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2021-09-10汪茂林

关键词:数学教师德育传统

汪茂林

摘 要:小学学习很重要,除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以外,还可塑造学生的德育品质。小学中最为主要的学习是数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要让教育的德育作用得到发挥,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14

数学教师需要担负起自身教育职责,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进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加以有效应用。伴随着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得到培养,爱国精神得到提高,进而丰富小学课堂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对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有利

傳统文化里有很多不同象征符号,在世界文化中散发出魅力。在丰富的传统图案当中,体会到不同工艺的发展历程,能切实体会到传统图案的美感。而数学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图案的全方位展示,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美,以此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2.对小学生道德素养提升有利

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未来离不开小学生的参与。当前的形势下,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备受重视,成为小学教育的着力点,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必须将德育工作高度加以重视,进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来。

3.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有利

在历史沉淀下,传统文化成为我国最为珍贵的文化财富。小学生肩负着责任与使命,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更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小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符合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小学生发扬传统文化有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此让小学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1.数学课堂内容的丰富

在小学实施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也就是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对德育内容要不断加以丰富。但小学数学教师德育工具少,教育方法陈旧,使学生感到厌烦,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此,数学教师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内涵同德育高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小学教材中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加以融入,以此扩展传统文化内容。还可利用文化故事的展示方式,有效引导课内问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索欲,让其喜欢传统文化和数学的学习。此外,小学数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了解更多传统文化故事,进而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

1.用传统问题增加对数学课程的探索

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有趣的内容,充满着哲学思想,有的具有数学意义。作为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古代数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此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并探索数学知识。

2.传统文化可与数学教材进行融合

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深入性挖掘,这是传统文化在数学教育中高效渗透的必备环节。所以要把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数学教材当中,让其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3.深入发掘传统文化蕴含的科学思想内容

谈到传统文化,就要从古代科学技术入手,充分了解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国家走向文明道路的标志。而小学数学教育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高效性结合至关重要,这也是数学德育的重点内容,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会凤《挖掘传统文化,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新课程》2017年第5期。

[2] 周建平《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好家长》2017年第64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德育传统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少年力斗传统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