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皮动物科学饲养管理“五注意”

2021-09-10王翀

新农民 2021年32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

王翀

摘要:近年来毛皮市场需求变化频繁,养殖风险大,为了降低市场波动对于毛皮养殖业的影响,规范化、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毛皮动物饲养管理常见问题,并探讨了毛皮动物饲养管理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五个要点,对于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皮动物;饲养管理;科学饲养

1 前言

毛皮动物的养殖在养殖业中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养殖项目,虽然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风险较大,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控制养殖风险,将会在毛皮动物的养殖工作中埋下不安定因素,轻则出现动物生殖能力低、生长状况差、毛皮质量不佳等问题,重则会导致疫病产生使得动物大面积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保障养殖工作的经济效益,对毛皮动物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饲养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毛皮动物饲养管理常见问题

2.1 饲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科学饲养技术的推进,大部分饲养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部分地区的饲养人员仍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低,饲养管理混乱,养殖场经营不规范等现象,这也导致了部分养殖企业、养殖户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不佳、经济效益难提高等诸多问题。

2.2 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

饲料供应方面,我国部分养殖场目光短浅,只顾追求短期利益,不懂得可持续化发展的道理。为了实现降低动物喂养成本的目的,忽视甚至无视毛皮动物的饮食特点和营养搭配。在实际喂养工作中,并不是根据毛皮动物现阶段所需来供应饲料,而是一味选择成本最低的饲料,饲料质量差、营养成分不足、饲料品种随意更换、动物难适应等现象频繁出现,从而导致了毛皮动物出现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毛皮产品的成品质量。目前在我国这些问题存在相当程度的普遍性,需要各大养殖场饲养人员采取高度重视[1]。

2.3 疫病控制不到位

近年来,因为饲养环节管理混乱,毛皮动物群体爆发疫病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了养殖场出现毛皮动物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让养殖企业遭受了沉重打击。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某些养殖企业急功近利,出现了滥用未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生物类制剂的情况,并且部分地区养殖企业存在盲目引种的现象,导致原有疫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滋生。

另外,部分地区疫病防治能力较差,缺乏防治类设备、器材、药品,这也导致了疫病难以控制,让养殖企业承受了巨额损失。

2.4 种源退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诸多养殖企业为了加速养殖规模的增长,在养殖场大量采用近亲繁殖的错误生产方式,导致了毛皮动物生产质量的下降与品种的退化,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毛皮成品品质的进一步下滑。与此同时,不少养殖户知识结构与思维观念仍相當原始、初级,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忽视选种、育种,使得种源退化的问题愈发严重[2]。

3 毛皮动物科学饲养管理“五注意”

基于上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时应当注意以下五点:

3.1 注意场地卫生与防疫

3.1.1 卫生措施

(1)饲料卫生要保证。1严禁从疫区采购饲料。多种传染病会同时作用于家畜和毛皮动物,如果毛皮动物食用了由患病家畜所制成的肉类饲料,极有可能出现疾病的大面积爆发,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控制饲料质量,严禁向毛皮动物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相关实验证明,毛皮动物食用已变质的饲料,轻者会出现厌食、拒食等问题,重者会导致妊娠母兽出现胚胎吸收、死胎、烂胎、流产等症状,甚至会造成动物大面积死亡。所以做好库房管理,严控饲料质量,是保证毛皮动物健康的关键;3清除饲料中的有毒、有害杂质。肉类饲料在投喂前,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清除其中对毛皮动物有毒、有害的杂质,如泥沙、腐败的肉块等,然后冲洗干净,方可进行投喂。

(2)饮水清洁要做好。动物饮水水源要执行严格管控,防止流污水于有害成分侵入。饮水设备必须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细菌、病毒滋生。

(3)笼舍卫生要保持。1定期更换垫草。垫草用于防寒保温,所用垫草必须柔软干燥,无污染、无霉烂。定期进行更换可有效提升笼舍内部卫生条件;2定期清理粪便。笼舍下面的粪便要及时地进行清理,运出场外并生物发酵,杀死排泄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并采取消灭蚊蝇及鼠类的措施。

(4)饲料加工机械和饲料用具卫生要重视。1保持饲料加工室清洁卫生。加工室的地面、墙壁须抹上水泥,以便冲洗消毒,每次饲料加工完后饲料加工室都要冲洗干净;2加工机械卫生。加工机械每次用完后冲洗,并定期消毒;3饲料用具卫生。用来装饲料的桶、食碗,每餐都要冲洗,并定期消毒。

3.1.2 防疫措施

(1)切断传染途径

①建立毛皮动物饲养场要符合防疫要求。选址方面应当注意远离居民区和其它的畜禽饲养场及爆发过畜禽传染病的地方。②从外地引进的种兽,要加强检疫,并隔离饲养两周以上,确认其健康无病,方可进场混养。③饲养场出入口应当配备消毒设置,人员出入均要进行消毒处理,并禁止外来无关人员入场。④严禁其它动物进入饲养场,其他动物不得与毛皮动物混养,预防交叉传染。

(2)定期预防接种

定期为毛皮动物接种疫苗,可有效加强其免疫力,是防止疫病的有效措施。

(3)定期消毒

消毒处理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养殖场应当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产生。

3.2 注意做好配种期准备

3.2.1 注意公、母兽体况

种兽的体况与配种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所以在配种前将种兽体况调整至最佳状态能偶有效提高毛皮动物的繁殖能力。配种工作开始前,应当将兽群的整体身体健康状况提升至中等水平,公兽应普遍居于兽群中等偏上为宜,母兽应普遍居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观察种兽体况是否符合配种要求,可依据以下标准:体况处于中等水平的种兽,腹部应保持平坦、无内陷且无明显脂肪堆积导致的松弛下垂,肢体协调匀称,食欲无异常,日常活动敏捷灵活。对于体重超标的种兽,应当适当减少喂食量或降低日粮中脂肪类成分的比例、强制其增加运动量等方式降低体重;对于体重未达标的种兽要适当增加喂食量、增加日粮中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注意保温等方式增加其体重,使其达到最佳的配种体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日粮调整工作中,应当适度控制,少量调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或减少。

3.2.2 注意加强异性刺激

配种工作开始前的1~2周,要注意加强对种公兽的异性刺激。最简单直接促使兽群性兴奋的方式是将公、母兽互换笼舍,并将笼舍进行穿插排列放置,也可以把母兽装进串笼种,并将串笼放在公兽所在笼舍的上方,然后释放公、母兽让其养殖场内自由活动。同时,定期在日粮中添加少许葱、蒜等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增强异性刺激。辛辣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投喂量不宜过多,不然会导致动物中毒。

3.3 注意把控妊娠期饲料品质

妊娠期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母兽妊娠期的日粮品质直接关系到妊娠期母兽与幼兽健康,要保证妊娠期饲料品质需注意以下几点:

3.3.1 切忌投喂霉变、腐败、刺激性强的饲料

严禁向母兽供应不新鲜的肉类、腐败的玉米等粗粮制品、发芽的土豆等有毒有害饲料,或未煮开的豆浆、酒糟、混有辣椒的泔水,以防引起母兽出现流产。

3.3.2 饲料应做到品种丰富、营养适度

母兽妊娠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只投喂品种单一的饲料,就会有较高概率造成母兽产仔少、幼兽存活率低的问题,相关实验证明,投喂饲料品种更丰富、营养更均衡的母兽,比投喂饲料单一的产仔率高23.2%。因此,应当丰富日粮品种,保证日粮营养均衡。

另外,在投喂高营养高蛋白的日粮时,应采用分阶段适度原则。因为不同阶段母兽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妊娠前期、中期需求较小,后期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在母兽妊娠的前、中期不宜供应过多高营养高蛋白饲料,在后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

3.3.3 飼料品种不可频繁变化

毛皮动物拥有敏锐的嗅觉与味觉以及强大的记忆力。如果在妊娠期间投喂的饲料品种发生频繁、突然地改变,会使得母兽无法适应,导致母兽食量大幅减少甚至拒绝食用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母兽腹中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3.4 注意加强幼兽育成期管理

3.4.1 注意为幼兽补饲

随着幼兽的生长发育,其食量逐步增加,而母兽母乳产量日益减少,单靠母兽奶水已经无法满足幼兽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应当为幼兽补饲,以保证其生长质量。不同种类的毛皮动物幼兽开始补饲的时间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幼貂、幼狐和幼貉应当在其20~25日龄时开始对其进行补饲。

补饲的具体做法是以新鲜的肉类饲料为主,将之搅碎,辅之以少量的杂粮、乳制品、蛋类饲料,搅拌均匀后投喂给幼兽。随着幼兽成长速度的加快,饲料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并逐步过渡到育成期饲料。

3.4.2 注意幼兽清洁卫生情况

幼兽开始食用饲料后,母兽便不会再为幼兽清理粪便了。此时要注意笼舍卫生情况,及时清除幼兽的粪便,以免笼舍出现卫生问题,导致其出现肠胃或呼吸道疾病[3]。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皮毛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皮毛市场将会更加活跃,但其波动可能也会更大。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不断提升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保证毛皮动物健康生长繁衍,这样才能够提升毛皮产品品质,加强市场竞争力,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鑫.特种经济动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营养与饲料,2008(10):108-109.

[2] 张亚飞.毛皮动物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3(3):195.

[3] 王明华,申春玉.畜禽饲养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5(12):14.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