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消极情绪的恢复与调节

2021-09-08朱仲敏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恢复消极情绪调节

【关键词】青少年;消极情绪;恢复;调节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9-0098-04

【作者简介】朱仲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一、情绪恢复的测量与实验范式

情绪弹性是个体在压力和逆境下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以及从消极情绪体验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情绪弹性强的人,就如好的金属那样弯而不断,所谓“弯”指经历消极情绪,受到负面影响,所谓“不断”指能恢复、复原。从消极情绪体验中恢复的能力是情绪弹性的重要维度。

情绪恢复是情绪事件引起的情绪与在回忆该情绪事件时体验到的情绪之间的变化。[1]国内已有的研究探讨了情绪表达与情绪恢复的关系,也有研究聚焦于音乐疗法在情绪恢复中的应用。情绪恢复的测量指标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相关的指标,如心率、手指脉搏血容、心率变异性及皮肤电反应等;[2]一类是利用相关情绪量表进行测量,如用消极情绪量表上得分的变化值来代表情绪恢复。[3]张敏等人开发的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包括11道题目,其中5道题目用于评定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6道题目用于评定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该量表采用“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太符合、有些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6级评定,由被试进行自我评定。评定“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的6道题目如下:他人的批评指责会让我长时间难过;不开心的事情会让我苦恼很长时间;我能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白天不愉快的事情常让我晚上难以入睡;别人的误解会让我感到很难过;和别人争吵后,我的情绪很难平静下来。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较好。[4]

在情绪弹性的研究中,除了用测量法来研究情绪恢复,还有研究者采用实验法研究情绪恢复。考察情绪恢复的实验主要采用从威胁中恢复的范式,如让被试完成具有一定社交压力的任务,然后考察被试的情绪恢复。最早研究社交压力测试任务的学者是特里尔大学的科斯巴姆等人,他们开发的社交压力测试被称为特里尔社交压力测试即TSST(Trier Social Stress Test)。[5]TSST能较好地引起主观压力,常见的任务是让被试参与有压力的公开演讲,该实验任务一般包括基线测试、准备、演讲、做数学题、恢复等步骤。[6]所谓有压力的公开演讲,是通过情景设置的,如告知被试在演讲期间,他们的演讲会被录音、录像,而且在场的专家会对演讲进行客观中立的评分。

无论是测量法还是实验法,相关研究都证实:个体情绪弹性越强,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就越强,消极情绪调节的能力也就越强。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消极情绪及其调节方法。

二、消极情绪的两面性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件与内部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在社会互动中,当个体身心所需要的目的未达成时,个体就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绪弹性高的人不是永远不会体验到消极情绪,只是说他们的消极情绪体验不会持续太久。[7]情绪弹性高的个体能够做好消极情绪状态和积极情绪状态之间的调节与平衡。

消极情绪的种类很多,如愤怒、悲伤、恐惧、厌恶、蔑视、焦虑、抑郁、敌意、孤独、尴尬、嫉妒、羞愧、内疚等。其中,愤怒、悲伤、恐惧、厌恶、蔑视属于基本情绪,是情绪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几种基本情绪;焦虑、抑郁、敌意、孤独等情绪是复合情绪,如恐惧、内疚、痛苦、愤怒几种情绪的复合就形成了焦虑情绪,愤怒、厌恶、蔑视的复合形成敌意的情绪,焦虑、抑郁等还是在心理健康研究中被高度关注的情绪;尴尬、嫉妒、羞愧、内疚等属于复合情绪中的自我意识情绪,这四种情绪与自我评价有关,其中尴尬、嫉妒是自我参照下的自我意识情绪,羞愧、内疚是外在标准和準则参照下的自我意识情绪,因此,羞愧、内疚又被称为道德情绪。[8]

消极情绪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无端的、过度的消极情绪会损害健康,如敌意、愤怒、焦虑在冠心病、高血压的成病中起着重要作用;[9]另一方面,消极情绪不等于不好的情绪,消极情绪也有其适应价值,如适当的恐惧能够帮助我们远离危险,内疚能让个体觉察到过错,适度的压力体验有助于个体脚踏实地、真实而诚恳地面对生活。托德·卡仕丹和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在《消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即使是负面的、痛苦的情绪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如愤怒在极少情况下才会转化为无法控制的暴怒,进而引发暴力事件,愤怒一般在个体权利受到侵犯时产生,它促使个体挺身而出,保护自己以及自己在乎的东西,维护自己的安全领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尴尬可以提醒个体:“你犯了一个小错误,需要改正”;产生羞愧意味着个体破坏了自己的道德准则,羞愧提醒个体既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对准则本身进行调整。[10]对待消极情绪的正确态度是接纳消极情绪或降低过度的消极情绪,并非消除消极情绪。

三、青少年消极情绪的调节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要快于认知发展,对情绪刺激敏感,情绪反应性增强。无论是对积极情绪还是对消极情绪,青少年的情绪体验都比较深刻。由于负责情绪控制的脑区还未发育成熟,青少年容易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有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0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的出生队列中都有所恶化,表现为心理健康的负面指标(如焦虑和抑郁)得分上升,而作为一种积极特质的自尊的得分则有所下降。[11]因此,青少年学会消极情绪调节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格罗斯情绪调节模型及其对消极情绪调节的启示。

在情绪调节领域,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格罗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提出的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成了当前最有影响力的情绪调节模型。格罗斯认为,情绪调节可分为5个阶段: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12]每个阶段都可以有情绪调节的发生,有多次的调节机会,并且可以采取更多的具体的调节策略。目前,在注意阶段、评估阶段、反应阶段的情绪调节研究更加丰富,涉及了认知、体验、行为、生理等多个层面。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情绪调节活动并不一定要按照这5个阶段线性展开,如有的情绪调节就是直接采取反应调整。另外,这5个阶段也不是互不关联的,如个体经历了反应调整后,可能进入到新一轮的情境选择与修正阶段。格罗斯认为,前4个阶段属于前提关注调节(又称原因调节),最后1个阶段是反应关注调节。在前提关注调节中的认知改变阶段,认知重评策略研究最为丰富。在反应关注调节中的反应调整阶段,表达抑制策略的研究最多。

格罗斯情绪调节模型给消极情绪调节的启示:情绪调节有多次机会,如在情绪发生之前,个体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情绪调节有多种策略,如情境回避、注意转移、认知重评等;情绪调节的适应性问题值得关注。没有哪种策略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关键是看情境调节的灵活选择与适应性,如情绪调节策略与情境、目标的匹配就很重要。

2.两种典型的消极情绪的调节。

有研究表明,在消极情绪调节中,经常使用的策略有5种,其中4种是认知策略或隐性策略:接受、反刍、问题解决、悲观思考。被试报告的5种最有效的策略中,3种是显性策略:锻炼、行为激活、社会支持。这些策略的使用需要可见的行为,需要更多的努力。这表明,从效用的角度来看,外显策略优于隐性策略。[13]在青少年情绪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典型的情绪问题,分别是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情绪又有其特异性的调节方式,在此予以重点讨论。

在焦虑的调节方面,研究较多的是一些放松方法,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呼吸放松。有研究者还研究了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表明: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14]焦虑本质上是对不确定性的担忧,担心受到外在的威胁,如果青少年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了,其不确定感、不安全感就会下降,因此焦虑水平也会下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不要给青少年一些远远超出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期待或任务,这样会加重他们的焦虑体验。在外在期待或任务与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基本匹配时,青少年就不会感到焦虑。因此,在缓解青少年焦虑的路径中,一方面是减少对青少年过高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增强青少年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抑郁的调节方面,研究最多的是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治疗。也有研究者从抑郁的关键的影响因素出发来探讨抑郁的调节:提高个体的认知应对技能,如老是对不开心的事情念念不忘即反刍,就容易导致抑郁;改变不良信念,如完美主义者就容易抑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如与同伴、家人的关系冲突容易导致抑郁情绪。[15]此外,采用行为激活方法(即让个体从事让其感受到快乐感、掌控感、成就感的活动)来调节抑郁情绪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抑郁个体往往需要积极行为来推动其改善低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2]周文洁, 朱金富. 高中生情绪表达与情绪恢复的关系[J]. 心理研究,2014(6):80-84.

[3]詹向红,乔明琦,张惠云,等.憤怒表达方式及特质对情绪恢复期自主神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6):774-777.

[4]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10(1):24-27.

[5]KIRSCHBAUM C,PIRKE K M,HELLHAMMER D H. The ‘Trier Social Stress Test–A Tool for Investigating Psychob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in a Laboratory Setting[J]. Neuropsychobiology,1993(28):76-81.

[6]CASEMENT M,GOLDSTEIN T R,GRATZMILLER S,et al.Social Stress Response in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8:159-168.

[7]DAVIDSON R J.Affective Style,Psychopathology,and Resilience:Brain Me-chanisms and Plasticit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1196-1214.

[8]桑标.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62.

[9]Tugade M M,Fredrickson B L.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86(2):320-333.

[10] 托德·卡什丹,罗伯特·比斯瓦斯-迪纳.消极情绪的力量[M] .王索娅,王新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VIII.

[11]XIN Z,NIU J,CHI L.Birth Cohort Change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47(4):287-295.

[12]王振宏,郭德俊.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29-634.

[13]Heiy J E,Cheavens J S.Back to Basics:A Natura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Experience and Regulation of Emotion[J].Emotion,2014,14(5):878.

[14]刘萌,廖淑梅,刘明婷.初中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52-1254.

[15]罗娟,吉晓燕,王桂梅,等.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8):2433-2437.

猜你喜欢

恢复消极情绪调节
静心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
利用存储系统恢复服务器系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调节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