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阅读,化解阅读理解难点的有效路径

2021-09-10杨宏敏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批判性扬州语篇

杨宏敏

摘  要:英语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即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近年来的中考阅读语篇不再只关注知识本身,而是越来越重视文本的深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本文通过对往年中考试题研究,探究促进初中生深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化解阅读理解难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深度阅读;阅读理解

一、语篇阅读难在哪里?

中考试卷可以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风向标。往年的中考英语语篇阅读大多数重视文本表层意义,测试学生的低阶思维,有时甚至没有测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要能把文本和题目一一对应上即可;而近年来更加注重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考查,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以及迁移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

1.阅读速度要求更高

从2020年的中考试卷中不难看出,单位时间内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并应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才能顺利完成各项答题任务。

2.词汇、句式更具跨文化性

(1)长句子多,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理解难度。例如2020年扬州中考阅读B篇中”They sat on every surface until my house appeared to wear books the way one wears clothes.”该句既是复合句式,而且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整体意识上下文连贯起来阅读,且要有一定的语法基本功,才能读懂。

(2)语言更地道、更准确。例如2020年扬州中考阅读B篇中”the last time I’d pulled an all-nighter to read,…”这样的语言表达明显要比”I spent the whole night finishing reading the book. ”更加地道和准确,但也给我们英语非母语的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

(3)人名、地名多加大混淆性。例如2020年扬州中考完形填空中第23 题”…I loved her as well as I loved__.(A. Mrs. Barry   B. Katie Maurice   C. Diana   D. Violeta) ”多个人名的同时出现极具混淆性,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再割裂地去看个别句子或者段落,而是整体阅读,从而弄清楚人物之間的关系, 找到正确的答案。

3.理解难度大

31.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__

3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Royer?

33.What do the three otters have in common?

34.How do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help develop the story ?

35.which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to Karla?

(2020年中考英语(扬州)阅读理解题干)

从题干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了以往的把文本和题目一一对应上即可的不阅读、假阅读和浅阅读,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与文字、与故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灵神交会,从感受、体验和思考中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品味作者的意境,获得审美的体验。

二、如何化解阅读理解难点?

在应试教育浮躁心理的影响下,“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使得学生读书不求甚解,忽略了英语本体的研究,忽视了“字词句”层面的知识,也逐渐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能力。

深度阅读是从浅层次阅读引申而来,让学习者深入文本的核心,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对文本进行深入的了解,全面分析和解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使自己、文本和作者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获得情感交流。深度学习能够让学习者批判性学习新的知识与思想,并将它们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分析、归纳和评价,最终做出决策并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要进行深度阅读,阅读本身要比阅读后的功利性地刷题更重要,阅读后的讨论分析比阅读文本表层含义更重要;读懂字面意思是深层理解的前提,深度阅读能够解决阅读中的难题;通过知识积累来提升学生基本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指导、评讲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1.拓宽阅读渠道,坚持课外阅读,为深度阅读提供条件

良好阅读的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的越主动,就读的越好。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通过阅读来探索世界,发现美好。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如精选语篇,可多从历年中考语篇中甄选,为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供条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语篇阅读到外文经典原著,这些原生态的课外信息材料更具有挑战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2. 掌握阅读策略,夯实语法知识,为深度阅读打下基础

无论是语篇还是名著都有自身独特的层次结构和表现手法,教会学生弄清楚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特征,把握好阅读材料的题型特征,都对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大有裨益;同时,教会学生分析和长句(复合句)结构, 掌握一定的修辞方法,让所学的语法知识为阅读理解服务,可以帮助学生扫除或翻阅阅读中的障碍,为学生深度阅读打下基础。

3.上好阅读理解评讲课,推动深度阅读开展

深度阅读教学的目标基于新课程标准,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批判、创新等思维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思考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力求提高他们思维的多元性和思考的深度。就2020年扬州中考阅读B篇而言,教师自身要具备读透文本的能力,要有整体阅读意识,能够梳理读出文本的主题意义,挖掘其背后相应的文化内涵,解读好原中考题对于深度阅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设问引发学生深度阅读思考。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找出主旨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本的主线,在主线的引领下,逐步进行深层次阅读,探究主题意义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文本意义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通过设问、指令引导,使得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能够整合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发展语言技能,还能够获得对文化的感知,引导他们实现对品格的塑造,并能够发展多元化思维,提升学习能力。

深度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作品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深度阅读不同于碎片式阅读的乐趣与收获,同时还能够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一定要多带学生体会几遍这种阅读的层次,之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阙宏伟.初中英语教学向“深度阅读”的转型研究—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Green Switzerland”为例[J].江苏教育,2018(51):42-45

(作者单位:邗江区公道初级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猜你喜欢

批判性扬州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扬州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