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兴扎兰誓不休”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扎兰屯市委书记焦刚伟

2021-09-0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张大妈书记

文| 实践全媒体记者 张 晶

“宁静致远别无求,唯将吾心向民筹。鞠躬尽瘁而后已,不兴扎兰誓不休。” 这是5年前焦刚伟在扎兰屯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市长时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1个月后,他又担起市委书记的重任。5年来,他顶住压力不弯腰、保持定力不动摇,始终坚定执着地践行这一庄严承诺。

百姓眼里的暖心书记

今年68岁的张秀荣大妈,大儿子多年前为救落水老人不幸身亡,小儿子外出打工时又意外炸伤手脚留下了残疾,丈夫因悲伤过度患上了抑郁症,虽然经过治疗已能参加劳动,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一连串的打击,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加穷困的境地。

焦刚伟知道了张大妈的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到她家看望。没有劳力,没有本钱,唯一有的就是自家的小院子。如何创业,怎么脱贫?焦刚伟把目标锁定在了庭院经济上,帮助张大妈发展起了黑木耳产业,带领上级下派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实施精准帮扶,帮助张大妈筹集资金12万多元,建起了吊袋黑木耳大棚,当年就实现利润3万元左右。为了打开销路、做大规模,焦刚伟还帮助她注册了“一把木耳”商标,开设了网店,成立了“张大妈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这些年来,焦刚伟一直十分牵挂张大妈,每到种植黑木耳的季节,或是逢年过节,他都会到张大妈家看看,唠唠家常,帮助她解决问题。在焦刚伟的关怀和帮扶下,张大妈家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每每提起焦书记,张大妈都赞不绝口。

“每个月焦书记都会来看看我们各方面的变化,光靠说不行,他必须得实地看到。他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对老百姓特别关心。让我给焦书记打分,那必须是满分100分!”张大妈热泪盈眶地说。

绿色崛起的领路人

走在扎兰屯的大街小巷,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绿化和空气质量。参天大树随处可见空气清新凉润、沁人心脾。

一大早,高台子街道高台子村村民辛耀梅打开自家超市的卷帘门,给屋子通风透气。“现在是一点儿糊巴味儿都没有了,空气特别好!辛耀梅爽朗地笑道。

“糊巴味儿”曾是高台子村老百姓的一块心病。距辛耀梅家超市不足500米的地方,就是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这是一家从事氨基酸及其衍生制品生产和研发的企业。过去,工厂喷浆造粒产生大量烟气,数公里不散,时常弥漫着一股焦糊气味,令人难以忍受。

“二三十公里都能闻见,糊味儿直往鼻子和嗓子眼儿里钻。还有烟气雾气,严重时路上啥也看不清,干脆就别想出门。村民们三天两头到村部告状。”提起过去被焦糊味儿困扰的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德激动地说。

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龙头企业,年产值近70亿元、年纳税额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将近7000个,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但焦糊味儿却成为困扰民生的大问题。

在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焦刚伟语重心长地对公司总经理赵兰坤说:“你们的企业虽然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气味污染还是对当地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虽然你们的烟气排放都是达标的,但不是说你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行了,老百姓的鼻子才是真正的标准。”这番话对赵兰坤触动很大,他当场表态,一定要在一年之内在现有基础上再消减70%以上的气味污染。

在焦刚伟的多次督促指导和积极沟通下,阜丰公司经过科技研发,先后投入10多亿元进行气味治理,烟气经除尘、喷淋降温、生物吸附、电子除雾等技术处理后排放,气味减少了95%以上。在气味治理的过程中,企业也通过技术升级,将低端肥料中的氨基酸提取出来,每年可以增加1.5亿元的纯利润。

闻不到“糊巴味儿”,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现在没有异味了,村民们都很满意。”张广德笑着说。

百姓不再遭受气味困扰,对企业更加认可;企业实现了“绿色升级”,增加了利润;政府也增加了税收,保障了民生。百姓、企业、政府实现了三方共赢。

临空产业是扎兰屯这个小镇近年来崛起的特色产业,涉及民用航空人才培训、民用航空器定检和维修等,填补了全区乃至全国这个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引进和发展临空产业的过程中,焦刚伟亲自协调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推进项目。

谈到焦书记对扎兰屯临空产业的贡献,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副校长、内蒙古飞行学院院长邓晓宇很是钦佩:“短短一段时间,焦书记就对我们飞行训练及相关业务,甚至我们学院的每一个数据、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都十分了解。有些东西连我都不知道,他都先知道了。而且他站位很高,考虑问题很全面,思路非常务实。他和我们在充分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扎兰屯临空产业的发展规划,他就是我们的领路人。”

焦刚伟(左二)在当地企业检查工作 扎兰屯市委宣传部/供图

敢于碰硬的“铁面人”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扎兰屯市经济指标掺杂水分、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干部作风不实等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焦刚伟下定决心、真抓实干,带领市委班子牢固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坚决不搞“盆景式”显绩,坚决不做寅吃卯粮、挤占挪用专项等“一任政绩数任包袱”的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挤水分、去空转、去虚增,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63家核减到11家,工业总产值剔除掉160亿元,财政收入去空转2.5亿元,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由490万头只压减到127万头只。

谈到焦刚伟担任市委书记以来扎兰屯的变化,中和镇党委书记姜君勇表示:“一是干部作风务实了,每一项工作都实实在在地做了起来。焦书记经常不打招呼就来‘暗访’,还会时常考问干部,谁要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谎报虚报数据,都会被他发现批评。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办事,‘说情风’刹住了,‘关系网’不好使了。之前扎兰屯很多人的脑子里只想着经商挣钱,家门口的树说砍就砍,说卖就卖。焦书记来了之后,坚决杜绝了这类问题,踩住了毁林毁草‘急刹车’,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法治秩序。”

焦刚伟顶住巨大压力,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消化历史遗留超职数配备干部546人,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一线干部,清除了诸多积弊顽瘴,解决了诸多矛盾问题,化解了诸多风险隐患,带领干部群众闯过了转型阵痛、数据归真、理性发展的最艰难时期,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卸掉了沉重包袱。2017年和2019年,扎兰屯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呼伦贝尔市的排位接续上了两个大台阶,由第四位稳步攀升到第二位。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在呼伦贝尔市排位第一。

意志坚定的工作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到扎兰屯工作的那一刻起,焦刚伟就把自己的炽热情感深深融入了这片热土,夙夜在公、宵衣旰食。有人评价他是扎兰屯“玩命工作第一人”,是“铁人”“工作狂”。

5年来,他经常一天只睡2个小时,免疫力几乎丧失。在一线推进美丽乡村工作中,他因过度劳累不慎跌倒,2根肋骨骨折,因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治疗,直到现在仍时有疼痛。在脱贫攻坚中,他反复多次走遍了全市836个村屯,走坏了6双鞋子。

焦刚伟(右二)在雅鲁河堤防检查防汛工作 扎兰屯市委宣传部/供图

因为催工作进度着急上火,他眼睛患上血管瘤,仍坚守岗位,拖了许久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去做了手术,术后刚一拆线就急忙返回了岗位因术后没有遵从医嘱静养,一只眼睛迅速形成白内障,视力下降到0.01左右,后来严重到必须将眼角膜侧切,并更换人工晶体。

“三大攻坚战”、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洪……一次次身先士卒、走村入户,致使焦刚伟的踝关节劳损严重。2019年“五一”期间,在一线检查脱贫和防火工作时,他又不慎扭伤了左踝关节,距骨剥脱形成了距骨岛,左腿一直肿到了膝盖处,但他仍坚守在一线指挥坐镇。为他诊治的医生还以为他是个运动员,因为只有日常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医生说,他的伤势若想康复,需要打碎骨头进行重建。但他担心影响工作,改为保守治疗,每天需敷膏药4个小时才能缓解病痛。

2020年1月4日,焦刚伟因长期过度劳累长时间身体透支,在调研工作期间突发脑梗,病倒在了车上。在入院治疗期间,他又出现了罕见的药物超级过敏,上半身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在治疗和康复期间,他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始终坚持边治疗边工作。

多年来,焦刚伟一心扑在工作中,为扎兰屯的方方面面殚精竭虑,与家人时常分隔两地、甚少团聚,全靠妻子一人忙里忙外,照顾老人、操持家务。他说,在家里,妻子才是真正的“铁人”对家人的亏欠令焦刚伟难以释怀,说到这儿,这位“铁人书记”不禁潸然泪下。但他说,为了肩上的重任,为了不负人民重托,舍小家顾大家,自己无怨无悔。

在市委书记的岗位上,焦刚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坚如磐石的党性、一心为民的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钢铁般的意志,为全市党员干部树立了看得见的榜样。

猜你喜欢

张大妈书记
电话诈骗
大山里的“背包书记”
读书记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看书记
老头晕
老头晕
脑袋让驴踢了
又见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