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研究视角下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机制分析

2021-09-10杨珖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文化研究科普教育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以内容形式丰富、创作风格多元、浏览互动便捷等优势获得了用户的普遍喜爱。越来越多的科普创作者利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将科学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短视频传达给受众。本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在科普短视频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内容和受众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在未来科普短视频的发展研究中为创作者、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短视频;科普教育;文化研究;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05-02

近年来,短视频凭借碎片化浏览、短平快传播、实时互动性强等特点持续吸引大量用户。科普短视频作为短视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推动科学教育平民化、全民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科普短视频的传播者、内容和受众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文化研究是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展起来的研究传统,尤其关注文本和受众。从早期霍格特开始由精英视角转变为从民众内部观察他们的文化,到费克斯的通俗文化研究,彰显着文化从“精英独享”到“平民共享”的下沉趋势。这并不意味着文化高踞枝头的堕落,而是化泥护花的重生。本文结合知识—权力理论、表征理论、通俗文化研究理论等对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一、“知识—权力”分散化背景下的科普短视频创作者

传统的权力理论将权力定义为“Power”,即“力量”;而法国学者福柯将权力定义为“Relationship”,即“关系”。福柯将权力看作一种网络化、去中心化、分散化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没有某个明确的统治中心,“权力从未确定位置,它从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者财富一样被据为己有,权力运转着”[1]。每个人都可以执行权力,但并不拥有它。人们与权力的关系是流动性的,既可能利用权力制约别人,也可能被来自他人的权力制约。这种权力的突出特征就是弱化了经济对权力的影响,将社会理解得更分散化,目的不在于压迫,而在于构建主体[2]。將这种主体构建映射到科普短视频传播领域,创作者的身份必定呈现出多元化、平民化的局面。

(一)多元化身份创作:三百六十行,行行显身手

媒介的飞跃式发展为科普传播带来了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使科普类短视频垂直细分为多个领域。2019年,“科普中国”将科普类短视频内容具体分为八大类:航空航天、健康与医疗、应急避险、气候环境、食品安全、能源利用、前沿技术、信息科技[3]。科普知识分类的细化,使短视频平台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传播科学知识的内容创作者,他们虽然不是传统的权威机构,但都是掌握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热爱分享、熟谙技巧的科普达人,能在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共同监督作用下,最大限度、最广范围地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平台用户。这些优质的内容供给满足并创造了大量的知识需求。

(二)平民化知识普惠:智者从精英走向大众

早期文化研究中,利维斯认为文化要保持“选择性”,主张用优秀古典文化等传统精英文化中的观念来教化人民,当时的文化仍具有阶级化、精英化特征。而葛兰西在工业社会大环境下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有机知识分子兼具通俗文化教育的任务,帮助人民获得解放。站在民众的立场,从民众内部观察生活,是推动通俗文化研究的重要一步。此时的知识文化不再是精英阶级独享,而是大众普惠的共享共创。

文化从精英走向大众,亦可理解为时代看到了人民的需求。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拓展提高,对知识文化的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科普教育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环节,以短视频平台为依托,变成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科学知识真正惠及了人民生活,智者也从精英走向了普罗大众。

二、善用表征语言的科普短视频叙事特点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媒介迅速更新换代,叙事话语、内容、形式等也随之呈现出新特征。萨丕尔—沃尔夫假设提出,“我们的语言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语言在现代已经不止书面文字这一种简单范式,在表征理论中甚至可以代表声像图画、客体等所有象征性形式。从宏观上看,语言对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等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在某些细节处会对人类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4]。

(一)叙事话语的通俗化

根据霍尔在编码—解码理论中的分析,受众在解码时,不仅受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还会将其放到自己所在的社会背景中理解消息。短视频更多处于通俗文化的浸染下,因此,科普短视频的叙事话语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即使是权威认证的官方机构的账号,如B站上“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也会依托专业性科学研究成果,借助通俗有趣的流行话语向受众进行重大消息的科学传播。以介绍科研成果为主要目的,用接地气的标题反映一句话消息,配以主流新闻频道的短视频片段,就是这类官方机构的专业生产主体的特征,也是叙事话语通俗化的体现。

(二)叙事内容的实用化

文化研究注重在民众内部观察其生活,因此,传播主体精准地捕捉到了用户对涉及日常生活的科普知识更感兴趣这一痛点,倾向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传播。如抖音上拥有400万粉丝的“模型师老原儿”,其创作内容有“蚊子为什么总叮你的模型”“口腔溃疡怎么总是好不了的模型”等,其短视频的特色就是通过自制各种放大的科普模型向观众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做到了视觉化+动态化的生动结合——“身边的知识,我用模型做给你看”。

(三)叙事形式的多元化

科普短视频受到时长限制,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其中,小剧场、聊天室、顺口溜等形式因人格化演绎风格、朋友式倾情关注、口语化通俗易懂等优点最受欢迎。以快手上的“丁香医生”账号为例,它在疫情期间发布了多则故事性短视频,其中有一则是以情景剧的方式解答了“疫情期间吃外卖安全吗”的问题,仅用1分3秒。该视频主要通过医生一家三口的争执,由医生说理,最后给出了“疫情期间可以吃外卖”的观点。剧情简短而紧凑,结论直通主题,同时兼顾了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短剧故事的形式解说了疫情期间大众关心的生活问题。

三、享有多方能动性的“游击队员式”受众

在《了解庶民文化》一书中,费克斯对文化研究中大众文化转向通俗文化、大众转向人民作出了关键性阐释。他扭转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精英主义观念,强调受众的能动性。费克斯提出,受众作为科普短视频的接收方,在日常的文化消费活动中享有多方面的自主权利。

(一)“使用与满足”中选择性接受

20世纪70年代,E·卡茨等人将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概括成“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媒介期望→媒介接觸→需求满足”的逻辑关系。受众观看科普短视频的媒介接触行为,在得益于短视频独有优势的基础上,或是为了摄入信息、知识,以充实头脑;或是为了在生产劳累后获得视听愉悦感,从而放松心情;或是为了增强信心,巩固社会地位,在与亲朋好友、同事上司的接触中保持话题感和广博度。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用户作为灵动的接受者,可以自行选择对科普短视频内容接受与否、接受何种内容以及在接受后作何反映。

(二)传受身份自由切换之“游牧式主体性”

费克斯强调,通俗文化的消费者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并非固定身份,而是具有“游牧式主体性”,即存在多主体间来回切换的可能性。短视频平台具有平民性、草根性等大众化特性,较低的准入门槛也为广大科普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在科普短视频的场域中,受众既可以通过接收科普知识弥合“知沟”,同时也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或兴趣爱好,与大家分享科学方法与实用技巧。这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也是公众话语权利的觉醒。平民化身份更有利于用户接受和理解,并起到扩散效应,使平台始终保持活力,科学知识也得以传播延续。

(三)双向传播属性下推动文化变迁的相互作用论

传统的子弹论认为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力量,在这一单向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如今,短视频平台具有的双向互动性特征使受众也成了话语权利的拥有者,能平等地反馈传播者。一方面,传播者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通过短视频传递给受众,受众由此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受众可以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与传播者沟通,使传播者及时改进科普短视频的内容,当受众向传播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建议时,传播者会进行深度思考,甚至因此在科学领域新有建树。双方的互动搭起了共利双赢的桥梁,这也印证了威廉斯反对把文化变迁看成简单的经济决定论的观点,而是认同所有实践相互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科普类短视频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在泛娱乐化时代,通过文化研究掌握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机制与特征,有利于实现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普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一方面,要实现科普知识传播渠道的畅通,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科普场域,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受众关于科学知识的认真思考与建立体系的能力,提高其思想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程度,真正激发受众对科学领域的探究热情,形成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28.

[2]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347.

[3] 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9第三季度)[R].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度指数,2019-12-09.

[4] 封荣.试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视角下的语言与思维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1-85.

作者简介:杨珖(2000—),女,安徽淮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文化研究科普教育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普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