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对立德树人的作用及其实践和探究

2021-09-10李倩

关键词:树人立德传统

李倩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将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结合,既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高校课程的文化意义较强,是保证优秀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入手,分析了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工作的关系,概述了高校课程中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对如何应用传统文化教学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校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做到文化熏陶、以德树人;把立德树人的观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当中,完成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也是国家、社会和国民的共识。

一、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各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工作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并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对优秀文化的弘扬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课程的文化意义较强,传统文化教学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崇德向善等优秀品质为主要培养方向,对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实现价值、形成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人无德不立,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学说对教育影响深远,“仁爱”教学的本质是依据人的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旨在使学生具备仁爱之心,指导学生为人处世不仅应当尽心、还应将心比心,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培养学生心性品格。在高校课程中,应该广泛普及关于传统文化内涵的培养,让更多高校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并发挥传统文化当中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三、高校课程中传统文化教学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应用

1.结合传统文化特点、明确文化育人导向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就要从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去吸收营养,并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教育趋势开展,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高校课程要明确文化育人导向,在做好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引领学生形成尊师重教、文明礼让的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化立德树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文化资源整合

高教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灵魂的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加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引。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科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经常安排教师参加各类优秀文化的学习活动,加强相关知识储备,完善自身道德涵养,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文化育人模式。良好的课堂教学是保障优秀文化融入日常文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将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等文化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有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意志品格。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同时也不断融入新鲜血液并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课程中的文化教学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实现途径,二者的融合应当根植于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中,為培养学生时代精神、为广大学生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做好扎实功底。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二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立足实际积极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立德树人的路径,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和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李佳豪、张莉《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实践探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传统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Gwendolyn Brook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