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

2021-09-09唐莉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安全保障一带一路

唐莉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始终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保障,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大国的阻力、能源设施和通道的脆弱以及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的威胁,中国政府和军队应当积极开展远航护航、实施本地化战略、建设海外港口基地,为海外能源合作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安全保障

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分布的不平衡性等地缘政治属性。美国和平和世界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教授指出:“在所有的资源中,没有哪一个能比石油更可能在21世纪挑起国家之间的冲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以油气合作为代表的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取得成果最显著的领域。据《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统计,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50572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0.8%;天然氣进口量966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43%,绝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应。因此,对中国而言,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并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合作问题,同时也是与国家安全利益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受到地缘政治、大国博弈、海上战略通道等各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动态影响,必须需要精心筹划,积极应对。

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安全挑战

1.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在欧亚非三大地缘政治板块,能源合作所涉及的空间地理范围十分广阔,计划开发的区域覆盖了全球70%的人口、55%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和75%的能源储备。“一带一路”油气矿产资源大多数集中在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其重要的地理战略位置、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纠缠不清的历史恩怨以及现实领土和资源冲突,无一不使能源合作开发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性质。处于这些地区的国家大多实行多元化政治,国内政治派别林立,竞争十分激烈,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同时由于长期贫困,社会不公矛盾突出,法治体系失灵,往往成为滋生恐怖主义、毒品犯罪、贩卖人口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温床。因此,与其开展大型能源项目的长期合作往往面临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风险,一旦东道国有事,中国在其境内的油气设施、管道甚至工作人员都会成为攻击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每年海外公民领事保护案件超过3万起,2012年平均每天处理约100起此类案件。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破坏已成为海外中国企业和公民的重大威胁,严重影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项目的正常建设。

2.来自大国的阻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自身发展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然而,一些西方大国喜欢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总是以地缘政治博弈的心态防范、阻挠“一带一路”项目实施,包括对中国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合作设置障碍。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却一直受到美国的打压和军事恫吓,而美国反对伊朗-巴基斯坦地下天然气管道,主要是试图阻止中国轻易获得伊朗的能源服务。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希望把中亚的油、气、电输往南亚,在我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构筑一条由美国主导的经济与能源通道。美国通过打压伊朗,拉拢沙特,干涉中亚妄图控制中东油气资源,直接威胁到中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利益。与此同时,西方散布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债务陷阱论”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抹黑和中伤,对中国进军中亚及非洲油气国的能源投资与合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威胁

能源运输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源的运输工具和相关基础设施——管道、海运等都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外部条件影响。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际供应能源通道很可能在第一时间成为敌对势力打击的对象。中国石油进口的80%以海运为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海上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其安全与否不仅受到沿岸国家的政策影响,而且受到美国海上霸权战略的影响。如海丝路上的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既是能源进出口的必经要道,又属于美军竭力控制的16条海上战略通道,其安全的不可靠性显而易见。除了传统安全威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和长期战乱,导致海盗丛生。近十年来,在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等重要航线和航道,时常有海盗出没,袭击商船或油轮,给油气运输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和损失。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安全保护的对策

1.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为能源生产和运输保驾护航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能源企业到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能源海外合作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引进来”,变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格局。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和必要的安全保护,维护好海外利益,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职责所在。

在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沿线,瓜达尔港及其周边的军事基地和能源管道经常受到俾路支分离主义者的攻击。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巴基斯坦建立了一个由九个步兵营和六个民事武装部队组成的特别安全部门,保护中国企业和工人们的安全,负责保护中国投资和工人的安全人员增加到14000人。警察及三军在内的巴基斯坦强力部门与中国公安、国家安全、中国武警等部门机构进行情报共享合作,密切关注恐怖分子的动向,为中资企业提供风险预警。

在红海地区,为了打击海盗、保护航运安全和能源运输安全,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接力奔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截止2018年底,中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1198批次,安全护送6600余艘次船舶,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中外船舶70余艘,抓捕海盗3名。亚丁湾护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以来,远海常态部署时间最长、动用兵力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军事行动,中国海军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局势严重恶化,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也门亚丁湾海域,首次直接靠泊交战区域港口,安全撤离621名中国公民和279名来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新加坡、意大利、波兰、德国、加拿大、英国、印度、日本等15个国家的公民。在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外部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釆取积极的方式快速投送并使用军事力量,既能为撤侨行动提供基本安全,也是对当地武装势力形成巨大威慑,使其不敢对撤侨活动轻举妄动。

2.强化与能源合作国外交关系,实施本地化战略

中国必须重视与能源供应国的外交关系,其好坏与否将对我国能否获得稳定持续的能源进口产生直接的影响。俄罗斯作拥有世界第八大已探明石油储量,但在石油产量方面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供应商。中俄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能源合作上形成强烈互补,尤其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饱受西方制裁之苦,中国及时伸出援手,不断推动两国能源合作跃上新台阶。虽然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构想与“一带一路”框架存在部分重合,但并不意味着两国必然产生竞争,恰恰相反,通过加强在“一带一路”平台下的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对接欧亚联盟,中俄两国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能源合作总体上持欢迎态度。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我國的资金、技术支持,希望借助互联互通建设,将本国的能源产品出口到中国以及区域内其他国家。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工程与开发部副总经理阿里 阿勒-阿加提到:“中国和伊朗是天作之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客户市场。我们有很多能源,我们需要外国资本。他们有很多钱可以投资。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担心加强与我国的能源合作,会造成对我国的依赖。因此,我们有必要实施能源合作本地化战略,通过聘用当地工人、熟悉遵循当地法律和习俗、以合资形势加大对方股权占比、积极鼓励技术开发的本地化等措施,淡化企业的中方色彩,打消东道国的疑虑,既可以享受到该国国民待遇,又让合作国人民得到实惠。同时,中国企业应考虑通过投保转移和降低由于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保障企业投资收益,大胆地开拓海外市场。

3. 加强重点港口合作,适时拓展海外保障基地

维护海上油气通道运输安全,应该考虑通过开展海外港口共建,打造能源通道重要关节点,来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相关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目前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中国投资的缅甸皎漂港、马来西亚宽坦港、印度尼西亚丹戎绍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以及非洲的吉布提港,都是国际能源运输中起重要保障作用的重点港口,其合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军事力量“走出去”是维护能源安全的另一重要途径。大国都注重运用军事手段保护能源安全。美国在中东、中亚、非洲进行军事力量部署和军事援助,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本国的能源安全。“美国驻非洲部队的一项关键任务是确保尼日利亚油田的安全,该油田未来可能占到美国石油进口的25%。”海外基地是一国军事力量在海外遂行作战、补给及训练任务的重要依托,具有重大的军事战略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由于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和防御型的国防政策,中国军队在海外开展长时间、远距离的军事行动还不多,遑论海外基地的建设。然而,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迅速拓展和能源安全保障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成为必然,海外基地的缺乏成为限制中国军事力量远程保护商贸活动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国不可能完全依靠商业港口设施来支持海外军事行动支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该考虑直接建立以补给、保障为主的海外基地或海外支撑点。在建设(共建)商业港口的基础上,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预置前出和保障平台,平时进行商业经营和管理,一旦有事,能够成为中国军舰优先停靠、补给的保障基地。2017年8月,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从而使亚丁湾护航行动和兵力运用的保障工作更加体系化、制度化。但目前我国仅有驻吉布提海军保障基地这一处海外军事设施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应与东道国友好协商、平等互惠,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基地建设道路。

本文为学院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军事力量走出去》(项目编号2019ZX54)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克莱尔,常泽鲤编译:致命的联系:石油,恐怖主义和美国安全.国际论坛,2003,(11):7

[2]Alessandro.Arduino,Xue.Gong.(eds)Securing.the.Belt.and.Road.Initiative:Risk.Assessment,.Private.Security.and.Special. Insurances.Along.the.New.Wave.of.Chinese.Outbound.Investments,Palgrave,2018,p19.

[3]Thrassyvoulos.N..Marketos,Irans.geopolitics.in.the.midst.of.the.U.S.-Russia-China.energy.security.struggle.for.geostrategic. control.over.Eurasia..Central.Asia.And.The.Caucasus,.2009.,No..4-5(58-59),p9.

[4]Al-Rodhan.KR,The.impact.of.the.abqiaq.attack.on.Saudi.energy.security,.Center.for.strategy.and.International.studies,.2002,http:// www.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060227_.abqiaqattack.pdf.

[5]Alessandro.Arduino,Xue.Gong.(eds),Securing.the.Belt.and.Road.Initiative:Risk.Assessment,.Private.Security.and.Special. Insurances.Along.the.New.Wave.of.Chinese.Outbound.Investments,Palgrave,2018,p21.

[6]《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9-07/24/content_4846424. htm,上网时间2020年12月1日

[7]Thrassyvoulos.N..Marketos,Irans.geopolitics.in.the.midst.of.the.U.S.-Russia-China.energy.security.struggle.for.geostrategic. control.over.Eurasia..Central.Asia.And.The.Caucasus,.2009.,No..4-5(58-59),p15.

[8]Daniel.Moran,James.A..Russell,Energy.Security.and.Global.Politics:The.militarization.of.resourceManagement,Routledge,2009,p50

猜你喜欢

安全保障一带一路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凭证价值视角下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大数据时代的微信安全文化建构
浅析机车乘务员超劳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