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

2021-09-10陈怡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怡

摘  要:随着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发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大内容,而对于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和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思考,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学生平时考试做的阅读理解题总是令我头疼不已:明明答案就在文中,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牛头不对马嘴?为什么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那么弱?看着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重新审视。

基于以上的反思,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应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的高效性。笔者将从分析概括文章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深入领会文章语言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借助想象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联系生活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巧用提问和推测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五方面来谈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分析概括文章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阅读能力中有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文章的方法,养成在学习一篇新课文都要想着去概括分析文章内容安排的习惯,既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更要分析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写这些内容的意图。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方法,形成习惯,阅读的分析概括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也会得到提升。比如在执教《小英雄雨来》这篇长文章时,我让学生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用串联法把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连接起来,说说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分析每一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在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读书的情景,是为了后文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雨来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表现埋下了铺垫。长时间训练学生这样分析概括文章,不仅清晰把握了整篇文章的脉络,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二、对比体会语言文字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理解和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习运用语言与提升思维能力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那么,学生的思维将得不到发展。比如在执教《白鹅》这篇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对比《猫》的语言特点,抓住两篇课文中表示贬义的语段,领会明贬实褒的语言表达方式,体会作者表达的不是讨厌,而是喜欢,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分别突出了鹅和猫的个性,表现了作者对鹅和猫的喜爱之情。再如《琥珀》课后习题第三题要求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体会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朗读,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的奥妙,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琥珀》的语言富有故事性、文艺性,而“阅读链接”的语言相对比较平实。这样,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得到了思维深刻性的增强。

三、借助想象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儿童天生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想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學《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统编本三上)一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以续写的形式完善文本内容,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还发展了学生语言创造力。再如在教学《在天晴了的时候》(统编本四下)这首现代诗时,笔者挖掘这首诗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仿写《在下雨了的时候》,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式,也能创编一首现代小诗,从而激发创造的无限潜能。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笔者认为,思维的敏捷度往往和思维的宽广度有关。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如《乌鸦喝水》可以提问学生:除了放小石子,还能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瓶子里的水?教学《荷叶圆圆》时,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像荷叶一样给别人带来快乐?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回答多个答案,从而使思维的敏捷度得到训练。

五、巧用提问和推测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问题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效阅读的方式。从阅读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课堂阅读中,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另一方面更要鼓励学生发扬质疑问难的精神,巧用提问来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课文内容、课文写法和联系生活自主提出问题,并能尊重学生的提问,这样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就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推测是提高阅读思维能力的一大策略。在教学《琥珀》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推测,如根据透明的琥珀中趴着的苍蝇和蜘蛛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不仅理解文中的推测,还要自己学会推测。再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的后来还会发生什么事?运用逻辑推理来理解文章内容的深层意思,运用多角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研究项目课题“指向思维发展的课堂阅读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5528)】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新扬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