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视角下中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

2021-09-10李碧清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文化自信

李碧清

摘要: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学生坚定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学情分析;文化的内涵;文化自信

在《中国梦·我的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中,第四章第四节文化建设提到,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了中华文化是支撑实现中国梦的根基,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文化建设这一课的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和凝聚力,增强文化自豪感自信心。

一、中学生学情分析

中学生学习文化建设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了解学生情况,教师才能够在设计教学时,制定教学目标,运用哪些教学方法等等。以下是从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思想层面上,中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充满激情,精力旺盛,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敢于探索新事物。但是,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认识不够透彻,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思考问题过于感性,缺乏理性的思考。正如,中学生对于文化是什么,怎么理解文化自信,他们只会停留在浅层的理解,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文化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文化自信如何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中学生由浅入深了解文化的内涵,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树立文化自信自豪。

在学习层面上,中学生注意注意集中有限,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集中注意力,其他不感兴趣的领域提不起精神。这样的话,往往很容易造成他们有时候不知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了哪些内容,特别是教师讲到概念性的问题,类似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为什么需要文化自信。因此,教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合作法、情景扮演法、视屏教学法等等。虽然说,运用多种教学法,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各种教学方法切换的度。

在情感层面上,中学生对于文化的感受,大多数是来源于生活中文化产品所带来的感性方面的情感体验。例如,打游戏王者荣耀、参加博物馆、看场电影、参加朗诵比赛等等这些都属于中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他们大多数是通过活动,感受到直观的文化情感体验。实际上,中学生并没有往深处去体验文化内涵的深邃,挖掘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凝聚力。由于他们没有对于文化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因此,他们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二、文化的内涵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化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们并不知道文化内在的含义是什么,或者如何解释文化。因此,中学生学习《中国梦·我的梦》中的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关于文化的衍生物,但是并没有系统对文化内涵进行归纳与学习。因此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将较为抽象的文化概念,融入实际生活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例子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一天,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外地人来江门旅游,游客问你:江门有哪些一些特色的文化?那你如何向这一位游客介绍江门的特色文化呢。

问题情境创设法还不足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还需要结合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中,其中图片展示是直接通过视觉去刺激学生,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帮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关于江门文化特色的图片,如外海面、礼乐龙舟、茶庵寺、梁启超故居等等。

在課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大概形成一个关于文化内涵模糊的概念,但是他们不太会用专业的术语进行表达总结归纳,这时,教师主导作用就凸显出来。教师主导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指导与归纳,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概念系统。

三、树立文化自信

在通过课堂的教学,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中华文化上下五千有很多丰富多样的文化,如四大名著、敦煌莫高窟、兵马俑、儒家思想等等,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高度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文化是在实现中国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举,是为中华文明不断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坚定树立文化自信呢,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要认识到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事物的认识上,只有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学生首先需要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方面的,如社会信仰、民族传统、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和时代的价值观等,其次需要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物质层面的,同时需要传承和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中学生树立化自信要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凝聚和提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是非和规范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中国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号召力、凝聚力。

第三,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就要有新时代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2]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的征程面前,作为新时代的中学,勇于担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肩负起新时代使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就必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文化自信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