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三步曲”

2021-09-10黄永坚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低年级三步曲学生

黄永坚

摘  要:笔算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算教学要改变只重算法灌输忽视算理理解的做法,摒弃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经历感悟算理、理解算理和内化算理的过程,以更好地理解算法、掌握算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关键词:中低年级;学生;笔算算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去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因此,笔算教学要以理解算理为基础,弄清其所以然,以更好地知其然。下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谈谈自己引导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三步曲”。

一、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形象思维特别活跃,对具体形象的材料不仅容易理解,而且非常感兴趣。在笔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低年级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让学生在对实物的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中亲身经历算理的探索过程,形象地感悟算理。

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 为让学生理解56÷2的算理,我组织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5捆(每捆10根)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学生凭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会呈现出很多种分法。教师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分法,展示完毕后引导学生把分法分成先分整捆的和先分独根的两大类,再通过对比、分析、优化,让学生认识到“每次分2捆,把剩下的1捆拆开和6根合起来再分,每份再分得8根”是最简便的分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不但给学生渗透了一位数除两位数要从最高位除起的算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到了:先分得的2捆中的“2”是表示2个十,再分得的8根中的“8”是表示8个一,使得抽象的算理具体形象化了。

当然,利用摆一摆、分一分的操作活动理解算理,要让操作的方法优化成与算法保持一致。如上面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时,要在众多分法中通过对比、分析进行优化,归纳出先分整捆的比较简便,这符合从最高位除起的笔算除法算法要求;要是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如16×3)时,就要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分法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先合独根的比较方便,这才符合先从个位乘起的笔算乘法算法要求。所以,利用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在呈现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更要注意方法的优化,要让学生直观感悟算理,也要有助于算法的形成。

二、摆写结合,理解算理

在小学中低年级笔算教学中,我时常发现学生在写竖式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商的位置写错了、乘积的位置写错了等等。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学生的马虎所致,其实不然。我想,这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离开直观,学生还不能建立起抽象的算理认知所造成的。因此,在完成利用摆实物让学生感悟算理后,还要摆写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沟通算理与竖式的联系,弄清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深入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从而正确地书写竖式,完成笔算。

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一边利用课件演示摆小棒,一边同步完成56÷2的竖式书写过程。我先在课件上演示分5捆中的4捆,每份分得2捆,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你认为这个“2”该写在哪,为什么?在这环节,我通过学生的汇报、质疑、补充,让他们明白这个“2”是表示2个十,应在商的位置对齐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写“2”,然后算出分掉了4个十,剩下1个十。接着,我在课件上演示把不够分的1捆拆开与6根合在一起成了16根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在竖式上把分剩的“1”个十与还没有分的6个一写下来成了16个一。最后,我在课件上演示把1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8根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8”又该写在哪,为什么?让学生明白“8”应该在商的位置对齐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写的道理。

在摆写结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老师先摆(或课件演示)后写、老师摆学生写、学生摆后“教”老师写、学生同桌间一人摆一人写或小组内分工完成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口头表述,内化算理

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 中说:“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逃出它的记忆;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它夺去。”

笔算教学也如此,当一个学生能把一个笔算题目的算理向全班学生流利、完整地进行讲述的时候,算理就已经成了“学生身上的一个部份”了。这样的表述,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对算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当学生感悟了56÷2的笔算算理,并通过摆写结合完成了竖式书写,进一步理解了算理后,我及时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笔算:48÷3= 学生计算完毕,我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再通过指名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先用“4”个十去除以3,每份分得“1”个十,在商的位置对准被除数的十位写上“1”,计算出分掉了“3”个十,剩余“1”个十;然后把剩余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8个一合成“18”个一,再用“18”个一除以3,每份分得6个一,所以在商的位置对准被除数的个位写上“6”,最后計算出分掉了18个一,刚好分完。这样,学生进行了整个计算过程的口头表述,内化了算理。

在口头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明白,也要注意引导其他同学及时对表述内容进行判断、质疑与补充,齐齐参与算理的内化过程。如有个学生在口述48÷3时说:“先用4去除以3得1。”在这个学生说完后,我马上提出问题:怎样就能说的更加明白呢?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了“用‘4’个十去除以3,每份分得‘1’个十”的表述,深化了算理的理解。

总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是笔算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只要灵活运用实物直观、语言直观、图表直观等方法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让学生经历算理的感悟、理解和内化过程,笔算教学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

(作者单位:怀集县中洲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中低年级三步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学生写话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英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法初探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浅谈
如何指导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选择课外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