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育视频资源在初中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

2021-09-10黄颖新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术学科内容

黄颖新

一、摘要: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5G、区块链技术、物联网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在学习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形成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让学习变得更加便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视频的教学方式也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微视频的内容短而精的特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能是实现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好处。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度的问题,以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使用微视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研究主要对微视频融入美术学科的现状进行研究,以中山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微视频融入初中美术学科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初中美术学科在微视频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与融入微视频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微视频教学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本研究通过研究美育视频对初中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发挥美育视频的积极作用。为美育视频在初中美术学科的应用上做实践性探索,更好的发挥其应用价值,促进初中美术学科资源多元化的探索。

二、关键词:

微视频、初中美术学科、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三、相关概述

(一)微视频

微视频主要是指通过手机、摄像机、DV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并上传播放共享的短片。短则30秒,长则15分钟左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短、快、精的特点。大众参与性高,并且能随时随地随意的摄录,这也是微视频最大的特点。

(二)美术学科

美术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发挥美育功能的学科,而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在核心素养时期,对美术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的教与学的观念也在优化。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是“视觉形象”,美术学科所有的价值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因此微视频在美术学科的应用是学科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微视频融入美术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微视频教育的相关研究

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标志微视频教学在国内中小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按媒体属性分布中视频资源占比达到百分之35,位列第一。王玉龙、陈奕如在中国远程教育发表了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学生注意力正常时间约为10-18分钟,所以根据微视频的时长特点,更符合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长。

(二)国外微视频教学的相关研究

英国在2004年开创了免费的电视网站给教师免费使用微视频资源,2006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免費向世界开放教学微视频资源。2008年乔托马斯创办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非盈利的学术机构。可汗学院的视频多采取录屏的方法,TEDED微视频的内容以可同动画或真人演讲的形式呈现。

五、创新点

教学微视频的制作方式有很多种,我们一般采用的录制方式为教师真人授课录制、ppt授课录制屏幕这两种为主。

这两种的录制方式适合学生的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但如果直接运用于美术常规课堂中,内容基本上是填鸭式的讲课形式,对学生而已缺乏生动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求知欲望都是很弱的。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创新上尤为的重要,可以大大的提高微视频在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

(一)微视频制作的创新

内容上的创新:以名画鉴赏微例,如果采用了传统的教师真人讲授录制或者ppt讲授录屏模式都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名画的讲授内容分为简介、时代性、地域性、艺术性、影响性的五个方面结合动态视频内容形式结合教师生动讲解制作。视频的内容更全面,视频的形式更有趣,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

(二)微视频融入美术学科的创新

教育微视频制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正常情况下我们制作好的微视频为了实现教育最大的效用,会上传到互联网供大家学习,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

为了加大微视频的效用,以坪山区中山中学为例,我们制作的微视频除了会上传互联网和课堂中应用外,我们还会实现以下的创新突破:

(1)在常规课堂上课前进行热课使用

(2)上传至校园电子班牌,可供学生时时学、人人学。

(3)在校园电视台艺起聊工作坊门前设置一台多媒体电视,循回播放微视频节目。

六、理论基础

(一)微视频与美术学科的关系

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是“视觉形象”,而微视频就是最直观的视觉形象的呈现,因此微视频是美术学科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的时长短内容精的特点与美术课堂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保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

(二)初中生心理特征与微视频的关系

初中阶段是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变得更加强烈,更渴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因此这时期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微视频的学习方式,可改变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想要的内容自己学习,符合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

七、微视频融入初中美术学科的优势

(一)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改进

根据前期问卷调查发现,传统的课堂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特别是美术鉴赏的教学信息量大,艺术品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不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在上鉴赏课学生的状态会有所低沉。然而微视频融入鉴赏课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热情就完全不同。以坪山区中山中学《星空》这节课为例,笔者在两个班级做了实验,并对两个班级的同学做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融入了微视频《星空》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因为视频的内容情景深深吸引了学生,并且将内容分为了五大部分,每个部分用动态视频有趣的呈现知识点,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学习作品的艺术价值,微视频融入课堂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改善学生的学习模式

微视频上传至互联网、电子版牌、融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途径变的更多了,使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美术的相关知识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微视频有内容、有形式、有声音、有字幕、有图像,并将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短短的几分钟呈现了精彩的画面内容和效果,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学习、去探索。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大大提升。

(三)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

核心素养时期,为了让学生能全面的发展,美术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减少了了教师教学思路的的梳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每节课给学生挤压了大量的知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微视频的特点是短和精,如果将微视频制作好并作为教学内容储备,教师以后在备课中就饿可以节省视频内容这部分的备课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重难点的解决中,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微视频通过有效的运用学生积极性和视频内容的生动性相结合,更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特别在常规鉴赏课中,教师无法让学生直接观察一副作品每个细节,但是通过微视频,我们可以将作品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视听结合,让学生跟随镜头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方向去观察这幅作品,这样就能轻松的解决教学中的局部分析问题。

八、美育微视频设计制作方法

第一步,选用一个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学习,笔者选用了pr视频编辑软件,因为pr视频编辑的功能强大,让微视频的效果更为突出。第二步,根据主题在互联网收集相关的视频资源,例如星空,我们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收集到相关的鉴赏视频,我们要取其精华,将所有你认为好的内容以及赏析语言给引用下来,根据实际的需要,融入个人的想法打造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微视频内容。第三步,根据赏析的内容进行声音录制,完成微视频制作。

九、总结与反思

微视频资源融入美术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微视频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效用。为微视频在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的应用做实践研究,更好的实现微视频在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当然,在研究中存在着需要不足和需要继续研究的地方。

(1)微视频教学资源较少,目前制作了《五牛图》、《星空》、《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接下来需要继续制作更多的名画微视频。

(2)实验班级样本較少,接下来将在更多的班级开展微视频教学和做更详细的调查研究。

(3)艺起聊艺术视频工作坊仍在筹建,将在下学期录制不同的艺术微视频节目作为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的资源,以及通过工作坊的开展时间,继续研究微视频在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

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在美术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微视频资源在美术学科中应用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微视频在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促进美术教育的全面的、多样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学科内容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美术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