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新风扑面来

2021-09-09史泽奇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志愿文明

文|实践全媒体记者 史泽奇

紧贴群众的宣讲活动、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根植乌兰察布沃土,焕发勃勃生机,使文明新风萦绕满城,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顶层设计绘就文明实践“施工图”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乌兰察布市持续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调度和督促力度,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

结合外地先进经验和市情实际,制定了《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考评体系(试行版)》,明确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架构载体、内容活动、推进步骤以及工作保障等内容,绘就科学可行的“施工图”。

集宁区国爱志愿者协会开展“捡拾一片白 还你一抹绿”志愿服务活动

纲举目张,实体化建设是蓝图变现实的关键。借助已经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乌兰察布市积极推进各旗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市11个旗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均实现了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94个乡镇(街道)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0个嘎查村(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在6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文明实践点(基地),开设了500多家暖心驿站,使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全面开花。

资源整合奏响文明实践“大合唱”

资源的整合,主要围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艺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乡风文明”六大服务功能,积极盘活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重点打造集图书阅览、理论宣讲、国旗教育、文艺文化、体育健身与志愿服务孵化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

察右中旗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基地一体化格局,统筹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共享阵地。同时,发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大众开展捐赠活动,建立启动资金为100万元的文明实践基金。

集宁区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激励嘉许办法》,明确了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和星级认定,志愿者可在各类评奖评优、交通出行、文化娱乐、健康卫生、创业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待和礼遇措施,推动志愿服务持久、健康、规范发展。

四子王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综合服务活动相结合,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资源,组建11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小分队,针对嘎查村实际和群众需求,集中开展理论宣讲、医疗义诊等活动……

在推进系统内部资源整合方面,乌兰察布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爱国主义教育、六大文明创建、文明建设“十大行动”一体推进,加强文明实践与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的融合互促,积极推动将“十进村”“乌兰牧骑+”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等活动统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范畴。

在强化部门间资源整合方面,乌兰察布市把各实践中心、所、站的工作与“五改五提升”农牧民素质提升、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各旗县市区巧妙设计与有关部门业务紧密结合的志愿服务项目,联合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高度融合,推动全市文明实践在融入贯穿中实现提质增效。

载文明而驰,驭新风前行。2020年至今,乌兰察布市共开展理论学习1700多场次、“乌兰牧骑+”系列活动1500多场、“十进村”活动1200多场,评选市级道德模范20名、“乌兰察布好人”40名、“新时代好少年”25名、文明家庭30户。同时,广泛开展“一约四会”和移风易俗等活动,有力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志愿服务传递文明实践正能量

乌兰察布市着力组建多层级、多元化队伍,各旗县市区均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围绕“8+N”志愿服务队伍要求,结合实际在40多个实践所成立了苏木乡镇志愿服务大队,在120个实践站成立了嘎查村和社区志愿服务小队。各支队伍不断优化结构,探索调剂使用、“社工+志愿者”等多种方式,汇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文艺骨干、乡村“五老”、专业社工等各类人才,成立了专兼结合的行业性志愿队伍,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册志愿者13万多人,其中常态化参与活动的近8000人,志愿服务时长达110多万小时。随着志愿服务组织机制、志愿者培训制度和礼遇办法等多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活力持续增强,全市60多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协会积极投入到文明实践行动中去。各支队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主动深入嘎查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全市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需求,立足自身实际,谋划特色项目,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菜单式”服务贴心便民。全市围绕“理论政策传文明、核心价值树文明、先进文化育文明、移风易俗倡文明、便民惠民助文明”五大主题,通过建立微信群、“1115信息电话服务一号通”、“微心愿”墙及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征询等多种方式,搭建起较为高效的对接机制,确保多渠道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多地还建立起线上文明实践点单系统和资源对接平台,采用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队伍接单、百姓评单的方式,形成“志愿服务网上走,文明实践格中有”的网格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群众点单3000余次,志愿者接单2000余次,服务群众近6000人次,实现了多元化、群众化良性互动新格局,真正把文明实践活动做到了群众身边。

特色化品牌精准长效。四子王旗突出特色打造“都贵玛先进事迹志愿服务队”“赛诺农牧民培训志愿服务队”;集宁区精心打造“书香集宁”全民阅读、“红色山城”爱国主义教育等7个特色服务品牌;察右中旗“草原国旗心”项目品牌获得全区第五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作为距离首都最近的旗县、自治区展示形象的“东窗口”,兴和县着力打造“窗口”文明实践品牌,探索建立G6、G7高速服务区文明实践站,全面展示乌兰察布热情好客、文明友善的精神风貌……创新文明实践形式,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是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吸引力、影响力的关键。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品牌化项目120多个,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如今,在乌兰察布,处处涌动文明实践潮,时时唱响文明实践歌。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各地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以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出发点,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志愿文明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之夜
对不文明说“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