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游客垃圾分类意识及行为调查研究

2021-09-10张婧贺女婷

旅游纵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行为意识

张婧 贺女婷

摘 要:本文通过设计问卷,从游客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游客对景区垃圾分类所持态度、游客对垃圾分类的践行情况等几方面调查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游客垃圾分类的意识及行为,结合游客的意识行为特征,提出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引进便捷的景区垃圾分类系统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景区垃圾分类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意识;行为;德天瀑布景区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旅游景区智能垃圾分类系统”(202010604131)。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要对我国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推行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整个国家的绿色发展以及各类资源的节约使用,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旅游景区而言,垃圾分类也是至关重要的,景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做不好将直接影响景区的游览环境和游览质量。让游客认识到景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游客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是景区绿色、持续发展的保障[1]。

德天跨国瀑布是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以宏伟壮观的跨国瀑布而闻名,景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质量好,负离子含量高,水质优良。其作为崇左唯一一家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的5A级景区,如何在分析游客垃圾分类意识及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是景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垃圾来源

旅游景区垃圾主要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德天瀑布景区垃圾的主要来源于游客和景区内的商品售卖者,游客在景区内食用在景区购买或自己携带的食物后,会相应地产生一些垃圾,此外就是瀑布顶端源头的归春河浦汤岛53号界碑附近,有40个越南边民设立的摊点,专售越南水果、香烟、香水、土特產等,各地游客纷纷购买,生意较好,但也相应地产生了商业垃圾。

(二)垃圾类型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访谈发现,景区的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的塑料瓶、易拉罐和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袋、烟头、纸巾、果皮、食物残渣。

(三)垃圾回收处理情况

德天瀑布景区内的垃圾收集系统是由“可回收垃圾”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两种组成,沿景区主要干道均匀分布。景区要求环卫人员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理,但由于景区地形复杂,垃圾收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景区配置的环卫工人较少,也会存在一些复杂路段的垃圾桶无法及时清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及回收

笔者为了更好地调查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游客旅游垃圾分类情况,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游客对景区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为景区实施垃圾分类提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景区现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问卷126份,收回126份,有效问卷126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调查数据分析

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性别来看,接受调查的女士多于男士。其中男士49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38.89%;女士77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61.11%。从年龄情况来看,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其中18岁及以下游客12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9.52%;19~35岁的游客91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72.22%;36~55岁的游客17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3.49%;56岁及以上的游客6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4.76%。从职业来看,学生人数最多,共103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81.75%;事业单位人员17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3.49%;企业人员6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4.76%。从学历来看,以本科或大专学历游客居多,共91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72.22%;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游客21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6.67%;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游客14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1.11%。

2.游客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

问卷通过设置两个问题调查游客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问题一:您是否了解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问题二: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图1的调查数据显示,18.25%的游客表示对垃圾分类知识十分了解;69.05%的游客表示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一些了解;16%的游客表示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由此可见,大部分游客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垃圾分类知识。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渠道,图2的调查数据显示,8.73%的游客主要通过社区宣传了解;30.16%的游客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了解;6.35%的游客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了解;50.79%的游客主要通过互联网了解;3.97%的游客通过其他一些途径了解。由此可见,互联网和学校教育是游客了解垃圾分类的两大不渠了道解。

3.游客对景区垃圾分类所持态度

问卷通过设置两个问题调查游客对景区垃圾分类所持的态度。问题一:您认为景区是否有必要实施垃圾分类?问题二:您认为旅游景区垃圾分类需要强制实施吗?

图3的调查数据显示,85.71%的游客认为景区有必要实施垃圾分类;13.49%的游客对景区是否有必要实施垃圾分类持无所谓的态度;0.79%的游客认为景区没必要实施垃圾分类。对于景区垃圾分类是否需要强制实施,图4的数据显示,81.75%的游客认为需要强制实施,因为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虽然实施起来较困难,但还是有必要坚持;18.25%的游客认为不需要强制实施。总的来说,游客对景区实施垃圾分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4.游客对垃圾分类的践行情况

问卷通过设置两个问题调查游客在景区践行垃圾分类的情况。问题一:您在景区扔垃圾是否进行了分类?问题二:您未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是?

图5的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游客中,只有19.5%的游客在景区按照垃圾桶的分类进行垃圾投放,80.95%的游客未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究其原因,102位未进行垃圾分类的游客中,有71.57%的游客认为在游览过程中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太麻烦;27.45%的游客表示因为对分类知识不了解;0.98%的游客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分类。

5.对景区实施垃圾分类的建议

问卷通过设置两个问题调查游客对于景区实施垃圾分类的建议。问题一:您认为本景区的垃圾分类设施有哪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二:您认为景区有效设施垃圾分类应在哪些方面加强?

图7的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景区垃圾分类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76.98%的游客认为景区垃圾分类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分类提示标识;81.74%的游客认为景区应增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栏;93.65%的游客认为景区可考虑提供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以节省游客垃圾分类的时间,避免游客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而错误分类的情况出现。此外,游客认为景区要有效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调查結论

结合上述,笔者对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游客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部分游客对垃圾分类知识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够深入,获取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渠道为互联网和学校教育。第二,游客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较低,由于垃圾分类耗时以及对垃圾分类知识不够了解等原因,在景区扔垃圾未进行垃圾分类。第三,游客对景区实施垃圾分类持积极态度,认为景区可以通过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增设智能分类设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有效实施垃圾分类[2]。

(一)加强对游客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

游客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景区需要对游客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提高游客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其可采取静态与动态宣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静态宣传主要通过制作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对景区内的游客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动态宣传强调与游客的互动,导游在给游客导览过程中,可适时结合情境,给游客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引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让游客主动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处理。此外,景区还可通过设置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或者用景区回收的垃圾制作服饰,举办环保时装秀进行展示,让游客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增强游客在景区游览的互动体验。

(二)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笔者调查发现,德天瀑布景区游客大部分比较支持景区实行垃圾分类,但目前对旅游垃圾分类的意识较淡薄,在实际游览中较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因此,景区管理者应设置一些垃圾分类的提醒标识,时刻提醒游客关注垃圾分类,保护景区环境。提醒内容中也可以增加一些创意性文字,如见“圾”行事。这样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对游客进行感化教育,可以在整个旅游景区内部提高垃圾管理质量。针对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漫画形式进行表达,这样让游客在游玩过程当中更轻松和谐地了解垃圾对自然的破坏,进而提高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提高垃圾的分类管理和环境的保护意识[3]。

(三)引进便捷的景区垃圾分类系统

垃圾处理从理论来说更多的是依托游客对垃圾分类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有效的分类处理。此外,传统的垃圾箱式的分类设施需要花费游客一定的时间进行垃圾分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游客的游览体验。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背景下,景区可结合实际,引进便捷式的垃圾分类系统,游客只需要区分干湿垃圾即可,将干、湿垃圾投入设备后,系统会进行自动分类,让游客在即便不是太熟悉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垃圾有效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正确率[4]。

(四)采取积极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建立景区垃圾分类激励制度也是调动游客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在景区范围内举办“垃圾分类换礼品”活动,如制作德天特有的“环保使者”明信片或徽章,奖励给景区内正确实施垃圾分类的游客,增强游客的荣誉感,更好地让游客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也可在景区的公众号设置一些奖励活动,如将垃圾正确投放到各分类的垃圾箱中可获积分,发现垃圾箱内垃圾已满,提醒景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可获得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礼品或兑换下次进景区的优惠券。景区在征得游客同意的情况下,将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较好的游客图片展示在景区公众号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达到分类垃圾的目的,同时还能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助于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相关常识,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习惯[5]。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其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绿色发展,对于旅游业来讲,更是一件影响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的实事。景区垃圾分类可以改善景区旅游环境,因此景区要因地制宜实施垃圾分类,打造出绿色环保的旅游空间。

[1] 刘建峰,王桂玉,王丽丽.旅游垃圾: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09(1):20-25.

[2] 李瑛,程静静.山岳型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与优化路径探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1(1):80-83.

[3] 胡林,代晓梅,何雅.基于行为心理的景区垃圾分类设施优化研究:以四川省成都洛带古镇为例[J].西部旅游,2021(1):43-45.

[4] 贺震.“以垃圾换礼品”破解景区保洁难题[J].环境与生活,2018(1):76.

[5] 张钰婧,丁子倩.我国旅游垃圾分类回收问题分析及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99-100.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行为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