论成果缺乏权威性,显得很不规范。时代在进步,开展数据新闻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需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培养人才,数据新闻学也开始向新闻传播领域勇敢迈进,并成为众多学科中的一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媒高校开设数据新闻学这一学科,因此,我国数据新闻要不断地完善理论体系。未来的数据新闻研究过程中,学界应注重结合数据新闻本土化实践成果,从多学科、多平台的研究视角,使得数据新闻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要不断地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论在技能还是专业知识领域,新闻工作者的思维要时刻处于活跃的状态,对待身边的数字新闻要有敏锐的嗅觉。

五、结语

数据新闻一路走来经历了各种坎坷与磨难,其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然后改进其中的不足。本文对数据新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让人们对数据新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数据新闻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范式转向: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向与挑战[J].新闻世界,2020(09):44-49.

[2] 吴文婷.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6):3-4+6.

[3] 汪杉,王阳.从数据新闻看中国数据新闻发展[J].新媒体研究,2020,6(08):24-26+33.

[4] 刘萍英.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J].记者摇篮,2020(03):83-84.

作者简介:涂曼子(1986—),女,湖北公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