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2021-09-09许珂冯斌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京津冀现状

许珂 冯斌

摘要:时至今日,纵观全球的高等院校创办与发展模式,通过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高等学府共同形成联合性高等教育实施过程已然成为了主流之一,而在我国中外联合发展高等教育的实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了高校和社会的更多认可,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以京津冀为代表的“首都经济圈”范围内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状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已然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性,与一般高等院校相比较同样体现出了诸多的不足。这不仅是中外联合办学未来发展趋势问题,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在国际化道路当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京津冀 中外合作办学 现状 分析

1.前言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历经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外联合办学的模式也逐步从结合时代性质的探索、创立,迈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完整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这期间不仅仅在办学本质方面取得了多方显著的成果,同时也为国家多行业多领域建设当中提供了大量的具备国际化综合素质的人才,客观地促进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实行教育改革的进程,并且保障了国内高校具有全面的国际化视野维持了较高的办学水平,中外联合办学从早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转变成为了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校范围内的开展其目的便是促进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不断地提升并且保持更多的高校能够具有较系统的国际化教育发展结构,进而能够带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多维度的全面成长。虽然目前在国内高等院校创立的主体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无论高校以何种管理形式进行运营,其本质都不会脱离我国对于高校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要保持发展提高的要求。研究京津冀高校中外联合办学的现状对于形成区域性高等教育办学协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为促进高校中外联合办学质量的提升、效果的扩大,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更强社会建设能力的大学生人才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必要的支撑。

2.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经我国国务院对中外联合办学规范化条例的颁布以及教育部对办学单位的批准,全国高校开展中外联合办学至今已经接近三十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也是在这同一时期,因此目前对于中外联合办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不只是对于表面的现象性总结,同时也有一些对于价值、监督、质量提升、模式互补等学科融合的多层次覆盖面较多样性的研究结论。

2.1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的本质影响因素及意义的分析

中外联合办学作为国内高等院校在经济全球化、办学国际化双层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类相互关系的教育教学方式,李鑫在研究当中指出不同国家协作实现的高等教育教学形式为双方或者多方院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互通式交流平台,是实现世界各地不同高等院校横向链接的纽带。通过发展的实质可以看出中外联合办学是作为国内高等院校办学对接全球化发展形势,实现教育教学完善创新最能够体现现实效果的方式之一。顾建新在研究当中指出跨境教育办学作为中外联合办学的主要采用模式,而对于这类教学过程研究过的学者认为必不可少的是对进行相关联高校所在国家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政府职能工作以及对于联合办学的政府导向性研究、联合院校的教育办学开展方式研究等,以做到对联合办学院校目前双方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政策支持等充分了解才能够保障中外联合办学的教育质量。

2.2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的政府规范性引导研究

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法律保障的发展与建设是在以宏观发展的角度促进中外联合办学的健康发展,第一要通过进一步的提高来加强对于中外联合办学法制建设意识的认识;第二要在进行中外联合办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坚持通过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合理途径引入利用好合作国家的高质量教育能源;第三要保障进行相关法制建设时能够对于中外联合办学的教育实质进行推动,实现办学单位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第四则是针对中外联合办学要架构健全的法律执行和惩罚措施;第五将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专业进行合作辦学的外事推广同时也要将其归入我国的法律相关约束范围之内,无论是引入还是输出的中外合作办学都需要更加全面完善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措施。

目前国内很多进行合作办学的高校并未取得合作院校的优势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性质的办学实质,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接受教育的青年大学生相关合法权益不能获得有效保障,也显现出了在目前施行的法律条文与相关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皆存在一定漏洞,对此能够将目前进行约束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法律与政策进行“质量”的提升,提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转变与衔接,同时结合信息的透明化与宣传的常态化构建起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认证 体系。

2.3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监督与管理的相关研究

通过管理的结构、机制、人员这不同方面将揭露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单位的实际问题,将固有的行政、学生管理模式照搬、强化了对于创造经济利益诉求、动力影响因素与激励影响因素的不重视、教育教学信息的滞后状态等都是目前所面临发展当中的重要障碍问题。对合作办学发展成熟国家的监督与管理研究当中表示一个明确完善的高等教育教学认证体系结合政府职能机构的规范性干预以及健康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会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也能够帮助社会人士与机构能够对这一合作办学模式有透明直观地了解。目前亚洲国家地区的合作教育办学采用监督管理结构有很多元素值得借鉴并且能够融入到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体系当中,既要在教育过程当中执行对于高等院校属性的相关工作又要执行对于合作项目属性的相关工作。学院项目合作、相关专业合作、分层管理合作三类是目前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管理 形式。

2.4合作方优秀专业资源与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分析

现如今,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并不是均等的,而在学科教育结构的构建与科学先进性的保持方面也不是每一所高校都能够达到的高层次水平,所以总体来看实际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和研究会通过某些院校表现出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也相对的集中于此,这也就表明在对优势学科合作教育办学之初要做好对贴合当前社会发展性趋势的学院调查研究,保障在进行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教学沟通将最前沿的教育方法、理念、内容进行国内合作院校的教育试用,也要理性判断名誉、利益等带来的劣质学科本源引进。优质资源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目前顺应社会发展具有尖端教学质量以及突出教育教学特色的院校,是对其在进行高等教育教学办学当中表现出来具有前导性理念、别具一格并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人才教育结构、专业课程设置、时代性科技性先进性的教学材料、教育管理团队运行的模式、师资队伍的构建等方面的引进。这也客观地说明了在优质资源的判断、界定上要把控其多元性、实践性、互补性、延续性等明显特点,才能够实现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带动合作办学的国内院校提升管理、教育、建设等方面的成长,保障国家在国际发展当中的地位和水平同时维护多层区域性发展的平衡与稳定。

2.5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实质分析

现有的缺陷是现阶段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对于联合机构、教育管理、项目的筹备运行等方面会接受来自于外界的多方管控很难实现即时的联合工作效应,而在合作专业的构建与持续发展方面往往会进行投入但很难寻找出自主创新的突破,另外在中外高校合作的过程当中办学单位所要表现的实际价值也未形成规范性的认知等。目前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发展情况相较于一般高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同比差异,合作办学院校的实际办学主体地位也同样与一般高校存在差异,对于在合作办学单位内非正式从业相关的人员未能形成相对应直属机关的规范性管理也就缺乏了保障性措施,在进行招生宣传当中对于毕业相关证书获取的介绍在实际操作当中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这与合作办学双边颁发的学历学位认证流程和周期的不通畅存在必然联系,此外对于合作院校进行教师的交流、引进讲学、教学设备的购置等也都存在需要完善的体系缺陷。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高校学生主要通过英语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自身英语掌握水平不高很难与外国教师形成有效的交流,另外大学生在初识专科课程学习过程阶段相对匮乏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对相关专业的思维局限性等,都是不能有效发挥合作办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期尽可能地以大部分同学为受众群体而进行适应性教育方式尽快地提升受教育者的外语读、写等实用能力同业也要对相关专业的外语进行储备,同时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多使用配套的教學设备既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提升语言交流能力的目的又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进行知识实践另外更能通过尖端技术设备扩宽学科专业认知范围。

3.结语

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京津冀地区的开展情况来看,不同层面依然残存着缺乏细化认识、缺乏教育教学及管理科学性、整体模式未完善等情况。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树立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明确通过全球范围内对于优势学科的引入与合作构成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系统才能够帮助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不断的创新成长,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院校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能够塑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课题来源: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SQ201130)。

参考文献:

[1]郭强,张舒,钟咏.“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1-10

[2]刘献君.学科交叉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1):1-7+28.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京津冀现状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