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05赵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政辅导员大学

赵萍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思想政治教育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为此,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辅导员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技术;大学思政;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50-02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教育部门对大学辅导员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逐渐成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受众,其情感认知、道德思想已经被刻上了“新时期”的烙印。从目前课程体系结构来看,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辩证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培育并未过多涉及,加之部分辅导员信息化素养不足,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流于表面,使教学氛围过于形式化,学生主观意识及政治观念也出现了断点。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也已成为每位辅导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参考。

一、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大学思政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出行、学习的重要工具,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备受师生青睐,而这也为大学辅导员思政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从目前课程结构来看,网上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改变了传统思政课程体系,而且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可以依托社交软件、网络学习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调整后续教学内容,进而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以客观的视角看待社会发展。大学作为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伟大旗帜,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加之信息教学反馈实时、信息传输高效等优势,辅导员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学情,为其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增添一份保障。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辅导员也可以借助名人访谈、纪录片等辅助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利用信息技术的实时性,引导学生在线探讨,实现知识内化与跃迁的同时,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二)不足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大学辅导员职业素养要求更高。从互联网本身来看,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自身资源的高度整合,使其逐渐成为一个矛盾结合体,既包含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一面,又有阻碍事物发展不利的一面。如何实现趋利避害、如何实现“利”的最大化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互联网的性质看,其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共享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但在实际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效率与辅导员信息化素养、职业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加之社会性质、教育体系的转变,学生和辅导员也已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向“引导、思考、自主”转型,如何加强网络管理力度、如何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已成为每位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提升大学辅导员工作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其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但从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足。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辅导员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过于注重书本内容,对实际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識并未过多涉及,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主观思维发展受限,加之互联网技术使用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部分辅导员由于自身信息化素养的不足,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流于表面,并没有把握其核心优势,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课堂作业、课前预习内容发布的媒介,其本质却没有发生变化。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对其学习兴趣、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培育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学生角度出发,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认知趋于成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但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对网上形形色色的信息无法进行甄别,就会被一些消极信息所影响,致使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出现断点,影响其日后的身心发展。

三、互联网技术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转变工作理念,构建“互联网+”备课机制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深度剖析,切实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自身、关注内容、关注学生,构建“互联网+”备课模式,恢复学生课堂主人角色地位的同时,改善原本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思政辅导员大学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至善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