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浆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探讨

2021-09-10陈星光

广东公路交通 2021年4期
关键词:线速度水胶压浆

陈星光,张 永

(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广州 510550)

0 引言

预应力孔道压浆具有保护预应力钢筋不外露使其免遭或缓遭锈蚀,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延长大桥使用寿命;使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良好结合, 保证预应力的有效传递,使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受荷载;消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由于应力变化对锚具造成的疲劳破坏,提高结构的可靠度和耐久性等作用。但由于传统的压浆材料和工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工程质量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结构的细部设计、管道材料和成型的方式、水泥浆所用材料品质的优劣、技术与工艺的合理性、机具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是否得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压浆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最终必然会在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反映出来。

成功的压浆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品质基础上,传统的压浆浆液品质经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并不是十分可靠。如果压浆浆液的性能不佳,很容易在管道内产生空洞,即使采用二次压浆的方法,也不能完全保证管道内水泥浆的密实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简称“新桥规”)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对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浆液的性能指标作了较大的调整,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如何保证压浆浆液的性能指标,对试验人员来说是个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试验检测经验,总结了压浆浆液试配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提高压浆质量提供帮助。

1 压浆料配合比设计

后张孔道压浆料配合比设计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规程依据,新桥规只规定了水胶比为0.26~0.28。根据配合比设计的原理,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体积法和质量法两种。体积法的优点是准确、适用面较广,缺点是需要精确测定原材料的表观密度;质量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学,缺点是误差相对较大,当材料密度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需频繁校正。为了配合比设计更加准确,建议设计时采用体积法。

1.1 体积法

(1)压浆剂掺量:内掺10%,即mc=9m压。

(2)水胶比=0.28,即mw=2.8m压。

(3)ρc=3 100kg/m3,ρ压=2 400kg/m3,ρw=1 000kg/m3。

(4)α=1,可以根据体积法计算式得:

式中:mc—每m3压浆浆液的水泥用量(kg/m3);

m压—每m3压浆浆液的压浆剂用量(kg/m3);

mw—每m3压浆浆液的用水量(kg/m3);

ρc—水泥密度(kg/m3);

ρ压—压浆剂密度(kg/m3);

ρw—水的密度(kg/m3)。

经计算得:m压=162kg,mc=1 458kg,mw=454kg。

每m3的压浆料用量见表1。

表1 压浆料配合比材料用量(体积法)

1.2 质量法

(1)每m3压浆浆液假定质量可取2 050~2 100kg/m3,一般取2 100kg/m3。

(2)压浆剂掺量:内掺10%,即mc=9m压。

(3)水胶比=0.28,即mw=2.8m压。

根据质量法计算式得:

mc+m压+mw=2 100

式中:mc—每m3压浆浆液的水泥用量(kg/m3);

m压—每m3压浆浆液的压浆剂用量(kg/m3);

mw—每m3压浆浆液的用水量(kg/m3)。

经计算得:m压=164kg,mc=1 477kg,mw=459kg。

每m3压浆料用量见表2。

表2 压浆料配合比材料用量(质量法)

2 试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对后张法孔道压浆浆液性能指标越来越重视。专用的压浆剂和商品化的压浆料应用越来越广,但在近年来的使用当中,也发现不少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2.1 水胶比

新桥规规定后张法孔道压浆浆液水胶比为0.26~0.28,大多情况都用0.28的水胶比,而且往往自始至终都用0.28。这样会造成压浆浆液性能指标不合格,出现泌水、离析等质量问题。如此低的水胶比要做到高流动度,需要靠高减水率的减水剂来实现,实际上就造成水泥与减水剂非常敏感。

无论采用压浆剂和袋装水泥配制压浆浆液,还是采用商品化的压浆料配制压浆浆液,都必须用水泥,然而水泥会受到存放时间和存放条件的影响,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均可能发生变化。水泥是活性物质,水泥细粉会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水泥颗粒中大部分未水化的被已水化的部分包裹,发挥不了作用。这种水泥活性的衰减随着水泥矿物组成、细度不同,水泥贮存环境(空气含水量、环境温度、空气流动度、水泥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不同而不同。水泥存放时间短则影响不大,但如长时间存放也可能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压浆用的水泥或压浆料往往存放时间较长,这种水泥活性随存放时间及环境影响而波动,造成与减水剂的敏感性在低水胶比下被放大,往往表现在开始压浆浆液质量很好,用一段时间后,压浆浆液出现泌水等质量问题。对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抽检频率,适时微调水胶比,采用0.27或0.26的水胶比。

(2)适当降低压浆剂的掺量。

(3)水泥或商品压浆料一批不要进太多,可分批进,以改善存放环境,减少水泥活性衰减。

2.2 流动度

2.2.1 高速搅拌设备

新桥规共有18项检测指标,并附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但相关规范对高速搅拌设备没有统一的规定(表3)。

表3 压浆设备性能

表3所列的要求范围太大,且给出的是线速度参数,而实际的仪器是转速控制。所以规范给出的线速度参数不利于实际操作,造成选择困难,随意性较大。市场上销售的高速搅拌设备种类很多,有带底座的、带升降杆的、分体的、一体的等,实际使用时容易盲目选用搅拌设备。对不同的搅拌设备也容易按差不多的转速拌制浆液,导致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试验室检测出来的指标差异较大。实践表明,流动度测试结果与高速搅拌设备密切相关,需要科学使用,才能检测出准确的数据。

2.2.2 线速度

在搅拌叶片直径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转速的提高,线速度也相应提高。当线速度小于11m/s时,所测流动度变化较明显;当线速度达到11m/s以后,流动度检测结果的变化已趋于稳定状态,浆体搅拌质量也已充分搅拌均匀,且色泽一致,无分层、泌水等现象,此时再提升转速,即线速度提升,反而使浆液更容易溅出,给试验操作带来不便,故浆体搅拌最佳线速度建议控制在11~12m/s较适宜。

2.2.3 不同搅拌设备的转速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高速搅拌设备型号、样式不统一,需根据统一的合理线速度计算出其相应的转速,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同搅拌设备检测出来浆液指标统一性。不同搅拌设备的搅拌叶片直径大小不一,需要根据叶片直径大小及一定的线速度计算出需要的转速,不同叶片半径的搅拌设备转速选择见表4。

表4 转速选择

2.3 细度

《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剂)》(JT/T946-2014)中对细度的相关要求见表5。

表5 灌浆剂及灌浆料细度性能指标

很多压浆剂和压浆料都采用了超细纳米掺合料,平均粒度为3μm左右。这些超细纳米掺合料在人工干筛时,由于相互摩擦或静电吸附,很难通过筛孔,造成细度过大的假象。这时需要通过人工水筛,才能准确测出其实际的细度;或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也能检测出其细度。

2.4 膨胀率

膨胀率一般采用《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中T 0518-2020方法测试(图1),但在工地现场不好测试,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快速测试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取洁净干燥的空啤酒瓶,把拌制好的浆液缓慢灌入瓶中,直至自由溢出即可,静止观测其是否膨胀,如浆液硬化后能凸出瓶口1cm左右,即可判断为合格。如没有凸出甚至往下凹,说明浆液质量不合格,应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图1 新桥规附录C4测试方法

图2 快速测试方法

3 结语

桥规规定的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水胶比较小,一般为0.26~0.28,浆体流动性好、稳定性好、微膨胀、充盈度好,最大程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实践表明,只有充分掌握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才能保证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从根本上解决预应力压浆中存在的浆体泌水、不饱满、不密实、空洞等问题,确保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从而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线速度水胶压浆
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拉压韧性
帕德玛大桥引桥粉细砂地层钻孔桩化学浆护壁成孔及桩端桩侧压浆技术
水工混凝土限制水胶比研究
水胶比对GRC 抗弯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
盘棒砂磨机线速度对研磨效果的影响
一种辐照线缆表面品质保护装置
箱梁预制压浆封锚施工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测试方法应用研究
卫星线速度、周期、加速度的大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