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黄永平罗卓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黄永平 罗卓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紧扣化学专业知识,整理相关化学实验教学案例,从中找出思政元素,并将其恰当地融入无机化学及实验的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只有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遵循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才能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1]。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教学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由此,专业教材、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应体现时代性,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应注重思政元素的拓展和主流价值观引领。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和材料等化工类专业开设的首门基础实验课程,是无机化学课程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修养,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来说,在锻炼化学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尤其重要的。为此我们紧扣化学专业知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案例,从中找出思政元素,并将其恰当地融入无机化学及实验的课程教学中[2-4]。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谦虚、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

二、实验安全和保护教育

实验室安全是整个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试剂和药品的使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在教学过程除了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我们还需提醒学生冷静对待,科学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意外、突发和紧急情况,养成实验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例如:不小心烫伤或烧伤的如何处理、试剂泼洒到桌面、酸或碱灼伤皮肤的处置等。只有注重化学实验安全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且采取有效防范和防护措施,才能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安全顺利进行,使学生牢牢树立实验安全意识,为学生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绿色化学意识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化学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绿色化学的科学理念,这是对传统化学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内容,同时也深入发掘经典无机化学领域中的绿色化学元素,如在“硫及其化合物”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知道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共同形成的酸雨和酸雾会损伤人的呼吸道,致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毁坏,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还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实验教学中,还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其它实例来加深学生印象,拓宽学生视野。

同时也可以结合化学实验来进行绿色化学技能教育。比如,在做产生氯气,氯化氢等气体的实验时,一定要采用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节能减排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和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

在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程中,我们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使得思政元素与教学知识点和内容巧妙结合,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未来我们将坚持并进一步探索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定位,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将课程思政与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实现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精准、更有效地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使专业思政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李慧,张留学,王红芳等.思政教育在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程中的融入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77):301-303.

[3]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349(09):58-62.

[4]李卫东,黄祐,黄金燕.高职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思政育人机制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07):107-110.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8]436号),校企合作开发实验教材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长沙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黄永平(196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高级实验师,从事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研究。

罗卓(1981-),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主要从事新型光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