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2021-09-10严杰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物理物理

严杰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物理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文化的引导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物理 教学实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29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要求和教学工具的安排都体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更是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2000年以来,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地与物理学发展相关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题目。即使在同一年,也会有两三个与人文发展密切相關的背景题干。2010年以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一词在考卷中变得更加突出。2011年,江苏试卷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石拱桥的。石拱桥是我国四大传统桥型之一,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项重要成就。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将物理规律运用于建筑领域的精巧构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紧密联系的一个例证。通过多年来对高考试题的命题分析,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命题作为指导高中教育的有力手段,其走向充分说明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且极为必要的。同时,从试卷的整体文化质感来看,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在文化氛围方面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

二、高中物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1.引入典故,从科学的思维角度发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物理现象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大多教师会将传统文化内容用于课堂教学的引入。在《力的合成》一课中,可以通过“曹冲称象”这一传统文化典故展开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在称象过程中吃水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石头数量增加是由吃水线来作为的参照”,教师进一步引导“使用石头使船达到同一吃水线,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船上石头和大象在此时一样重”,由此即可引出课堂主题:力的合成—等效思想。同学们想必对于“曹冲称象”的故事都已经相当熟悉,但过去更多的人称赞曹冲的智慧,很少有人注意到等效的概念。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典故,可以加深学生对等效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更容易在物理探索部分“力的综合”中体验到对等思想的重要价值。

2.认知契合,从传统文化角度延续创新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几乎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其关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接受与内化程度,所以,对于它的研究几乎成为教研工作的主体。而方法的内核是思维方式的取向,思维则决定于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思维才是有效的物理教学应秉持的教学原则。《易经》中“观物取象,以象尽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类比思维为中国传统典型的思维方式。引导同学们通过演示、提问、总结的方式,从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证明力的存在和施力、受力双方的相互作用,总结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原理。通过中西思维的恰当融合与运用,将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也为高中物理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在物理教学中灵活选用中国传统文化材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陶梦雨《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与原则探讨》,《物理之友》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物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留言板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