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波教授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2021-09-02郭迎超梁爽周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经验

郭迎超 梁爽 周波

【关键词】疏肝解郁;脾胃病;经验

关于对脾和胃的认识,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一致认为胃是消化器官,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初步消化饮食物;但不同之处在于,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的概念概括了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整个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而现代医学理论中的脾和胃则各自独立,即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胃是消化吸收的器官且具有复杂的胃肠道内分泌功能。中医狭义范围的脾胃病就是指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胃肠疾病,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不仅有消化系统局部症状及体征,而且还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学对于脾胃病的治疗特点是见效快,但复发率高,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祖国医学对脾胃病的诊疗颇有历史渊源,且中药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因此,为解决这些医学难题,现在很多医学专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医。周波教授从事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多年, 在临证时善于运用中医诊治脾胃疾病且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重视从肝论治脾胃病,强调情志失调在脾胃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中医五行生克学说,以疏肝解郁法为总纲来调治脾胃病,有效解决了很多棘手的消化内科疑难杂症。

1 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

1.1 肝郁引起脾胃病的病机 中医认为肝与脾胃同居中焦, 肝主疏泄, 调理气机, 故肝对脾胃气机的升降有协调作用。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饮食水谷,通过二者密切合作和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保障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 肝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正如《血证论》中指出:“木之性主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1]。”即阐述了肝木的疏泄之性与饮食入胃化生水谷的紧密联系。在当今社会,人们时常面临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易情绪失调继而导致肝气郁滞,临床常表现为胸闷不舒、两胁胀满甚者疼痛、伴太息等症状。在阴阳五行理论中认为肝属木,而脾胃为土,当肝木过度旺盛,则会出现木克土的现象。倘若因情志抑郁, 气愤暴怒等致肝木偏旺, 木旺则会乘脾土即为病理之过程。当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致肝气郁结,继而脾胃气机升降失调[2];脾气本以升为健,然其不升反而下降, 则表现为纳呆和泄泻等肝郁脾虚之证候[3];又如胃气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其当降不降则出现腹胀、呕吐、便秘等肝胃不和之证候。

1.2 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的渊源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4] 指出:“ 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和“醒胃必先制肝, 培土必先制木”,即阐明了从肝论治脾胃病的渊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因肝郁气滞是引起脾胃病发生的常见原因,故这些经典也对后世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依据。

中医治疗肝气郁结宜用和解之法,即疏肝解郁法,用柴胡、郁金、香附等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有效改善肝气之郁积,恢复肝的疏泄功能;或应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经典方剂,其可以使郁结的肝气得到有效疏散,从而消除肝郁的临床证候。疏肝解郁法的作用包括:分消走泄、调和肝脾、调理气血、调畅气机和理气宽中等[5]。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疏肝解郁法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其具有护肝、消炎利胆与全面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等方面。另外,疏肝解郁法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使其保持平衡,兼抗抑郁、镇静、镇痛、解痉等广泛作用。

2 验案举隅

吾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等,屡获良效,举隅如下。

2.1 疏肝解郁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节( 洁)、经常过量饮酒等引起的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周教授强调:如今,在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由于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普遍感受到了巨大的家庭生活和工作职场压力,身处于这种长期持续、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如果不注意自身调节或者接受外界社会援助,人们更容易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焦虑不安和情绪抑郁等。中医理论将这些不良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称之为情志不遂。气机郁结日久则会伤及到肝, 若病情继续进展会出现肝气横逆犯胃,即可见肝胃不和之证候。通过对大量的慢性胃炎病例分析可知: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的最多见且随情绪变化加重,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验案:患者,女性, 46 岁, 农民, 初诊时间2019 年 11 月3 日。患者20 余天前因家务事和儿子吵架后一直情绪不佳,闷闷不乐。近7 d 诉出现胃脘部胀满疼痛, 两胁憋闷不舒, 伴嗳气吞酸、口干,口苦, 恶心、纳差,四肢乏力, 大便不爽等。因患者父亲曾患胃癌去世,所以其较为担心自己,到当地县医院查电子胃镜结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经口服复方陈香胃片及莫沙必利胶囊等效果不理想遂来就诊。刻诊见:患者面色青黄无光泽,愁眉苦脸且时欲叹息,焦虑不安,自诉深呼吸后感到舒畅,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

吾师结合四诊所得,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郁氣滞证),治疗上宜用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法。具体处方:炒柴胡、枳壳、佛手、川芎各9 g,制香附、苏梗、厚朴、陈皮各10g,黄连、吴茱萸各3 g,木香6 g。1 剂/d,水煎服。按上方服药三剂, 患者复诊时诉胃脘部胀痛、两胁憋闷、口苦、恶心、四肢乏力等明显改善。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后,本次拟从上方中减行气宽中兼止呕功能的苏梗,余药同前。患者又服5 剂后诉诸症皆消,因其要求服用中成药便于携带,故予以舒肝健胃丸每次6 g,3 次/d,同时嘱咐患者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以避免生闷气和情绪激动等。

2.2 疏肝解郁法治疗胃溃疡 胃溃疡通常发生在胃内壁,在胃的内壁有一层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当胃黏膜由于多种原因出现损伤时即可形成胃溃疡,如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 感染、服用药物、饮酒、遗传、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精神状态如长期精神紧张等原因均可诱发胃溃疡[6]。其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进食后腹胀或胃部不适感及体重减轻等,胃溃疡典型症状是进食后诱发的节律性上腹痛。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的胃溃疡症状并不典型,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此类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胃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且此类情况应高度警惕癌变的风险。目前确诊胃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仍然是胃镜及黏膜活检[7]。现代医学治疗胃溃疡多用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及胃黏膜保护剂等,其见效较快,但复发率高。而中医辨证治疗此类疾病效果显著。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发病多与情志密切相关,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是胃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周教授发现在日常诊疗中胃溃疡以肝郁气滞型最为常见,同时也与寒热客犯、痰食停滞、气滞血瘀相关。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有长期不良情绪如焦虑、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多愁善感等,持续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病情。

验案:患者, 男性, 48 岁, 中专学校教师, 初诊时间:2020 年9 月30 日。半年前查胃镜示:胃溃疡。平素间断性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盖胃平片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于心情抑郁不乐或烦躁发怒时明显加重。近日因在学校评定职称不顺利,整日闷闷不乐。10 d 前与同事们饮酒消愁,不料次日即出现胃脘部位疼痛、并痛连及胁肋、胸闷不舒、时而长叹、腹胀嗳气、恶心反酸、有烧心感、食差、乏力等症状,当日诊见患者面色发黄,舌质暗红,苔黄,舌下瘀斑,脉弦数。结合患者病史,证候及舌象、脉象等,诊断为:胃溃疡( 肝气犯胃型),治疗宜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通腑泄热。方用大柴胡汤加减,具体药物:炒柴胡、制香附、炒枳壳各10 g,生大黄( 后下)、白芍各15 g,炒莱菔子25 g,黄芩12g,蒲公英20 g,川楝子9 g,甘草6 g。1 剂/d,水煎服。患者按上方服药三剂后诉胃脘疼痛、胸闷不舒、腹胀嗳气等症状已明显改善,再服7 剂患者诉上述症状已基本消失,又随访1 月后其诉病情未再发作。

3 小结

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临床上除了服药之外,周师强调重视情志调摄。人生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到很多的迷茫、困难、挫折和失败等,由此所引起的忧虑抑郁情绪也在所难免。肝木的特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因肝气郁结的病因病机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当人们在日常中因一些琐碎杂事影响情绪出现肝气郁结时,若人体内的郁结之气未能及时发泄出来,肝木得不到疏泄就会形成疾病。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使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来调整了,一旦肝气得到疏泄,忧愁郁闷之感即可消除,心情自然就舒畅愉悦。因此,但凡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善待自己,多给自己减压,使自己完全的放松下来,尽量做到心态平和,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各种不良刺激的有害影响,比如可以唱舒缓调子的歌曲,到森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来一场快乐的旅行,和值得信赖的朋友畅谈心事,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抱生活。

猜你喜欢

经验
Kentucky Horse Park
张一鸣的9条经验
画里有话
乐淘淘“先进”经验
基于数学经验的有效课堂教学
乐淘淘“先进”经验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2018年,让我们的智慧开出小花
“经验”之谈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