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河镇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021-09-10陈小玲

新农民 2021年32期

陈小玲

摘要: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一种新型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传统分离式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相比较,是有别于农村各家各户散养和集约化、工厂化的一种现代化生态健康养殖方式。

关键词:种养结合;种养一体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一种新型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是以农业生产的地区所具备的现有资源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种养结合一体化的优势,引导广大养殖户和种植户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达到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项途径。

1 新河镇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徐州佑旺养殖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新河,徐州佑旺养殖有限公司落户新河,大大促进我镇养殖业发展。公司充分利用地段优势,采用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粪污就地转化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发展农业生态、追求生态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养鸡业和种植业发展,投资12559.45万元在徐州市邳州市新河镇陈滩村建设生态农场。

该公司租赁土地89hm2,新建标准鸡舍80栋、粪处理设施6处、藕池6处、黄桃种植区4处、农作物种植区3处、苗木种植区1处、养殖棚80栋92160m2、粪污暂存池600m2及其它绿化辅助设施。购置安装污水处理、智能养殖等设备共计486套。从平养到立体笼养转变,提高了肉鸡养殖质量,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该基地的建设不仅从源头上满足了公司对肉鸡原料质量的需求,还保证了肉鸡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还能够促进对养殖结构的调整,努力向优质高效高产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养殖场内还应用了公司研发的IBS智慧养殖系统,该系统的建立监控了肉鸡养殖产地、环境及生产过程的监督监测。更好的发挥了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在肉鸡订单收购的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更为规范的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格局。

2 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农业

与传统分离式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相比较,是有别于农村各家各户散养和集约化、工厂化的一种现代化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它具有散养的特点,不仅产品质量高、口感好,同时也具有饲养量大、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养殖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减轻养殖行业的污染;提供清洁、优美的环境,减少恶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肉鸡粪便采用传送带将粪便及时清理,保证鸡舍空气新鲜,清理的鸡粪及时运送到粪污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为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可追溯先进生产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养殖示范园配套莲藕种植,形成种养一体化园区;粪便处理方面粪便里添加辅料,搅拌均匀后经发酵烘干可直接作为有机肥料。粪水处理方面粪水经黑膜氧化塘厌氧发酵后直接作为肥水用于莲藕种植。在养殖过程中,全面采用了微生态添加剂,以及微生态环境清洁技术,实现了前期减排和粪肥的 100%集中收集;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固态生态肥,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天然原料用于还田;粪水经黑膜氧化塘厌氧发酵后直接作为肥水用于莲藕等水生植物的种植。

3 种养结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重要意义

大量田间试验表明,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模式是开启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一把“钥匙”,经过加工处理的畜禽粪污,可生产成优势的有机肥料,和传统的施用单一的化肥相比较,优质的有机肥能够充分发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刺激作物生长、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好处。

3.1 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以及垫料等废弃物,具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处有利于提高耕地动力,优化土壤结构,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品的投入使用,减少污染土壤的风险,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养殖业和种植业相互促进,从而拖动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

畜禽所产生的粪便尿液流入收集池,经过处理可以将粪尿转化成具有较高肥效的的有机肥料,这样既可以节约肥料和水的应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恶臭,美化环境。种养结合家庭模式重点推行粪尿无害化处理还田的技术,因此种养结合做到不仅能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以往的畜禽生产中尿液和冲洗水处理的困难,而且还打到了资源化利用。

3.2 形成专业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

种养结合主要是综合利用土地现有资源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及组建多元化的农民劳务队伍,并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由于是种养户自主经营,农户会根据自己农场所具有的条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选择适宜生产的品种,同时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在促进传统农业生产向精细的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品牌的培育,从而推动了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大力推广

由于家庭农场经营者较多的关注新产品、新技术,种养结合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转化成为可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生产力,使新产品、新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同时还能推动人工劳动力向农业机械化的转变。因家庭农场的规模相对较大,而农户经营农场的规模较小,可以很好地利用农业机械替代人工劳动力,促进机械化农业生产,从而减少劳动力。

3.4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

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种养户从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现代化家庭农场模式转变,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其经营模式也随之改变,即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单一的经营模式,最终注册成公司,从而向农業企业转变。徐州佑旺养殖有限公司就是最典型的写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将运用市场规则等有效办法,因此要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要不断地、积极地鼓励家庭农场扩大规模,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了种养户的收入。

3.5 有利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前些年,畜禽养殖业的过快增长,带来了环保的巨大压力。科学发展种养结合,其具有多重功效,有助于调优种养比重,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及资源化利用方式,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燃料以及可供利用的其他原料,真正做到“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实行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并不断加强和完善,使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高,实行有机和无机相结合,减少无机肥和农药的用量,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综合体系,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实行农、林、水、草合理的农田布局,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最终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稳定、持续地发展农业。

4 技术要点说明

4.1 “种养结合、以地定畜“高效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示范

农场采用特种经济作物黄桃、莲藕与新型肉鸡品种集约化养殖相结合的”种养一体化‘模式运行。根据所选园区的地形和土壤特性,选择特种经济作物黄桃、莲藕作为种植关键种定位,养殖选取新型瘦肉型肉鸡进行集约化的立体养殖作为养殖关键种的定位,通过养殖的粪水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农产品种植、肉鸡养殖、莲藕种植”的一体化运营,达到循环型农业生产。

4.2 采用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

采用立體生态养殖模式,农场内肉鸡养殖创造性的实现了自动通风、自动加料、自动饮水、自动光照、自动清洁等生产全自动智能控制,养殖设备机械化、自动化,通过PLC实现远程可视化操作,不但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而且把人工成本降低了2/3,提高养殖收益,提升养殖效率。徐州佑旺养殖有限公司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育种+孵化+养殖+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全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还实现了“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社区商务模式”和“精准扶贫模式”,打造了“生态饲料+生态环境+健康养殖+全过程数字化可追溯”的“全健康生产供应模式”与“无害化养殖+环保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的“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养殖、种植、旅游观光的田园综合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振华.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效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22-23.

[2] 王祖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打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典范[J].中国水产,2018,514(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