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09-10王琪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能力

王琪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一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会更强,学起来会更加轻松。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语文不仅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帮助,也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作用影响不可忽视。正是因为语文学科地位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质量也极受重视。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教学的方法也发生着变化,教学质量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无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加上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待提升;(2)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以自身经验为辅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致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学习兴趣较低;(3)面对教学改革,由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足,从而不仅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教学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2.1激发阅读兴趣,让阅读行为主动积极

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首要前提,只有保证学生具有积极的阅读兴趣,老师才能对学生开展积极的引导,为学生推荐更多的阅读书籍,然而,如果学生对阅读具有强烈的排斥情绪,无论多么完善的教育体系都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进行具体的语文课文学习时,为了加深同学的阅读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推荐学生去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提高学生对该课文内容的好奇心,确保学生能在上课之前做好提前的预习工作。在每堂课程完成之后,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将相应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结合,帮助同学进行深度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个人特色进行积极探索,从而可以推动所有学生积极加入整堂课程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对阅读的积极性。

2.2丰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

教师通过各种积极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活跃语文课堂上的气氛,在具体每堂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下达相关的角色互换的指令,学生充当老师来为大家进行知识的讲解,对整篇课文的知识进行梳理,并找出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从而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在学生进行具体的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角色互换的新教学模式下获得更多的知识。

2.3通过举办座谈会的形式,促进阅读教学提升

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高是整个教学体系内的中心主旨,因此,相关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时,必须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魅力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推荐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文章之前,必须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以及分类,找出那些符合現阶段学生年龄的阅读读物来进行推荐。例如,在小学生学习《狼来了》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准备关于不同主角之间的各种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站在不同角度和角色的不断变化中对整篇课文的深度中心进行掌握,还可以让同学带着疑问去进行阅读,加深对整篇课文的阅读思考,整个过程中都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能力。而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阶段中,相关的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来对其进行阅读书目的推荐,不可采取单一式的读物鉴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4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性

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的摘抄,学生在不断摘抄记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知识的积累,这种方式也是整体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最佳手段。在这种日积月累的不断写作下,能够让学生受到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一些优美文字形成更高的敏感性,一旦在日后的课文阅读理解里遇到与此相关的句子,都会形成应激反应下的回答,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不仅如此,一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向老师进行积极的请教,从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2.5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一大重要补充手段,学生不仅可以在课文内容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在课后不断收集各种类型的读物,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老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趣味小活动来加深同学对课外阅读理解的感悟,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进行积极的表达,还可以进行阅读图书读后感的比赛,让同学在竞争的环境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对各种读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

2.6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而言,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课本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考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状态,也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阻碍。但是现阶段生动教学情景的不断开发和优化,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激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文内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环境情形的展现和对语言对话的实际展现中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带着兴趣对课文进行整篇内容的深度阅读。生动教学情景的出现,不仅可以活跃整堂语文课程教学的气氛,还可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储备丰富的知识。

3结语

总之,阅读能力是新时代学生成长必须的重要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淑英.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12-113.

[2]张亚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9,21(09):211.

[3]黄永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13-114.

[4]吴倩.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汉字文化,2019(04):119+121.

(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2239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