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05王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7期
关键词:药学药品思政

王燕

[摘           要]  首先分析高职药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对药物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出七大思政主题,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说明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以提升课堂育人的功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药物分析;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14-02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做得“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高职药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再以药物分析为例,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加以提炼,从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1],具体说明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一、高职药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者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困惑

在“大思政”背景下,当前依然有不少专业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些误解,比如专业核心课往往是教学内容多,课时数较少,教学班级的容量较大,加之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而学生对这些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未来学生走上实习、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顺利程度。因此,在这样的教学强度与压力下,专业课老师有时会反驳:“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没有时间开展课程思政。”另外,还有可能一些药学专业课程,如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课程内容整体上侧重逻辑推理,常见的教学内容是原理方法、操作应用、数据处理。所以有些老师会认为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难以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以上两点不仅仅是对课程思政的误解,同时也是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于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在逐年下降,并且学生之前的教育经历各不相同,化学基础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在之前学习化学相关课程的经历中遭遇过挫折,对当前化学分析类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学习情绪较低落,甚至有厌学思想,这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形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这都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思考的内容。

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时代,“00后”学生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习惯于从多种渠道获得想要的信息,而且乐于接受碎片化信息[2]。因此,老师的角色需要从过去的学习资源提供者、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过渡为学生学习经历的陪伴者和学习成效的激励者。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围绕教师讲授知识点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3],在该模式下,教师更重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关注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该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产生师生互动或者同伴间的互动,以及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双方交互性指导与成长。

二、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职业责任感

如何让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使命感?开学第一课尤为重要。课程第一章是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介绍药物分析的定义、性质及任务。教师可通过事实案例导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药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出药物分析的研究对象是药物,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危的特殊商品。该类事件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为药学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品质?借助辅助教学平台(如云班课[4]、学习通[5]等),让学生用手机作答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手机端投屏到电脑上,学生可直观地看到其他同学的回答,产生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从而激发课堂活力。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互动讨论真切领悟出道德和诚信是个人、企业、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基石,这正好呼应了本校“业精德诚”的校训。教师从第一堂课就应提出作为药学从业人员要秉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初心,心中牢记“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清晰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树立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弘扬科学精神,树立职业自豪

从“神农尝百草”到现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分析技术逐步形成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在讲到分析化学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时,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我国药学事业及药品质量控制的飞速发展,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药物分析发展史中,可列举科学家为人类药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生动事例,尤其是中国科学家,比如梁晓天院士、周同惠院士都是为中国的药物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以及兴奋剂检测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著名的药物分析工作者事迹不仅可以倡導学生学习其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承担、坚忍不拔、求实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我国药物分析的发展成就,增强职业自豪感与职业自信,为人类健康服务而奋斗。

(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除了在药品质量安全事件中渗入法律意识以外,在讲解药品质量标准与中国药典这部分内容时,可采用云班课[4]、学习通[5]等以投票形式跟学生互动讨论企业标准与国家质量标准,标准孰高孰低?通过有趣的互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药品安全治理的长河中,道德是上游,法律是底线。还可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居于首位,凸显了药品标准对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2015年与2020年版药典的对比,向学生说明2020年版《中国药典》更加强调药品质量,以解决临床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充分体现了“建立最严谨的标准”的工作要求。同时教育学生在进行药品质量检验时,应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遵守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验,按要求正确书写药品检验报告书,以培养其岗位职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药学药品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药品保存细解读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