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区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现状及探索

2021-09-10张鸣蔡陆美

新农民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施肥农业机械水稻

张鸣 蔡陆美

摘要:崇明区是上海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地区,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又是一项新技术,本文通过分析新技术在崇明区目前的应用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意见,探索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崇明区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水稻;农业机械;施肥;应用

1 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发展背景

1.1 国内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应用现状

我国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的研究开始,相较日本领先了十多年,但是,受科技水平以及制造业水平的限制,研制生产出的水稻同步侧深施肥装置实际作业效果均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导致侧深施肥技术发展滞后。上世纪,南京农业大学姬长英教授对水稻化肥深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出水稻化肥深施肥机械,但该机械结构复杂、操作不易,同时受加工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在农业机械发展较为缓慢的当时,较难推广应用。从1970年开始,我国辽宁省营口市农机研究对水稻同步施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开展了大量水稻种植前深施肥、同步深施肥等田间对比试验,研制出辽河77(2F6-2)型深层施肥机。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施肥方式,采用水稻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水稻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升。

1.2 上海市崇明区水稻机械种植侧深施肥技术发展背景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展开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探索和试验,崇明区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开展了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并于2021年在全区域内推广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新村乡打造稻米文化小镇,整建制推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2 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2.1 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1)排肥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侧深施肥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动力机构、排肥机构、肥量调节机构、肥料箱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部件为排肥机构,排肥机构主要包含滚筒箱、锁紧手柄、滚筒上盖、圆盘滚筒、滚筒下盖、固定夹、滚筒橡胶底座和滚筒箱下部等部件。侧深施肥作业时,圆盘转动,圆盘滚筒的圆周上均布肥料槽,肥料箱中的肥料落入肥料槽中,当肥料槽与滚筒下盖排肥口对合时,肥料落入输肥管。

(2)水稻同步侧深施肥种植的工作原理 侧深施肥装置搭载在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或穴播机)上,插秧机(或穴播机)变速传动箱提供侧深施肥动力,插秧机(或穴播机)蓄电池提供侧深施肥装置的鼓风机动力,各行圆盘排肥器转动动力来源于施肥传动箱。在重力和风力的双重作用下,缓释肥落入己插秧苗(穴播种子)侧边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沟槽内后经刮板覆盖泥浆,插秧机(或穴播机)同时完成侧深施肥和机械种植。

2.2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关键操作要求

(1)提高耕地整地质量 精细平整土壤,耕深达15cm以上,防止带有施肥装置的插秧机械陷入土中,防止秸秆还田影响机械作业。

(2)选用适宜机型 根据农机推广部门筛选推荐,典型机型主要为洋马YR60DZF型高速乘坐式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侧深施肥装置型号:2FC-6)。

(3)选择适宜肥料品种 选用氮磷钾比例合理、粒型整齐,硬度适宜,手捏不碎、吸湿少、不粘、不结块的配方肥或缓控释肥料,以防肥料通道堵塞。一般选用粒径为2~5mm的缓释肥。

(4)确定适宜肥料用量与运筹比例 根据作物品种、地力情况和目标产量等因素,制定施肥方案,氮肥投入量一般可比常规施肥量减少20%~30%。基蘖肥和追肥运筹比例控制在5.5:4.5或6.5:3.5;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较小,可以一次性施用;钾肥则根据土壤质地和供肥状况,选择一次性施用或分期调控。

(5)精准操作施肥机械 应用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及其配套的侧深施肥装置,在机插秧的同时同步将颗粒肥料施于秧苗侧位。作业时要求匀速前进,避免伤苗、缺株和倒苗。按照推荐的合理施肥用量,调节调整好排肥量档位。每天作业完毕后要清扫肥料箱,第2d加入新肥料再作业。

2.2 与传统技术对比试验

(1)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点选择在上海绿瑞蔬果专業合作社基地,试验设计相邻对比处理。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5~9日,与水稻机插同步进行。前茬为绿肥,水稻品种为南粳46。

(2)试验结果

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产量对比分析,实际测产情况见下表1:

采用侧深施肥方式种植的水稻产量为600kg,常规种植方式种植的水稻产量为550kg产量差异明显。

(3)技术优势

①减少施肥量和面源污染 相比传统的施肥模式,侧深施肥技术将肥料施在水稻秧苗根系的附近并使泥土覆盖,避免肥料暴露在空气或水中,从而避免了无谓的肥料挥发和水源、面源污染等问题,实现水稻绿色生态生产。

②降低成本 通过技术实施,减少人工朝稻田搬运肥料的劳动量,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与缓释肥料结合,更能减少稻田施肥的次数,使得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可将肥料施在水稻秧苗根系的附近并使泥土覆盖,有利于水稻的根部吸收肥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肥料总体减量、利用率提升,节本增效。

③增加水稻前期生长量 水稻侧深施肥初期水稻田间的长势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茎数多30%左右,侧深施肥增加低节位分蘖,降低无效分蘖数量以及减少水稻倒伏状况。促进水稻整体发育进程,并且保证成熟时植株间距整齐度良好。

3 推广现状

3.1 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现状

在市农业农村委和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崇明区积极对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启动推广工作,于2019年建立1个试验点,试验面积为20hm2;2020年建立5个示范点,示范面积为173.33hm2;2021年启动技术推广工作,新村乡、庙镇保安村为整建制推进,共实施同步侧深施肥面积1413.33hm2,全区共实施同步侧深施肥面积2346.67hm2,拥有加装同步侧深施肥装置的水稻种植机械76台。

3.2 技术推广途径

(1)组织现场会、培训 自技术推广至今,崇明区共计组织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现场会演示会2场,培训会2场,会上技术人员演示了水稻穴直播同步侧深施肥作业的农机操作技术,与会人员向技术人员咨询作业效果、操作技术、日常保养、维修技术等。

(2)技术跟踪指导 自技术推广以来,崇明区采取点对点技术指导,联合农机站、农技中心、厂方等组成侧深施肥技术小组,实行分组蹲点技术指导。从农机改装、联系厂家维护、处理作业中突发状况等各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与农艺专家共同探讨技术创新。

(3)苗情考察 自技术推广以来,继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完成后,由农机站、农技中心等组成技术小组派专人负责田块的苗情实地考察,记录苗情长势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水稻田间管理工作,并及时发现、解决水稻田间管理问题。

4 问题与建议

4.1 问题

(1)补贴力度小 侧深施肥技术在本区已推广2年多,部分农户反映机具补贴力度叫小,降低了购置机具欲望。该问题成为影响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2)肥料装载量不足 水稻机械种植侧深施肥技术在大田快作业时,肥料装载量不足,导致田间加肥次数增加,影响了作业效率,偶尔还会出现肥料易堵塞等情况。

(3)适用的缓释肥单价较贵 侧深施肥技术使用缓释肥,而缓释肥售价逐年上涨,目前崇明区缓释肥售价已达4300元/t,在农户还未完全接受该技术的情况下,用户普遍认为缓释肥价格过高,使用侧深施肥技术后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

4.2 建议

(1)加大宣传和调整补贴力度 加大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优势的宣传力度,组织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种植现场会、“三秋”现场会,提升种植户对技术的认可度;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扶持力度,包括侧深施肥装置购机补贴,侧深施肥技术应用补贴等,推进侧深施肥技术普及应用。

(2)增大肥料装载量和施肥能力。增大肥料装载量,做到降低田间作业时加肥次数,提高机械施肥的作业效率。此外,农机具配套设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机械装置,使排肥装置更加便于拆卸、保养,以便提高侧深施肥能力。

(3)加快研发低成本适用缓释肥 侧深施肥技术对缓释肥的均匀性、稳定性等肥料特性有一定要求,现阶段适用缓释肥价格偏高,导致侧深施肥技术推广滞后,建议相关肥料厂家加快研发,降低用肥成本,进一步推进水稻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长海.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越性及研究現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10):22-23.

[2] 姜兴炬.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8(27):30.

作者简介:张鸣(1989—),女,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技术推广。

蔡陆美(1989—),女,上海崇明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施肥农业机械水稻
水稻种子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