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10岳彩会乔润喜

新农民 2021年32期
关键词:营林技术具体应用森林资源

岳彩会 乔润喜

摘要:林业资源属于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同时,加大了对林业资源的消耗总量。现阶段需要实现对营林技术的灵活使用,并将其贯穿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弥补以化学防治为主所带来的损害,实现对林业资源匮乏等问题的有效缓解,针对营林技术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明确掌握产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问题的相关原因,提高营林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的发挥出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的优势与作用。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资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具体应用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可以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的过程中加强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林业有害物灾害治理工作的长期发展阶段,將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借助营林技术提高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质量。

1 造成森林林业有害生物问题的相关原因

1.1 滥用农药

当农药的施用量过度时,有可能对其他生物和环境造成损害,不仅会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保障生态的平衡性,进一步对生态环境的均衡程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农药用量的适宜性和适度性。然而,在实际的农药施用阶段,通常存在药剂用量和种类施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了过度和滥用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林业有害生物抗药性,使此类农药无法在后续阶段继续使用,不利于保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的顺利开展。

1.2 人工造林面积日益增加

根据现阶段的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存在以人工培育为主的人工林、以天然形成为主的自然森林等两种不同的部分,而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在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林业有害生物问题原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且森林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当森林自身的抗病虫能力逐渐下降时,则会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时有发生,从而对当地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利于保障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进而削弱了森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使虫害天敌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导致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当出现病害以及虫害等问题时,森林内部缺少林业有害生物的天敌,从而扩大了林业有害生物蔓延,并对林业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随着以人工栽培为主的人工林的产生所形成的生态环境,相较于自然生态林来说相对较弱,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开展人工林培育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只注重对植树造林等工序的实施,尚未针对林业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予以综合的考虑,从而导致人工造林地内部的土壤环境恶化,在缺乏充足营养物质的情况下不利于保障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对生态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限制了森林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形成。

1.3 缺少大量的虫害天敌

对于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性来说,能够在环境与天敌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生物关系,且此类生物关系相互制约,从而保证了生态链形成的完整性。另外,在培育树木的过程中,若仅仅只注重树木的成长,而尚未针对树木的成长环境予以严格的管控时,那么则会在同一生态环境当中,由于对相关天敌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削弱了对虫害的抵抗能力,不利于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效防治。在培育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树种类型较为单一,而人工造林基地并不具备以天然林为主的森林资源所应具备的营养成分,从而导致相应的土壤环境恶化,对有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1.4 虫害的生命力过于顽强

在社会经济高效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林业行业领域的持续化发展,需要对具有抗虫性能的农药物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性支持。当虫害问题呈现出爆发的状态时,则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且此类问题具有广泛性和深远性的特点,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虫害的暴发性和气候异常等情况所造成。除此之外,在多种不同类型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相关害虫仍然存在,并且生命力日益旺盛,使虫害问题成为了森林保护发展阶段的重点难题。随着农药种类的增多,在功效不断增大的基础上,使害虫在面对严重农药的同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从而强化了自身对不同类型农药的免疫能力,导致害虫防治作业难以得到顺利开展。

2 营林技术在森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当中的具体应用

2.1 保证育苗和管理的科学性

育苗属于营林作业在实施阶段的具体内容,需要保证育苗环节的科学性,从而促进营林工作的质量与效益,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良好的环保效益。在开展育苗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需要与森林培育相结合,使育苗环境建设能够与林业区域保持高度的一致,营造优质、良好的苗木生长环境,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并保证造林成活效率。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对营林技术的灵活使用,并将科学育苗和营林管理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阶段的重点内容,需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到森林去当中进行勘察,从而保障勘察作业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进一步保证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营林技术的多样性特点,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效防治。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苗木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并与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保持契合,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开展苗木培育作业之后,需要加大对苗木栽培环节的管理力度,结合苗木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同样成分物质,确保后期施肥及灌溉作业等有效落实,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及时的开展除草等方面的工序,从而获得良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在选择育苗地区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土壤的营养情况以及含水量等基础元素予以综合考虑,保障土壤土层深厚设置设置的合理性并且具有肥沃的特点,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2.2 加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和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在开展造林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林木种类,并根据林木的抗病能力和差异化特点予以综合考量,确保林木的选育和抚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强化树种的抗病虫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的了解森林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和气候问题,选择适宜的施肥以及灌溉措施,以提高苗木根系生长能力为主要目的,结合季节的变化情况选用适宜的土壤肥料。在冬季时期开展林木养护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防寒保暖作业的有效落实,基于盖草、暖棚以及设立风障等多种不同的形式,为林木营造健康优良的生长条件。在选择优良树种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树种能够与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且呈现出乡土性的特点,将乔木和灌木等物质进行混交,确保林木的抗病虫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加强,进一步促进森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的开展深翻土壤等方面的措施,以杀灭越冬林业有害生物为主要目的,避免对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以此来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成效。另外,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处理措施,保障病害枝叶修剪工作的及时性,避免苗木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染与蔓延,在适量的施肥基础上,充分的满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在推行混交林营造工程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森林树木种类出现单一化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彰显出混交林营造工程的实用价值,不仅能够降低混交林造林阶段的实施成本,还能够提高土壤维护工序的质量,在提升造林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了森林区域造林的整体质量。

2.3 加快混交林的营造进程

在营造混交林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进一步促使森林生物种类朝着多样化的方向转型,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以及火灾安全事故的有效防控,有助于提升森林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与此同时,在选择林木品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林木的生长特性以及影响林木生长的相关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苗木营造有利的生长条件,通过对树种比例的合理化调整,实现对比例失衡问题的有效规避,促进现代化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展人工林培育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当地区域的实际状况,保证混交林营造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善森林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加快分解林木凋落物的基础上,保障土壤养分含量的丰富性,为林木提供健康优良的生长条件。

3 结论

森林资源属于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内容,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营林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并将其贯穿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的实施全部过程当中,通过对森林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加大对混交林的培育和建设力度,采取合理的间伐方法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观念的及时更新,使用有针对性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为林业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获得优良的林业产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龍志明,周建华,王小峰,等.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7(8):90.

[2] 杨晓雯,杜一花.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措施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202.

[3] 高金利.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267.

[4] 高美丽,王娜,刘雷,等.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探究及发展[J].农家致富顾问,2019(12):117.

[5] 于占茹.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价值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2):70-71.

[6] 张怡.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运用[J].花卉,2017(20):205-206.

猜你喜欢

营林技术具体应用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