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地方居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丁真现象”的反思

2021-09-10黄圣岚王敏珊潘冬南

旅游纵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塘丁真文旅

黄圣岚 王敏珊 潘冬南

摘 要: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感知度、认可度以及参与度的高低都影响着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当地居民。本文以“丁真现象”为例,结合四川甘孜理塘县的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丁真热”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主要启示,并基于此提出依托当地居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丁真现象;旅游营销;地方居民;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居民既是当地的主人,也是旅游发展的参与者,直接影响地方旅游经济发展。2020年11月11日,四川甘孜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因一条短视频意外走红于网络,短短几周时间,在各平台的热度居高不下。面对意外走红的丁真,当地文旅部门迅速作出反应,签约丁真作为地方国企的工作人员。随后丁真成为当地旅游大使,并通过拍摄宣传片,让众人的目光聚焦于理塘,使当地景色与文化之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带动了理塘旅游业的发展。由此透过“丁真现象”可见,依托当地居民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理塘旅游业发展概况

理塘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临雅江县,西接巴塘和白玉县,南靠乡城、稻城县及凉山州木里县,北连新龙县;既是318进藏的必经之路,由此也可以通往稻城亚丁。

近年来,理塘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如格聂神山、毛垭大草原、仁康古屋等,借助新媒体网络传播工具,如抖音、微博等,树立自身特色旅游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理塘依托当地藏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深度体验游;以节带势,不断提高理塘八一国际赛马节、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仓央嘉措诗歌节、最美康巴汉子选拔大赛等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使理塘的吸引力与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但理塘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加上当地经济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并受到季节因素影响较大,适宜旅游的季节时间较短。因此,旅游业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發展潜力有待被激发。

(二)“丁真现象”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020年11月11日,“甜野男孩”丁真因一段不到10秒的视频意外走红,网络搜索指数不断攀升。丁真的走红,令他的家乡理塘迅速出圈。11月18日,丁真与理塘文旅公司正式签约,成为四川理塘旅游宣传形象大使。11月25日,宣传片《丁真的世界》,借丁真所看到的世界为视角,让大众关注到理塘优美的自然风景与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自此,丁真成为理塘与外界的一个互动窗口,外面的人通过丁真看到了理塘。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丁真走红后,甘孜地区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90%,其中2020年11月17日成为首个增长高峰,当天的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1%,机票单日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丁真热”为理塘增加关注度,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甘孜政府利用“丁真热”,借机发布最新的旅游优惠措施:从2020年11月15日—2021年2月1日,该州67个A级旅游景区对广大游客实行门票全免政策;从2020年11月15日—2021年3月31日,全州纳入此次优惠活动的主要接待设施按挂牌价的50%执行;从2020年11月25日—2021年3月24日,机票打折。甘孜发布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向广大游客发出了冬春之旅邀请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月20日起至月底,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假期翻了4倍。

(一)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参与

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1]。当地居民支持度越高,越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反之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丁真爆红之后,选择留在家乡,配合理塘文旅进行一系列宣传活动,为当地旅游贡献一分力量。在四川卫视2021年花开天下跨年晚会上,丁真和他的小伙伴们为观众带来《洁白的仙鹤》《马背上的理塘》等歌曲。在随后放出来的花絮中,可以看到略带羞涩的康巴少年,在被栏目组询问是否愿意代表理塘去参加晚会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答应。理塘,伴随着康巴少年的初舞台,再一次出现在热搜上,百度实时搜索量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居民对当地的认同感强,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程度高,并积极参与其中,能够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二)“互联网+旅游”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丁真火了,理塘借助这一契机,依托互联网平台,在新浪微博、B站等地方,与广大网友互动。此外,全国多地文旅部门官方媒体也纷纷下场玩梗,以向丁真发出邀请的形式介绍各自的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各地政府一系列接地气的组合拳,体现出灵活多变、敢于创新的营销思路。“丁真效应”只是我国“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趋势,互联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公众能更加直观了解各旅游目的地信息,并通过携程、驴妈妈、去哪儿网等平台,使出行购票、酒店预订、景区门票购买等更加便捷。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旅游营销不能盲目模仿

许多地方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一味地盲目模仿,未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缺少当地文化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幅下降,最终会走向同质化和衰落。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营销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游客的新鲜感。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适用于人类一切的自觉活动。丁真的持续走红不是偶然,而是得力于理塘文旅采取灵活多变的营销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营销手段。各地文旅纷纷在平台上转变话语方式,采用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生活的方式,主动在平台发起“丁真说不要再P了”“全国各地都在邀请丁真”“你的家乡能拿出什么宝贝邀请丁真”等话题,与公众频频互动,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使当地旅游资源和文化更易被人们熟知。由此可见,旅游营销要不断变通、创新,才能有持续的吸引力,使之走得更远。

(一)打造旅游IP,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何为旅游品牌形象(Intellectual Property,IP),人们借助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将旅游文化IP定义为:由智力劳动者整合旅游资源,定位旅游文化价值,并对其深度挖掘、重组、整合,赋予其人格化魅力,最终呈现出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旅游文化产品[3]。

打造旅游IP首先是聚焦IP,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当地居民共通的情感并培养居民的文化认同感,通过一种普遍的认知感觉,找出隐藏在当地旅游资源中的个性、精神和灵魂,聚焦最具有发展潜力、最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IP,从而产生一系列IP产品。理塘地方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强,文化氛围浓厚,文旅部门应依托地方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找出藏族文化里的精神和灵魂。其次是塑造IP,从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将潜在的旅游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通过丁真来再次打造康巴汉子的IP形象,进而衍生一系列文创产品,促进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可谓是“得IP者得天下”。

(二)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培育发展“互联网+旅游”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化,新媒体有着即时性、互动性和便捷性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对产品或旅游企业的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更多的旅游者认识和了解理塘,就需要借助新媒体网络传播工具,通过对当地旅游的宣传,使更多人看到丁真背后真实的理塘,吸引更多的客源。

理塘县拥有牦牛肉、绿萝花、雪菊、贝母等高原特产,但因知名度不高、邮费太贵等问题导致销量不佳,当地政府可联合旅游企业利用“丁真热”进行带货直播,吸引目标群体进行消费,既能销售特色商品又能宣传当地旅游特色,让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等多方获得一定利润,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熟悉互联网工作模式。此外,地方旅游企业应借助互联网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推广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带动当地消费,从而促进理塘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旅游本身是一种跨地域文化体验的实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其衣、食、住、行、购买、娱乐等行为都贯穿着文化价值。因此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必须依托当地文化,以文化资源为核心,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而依托当地文化的前提是培养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理塘县拥有藏族节日、工艺和民俗风情等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理塘政府通过以节带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地方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得到提升,使得理塘更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理塘文旅部门还应趁“丁真热”再加大文旅开发力度,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当地的藏族文化,以文化深度体验游为主,大力挖掘理塘文化内涵,从而推出理塘文化产品,开发多个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文化项目,打造理塘藏族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开发文创产品,延长产业链

旅游文创产品是文化产品,其核心在于文化,浓缩了一个区域的文化与历史;借助区域内的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独特元素,提炼文化符号,展现市场价值,进而创作出兼具灵性与价值的文化产品[4]。文创产品具有文化性、故事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理塘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融入体现当地居民生活特色的藏族元素,产品设计者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避免产品雷同,从而设计出面向大众的、包装精美的文创产品,并真正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才能使文创产品得到更好传播。设计出文创产品后,如何销售也值得深思,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销售的经营模式是适用的,“线上”采用淘宝网店等方式进行,而“线下”可在景区和博物馆的纪念品店进行销售,方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进行选购。文创产品将原本静态的文化动态化,不论是文创企业还是博物馆、景区,都应携手运作,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文化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强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发展[5]。面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急需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以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理塘县应提高地方居民的文化素养,鼓励学习文化知识,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建设图书室或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以供当地居民进行阅读学习。而地方基层群众干部同样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利用互联网丰富经济、文化、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地方群众学习,提高地方居民的认同感。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理塘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人才的参与可在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同时促进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离不开地方居民,居民既是当地的主人,也是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地方居民的支持与参与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本文结合四川甘孜理塘县的发展现状,深度分析了“丁真现象”带来的旅游业发展启示,并提出依托地方居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有利于发展理塘旅游业,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从而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途径。

[1] 汪侠,甄峰,沈丽珍,等.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7,36(12):2355-2368.

[2] 付朝欢,安宁.透过“现象级”网红看“互联网+旅游”强大合力[N].中国改革报,2020-12-2.

[3] 王敏,赵敏婷.旅游景区文化IP形象开发策略探析:以凤凰古城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20(9):83-84.

[4] 罗恒.土家民俗文化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1):19-20.

[5] 曲正,张广海.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西農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51-58.

猜你喜欢

理塘丁真文旅
理塘札记
基于PRAC法则的理塘抖音短视频营销策略研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丁真走红”谈脱贫攻坚新路径
拒绝恶意抢注“丁真”商标
编辑部的丁真
丁真: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知道自己怎么红的”丁真接受央视采访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