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文化结合教学策略

2021-09-10马丽艳

关键词: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马丽艳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累积的硕果,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基于此,我国教育部门要求,要将传统文化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必然。有效的应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结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12

一、利用教学内容,感受传统文化

与语文知识不同,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且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无疑是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而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数学课题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小学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以各种方式隐藏在数学知识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探索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我国古代的剪纸、年画、脸谱等传统吉祥图案,然后再为学生介绍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图案的背景故事、年代、蕴含的意义和数学思想等。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图案的历史信息,还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也让学生在无形中树立了爱国意识。

二、借助数学名人,传承传统文化

我国的数学发展史源远流长,前辈们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勤奋努力的精神,推动了世界数学文化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数学名人,将数学与名人事迹相结合,通过介绍数学家对数学界带来的伟大贡献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祖冲之发现和探究圆周率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祖冲之身上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以及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讓学生学会在面对难题时不要退缩,要像先人一样不畏困难,积极探索。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先人的榜样作用,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开展实践活动,体现文化内涵

开展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将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浓厚内涵。另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在古代人们是怎样计算时间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是第一个发明钟表的国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成果,体现传统文化内涵,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进而自觉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光大。

伴随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科目,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必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高文豪《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科学咨询》2020年第10期。

[2] 王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数学大世界》2020年第10期。

[3] 江玲《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考试周刊》2020年第31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清明节的传统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