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前景

2021-09-05陶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7期
关键词:滨水贵州资源

陶钧

[摘           要]  贵州丰富的水域资源为其水文化旅游开发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依托多样化的水体资源,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民俗风情内容,使得水文化旅游兼具视觉观赏与人文精神体验双重效果,可以预见其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在阐述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贵州进行水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据此提出了旨在优化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裨益相关工作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打造出一个高质量的貴州水文化旅游开发体系。

[关    键   词]  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前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90-02

滨水而居自古以来都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首选,这也使得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后,广泛青睐于前往滨水地区开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当前,水体资源业已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水旅产业融合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滨水地区所开展的旅游活动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贵州地处中国西南,依山傍水,江河众多,开发水文化旅游的资源底蕴丰厚,加之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水文化旅游可谓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贵州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地质地貌独特,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完善,广袤的土地上分布许多少数民族,这使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外开办各类旅游推介会,对内不断优化自身旅游业态,并辅之以各类型的旅游示范区建设,使旅游业成为贵州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再者,现阶段贵州交通网络持续升级改革,高铁的建成通车极大地弥补了以往的交通不便短板,全面提振了贵州旅游发展的动力。同时,伴随着游客规模的持续扩大,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与之相关的产业亦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的结果显示,水域旅游资源约占旅游资源总数的10%左右,且水域旅游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其中以河流、瀑布居多,全省河流长度达到10 km以上的数量共有984条。众多的河流将山脉地区划分为数量众多的峡谷,进而催生了大量极具观赏性的激流与瀑布,由此也为贵州赢得了“瀑布之乡”的美誉。此外,全省湿地总面积达20.97万公顷,自然湿地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省内温泉亦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目前登记在册的温泉单体共有264处,达到优良层级的温泉资源有77处。丰富的水体资源与周遭地貌景观、人文遗产共同形成了水文化旅游开发的绝佳场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一)水体资源十分丰富

贵州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河流密布,常年降雨量充沛,水体资源十分丰富,这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同时还表现在水体类型的丰富性方面,不仅拥有大量的河流湖泊,还有其他地区罕见的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加之全省内部水库数量与水电站数量均较多,故而其开展水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绝大部分区域滨水岸线绵长,其间景观壮阔,风景旖旎,引人入胜,加之地貌自然景观的补充,使得贵州的水文化旅游能够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进而裨益其多元水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打造出全方位的水文化旅游体系。

(二)民族文化保护良好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出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如民族传说故事、特色歌舞仪式、独特饮食习惯、传统庆典活动等,不同的民族之间在上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身处其中的游客会被其深深地吸引。贵州大部分的滨水旅游带附近均有少数民族分布,且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为完善,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之中,使游客在观光水域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少数民俗文化的魅力,于游客而言,不啻为一场酣畅淋漓的“盛筵”。

(三)旅游开发的后续动力充足

虽然贵州许多的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才刚刚起步,但是其深厚的水域资源底蕴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所进行的水文化旅游开发,能够充分汲取其他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先进经验,裨益自身所进行水文化旅游开发规划与布局,同时对水利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予以提前规避,杜绝一些不可逆的生态环境转变现象发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让贵州的水文化旅游开发自一开始就走向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发展的后续动力甚为充足。

(四)游客个性化旅游取向日益凸显

我国人民在持续积累的经济基础之上催生了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在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方面的消费支出与日俱增,同时其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亦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通过旅游活动舒缓身心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然而,相较于传统旅游模式,现代游客更加青睐参与性较强、人文体验丰富的个性化旅游,对旅游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贵州水文化旅游依托自身的丰富水资源,并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意蕴,刚好对这一要求予以了高度契合,这无疑给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客源市场。

三、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的实施路径

(一)以全流域统筹规划为核心,打造贵州旅游黄金水道

贵州水文化旅游开发务求快速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应立足全流域统筹规划这一核心,制订全方位的发展规划,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猜你喜欢

滨水贵州资源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资源回收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贵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