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设计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9-01闫晓萌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创新能力考试

闫晓萌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在社会的大力发展下,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更加重视实用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学必须立足于人才的有效性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把美术设计教学和其他教学区别对待,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

美术的创造性本质上就是思维的创造性,透过思维能够让美术作品得到创新。关于美术设计,最主要的其实就有两点,一个是创新,另一个就是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会影响到美术设计作品的质量。第一,利用艺术的性质,不断强化作品的设计,并在设计时重视精神的愉快,进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第二,设计要有创新性,也就是作品必须要标新立异,有新鲜感,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第三,创新可以让美术设计的作品富有内涵,并利用作品设计,加深情感体验,以此表达出美术作品设计的感情。

一、美术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的内涵

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审美的基本规律性,对学生美的鉴赏能力要加以培养,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在美术设计课程当中,把审美的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效引导学生产生对美的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独特审美水平。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文化在倡导创新,艺术人才的缺口增大,需要专业美术设计人才来服务社会。所以当前美术设计教学模式,要强化创新的基本理念,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促进文化的持续性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状态是美术设计作品人才处于不足的状态,在各个领域当中都在分散着。因为我国美术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基本上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学生专业文化能力不强,在创作的过程中,动手能力相对偏弱。另外,美术课程基本上在一些中职类院校开设的较多,但是生源不是很多,教师数量较小,致使真正从事美术设计的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美术设计中,创新思想的提高

(一)加强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能一板一眼,按照规定去做, 要体现出灵活性。就像一个本着刻板化做事原则的人,很难产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更无法在解决问题时应用好创造性思维。在美术设计专业当中,创新是发展的主线,是美术专业灵魂的体现,所以为了培养出美术设计的专业化人才,美术设计专业当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考核,进而引导学生以及教师,重视艺术的整体创新性,全面提高创新的能力。

(二)技能操作与实践能力要突出化

针对美术设计技术类人才,操作,动手实践是最为主要的技能,熟悉掌握操作技能,有效结合学习到的美术知识,进而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设计创作能力。基于此,美术设计专业,在课程的设计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让学生参加操作考试,发挥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

以往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只能是应付考试,读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但是书中呈现的理论较多,不代表实践能力可以增强。经常会看到,有的笔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工作时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而有的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进一步突出了传统意义教学的问题。以广告设计为例子,美术设计专业在面对这样的例子,要做的是依据要求反复修改设计稿,书面考试的内容不包括这样的内容。所以,美术专业课程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反映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美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学生制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艺术作品在设计时,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美术设计工作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充分掌握绘画技能以外,还要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利用其进行操作和画图。设计定型后,利用作品的参照,再来做细致化的作品修改,以此让学生在设计和作图中能够了解作品背后的真正意义。最后,负责设计的工作人员要指导并修改作品,不断完善创作的不足之处。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作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有文化的内涵,更要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色化。从创作的作品角度而言,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方面,全面了解设计的专业语言。换言之,优秀的艺术作品要在创作时结合多方面因素,深入展现民族文化的风采,为美术作品的设计带来越来越广泛的发展空间。

(三)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艺术蕴含在日常的生活里,不能与日常生活相脱离。同样,艺术的创新也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每一个美术作品当中,都蕴含着人们的情感体验。利用情感的体验,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产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进而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内心感受。除此之外,学生透过观察艺术,逐渐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而完全融入到艺术作品创作当中。所以,美术设计师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以此更好地完成美术作品的设计。

(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手与脑有效地进行结合,不断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美术设计的教学工作。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要建立美术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美术设计课程同一些比赛的活动结合,并在讲课的过程中,利用启发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完成创意的整体化构思,再依据想象实施美术设计的创新。

(五)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术设计属于艺术的范畴,同其他的传统艺术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具有商业性的特点方面。美术设计作品,实践性很强,其商业性主要是利用设计人员完成的作品,结合需要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如同造势一样,给人以宣传推广的效果。比如,广告设计,个有形象的设计打造等,这些美术类的设计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有助于销售额的提升。强调一下个人形象设计,主要是利用对个人妆容的打造,增强个人的自信,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艺术的作用有很多,所以,美术设计人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

(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美术设计作品,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与变革下,正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以往的美术设计作品不同,现在的美术设计不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设计,而是团队共同合作,创作出较为理想化的美术设计作品。对此,要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合作不只局限在本专业之内,还要同其他专业领域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实现跨专业的合作。比如,针对房地产广告设计,要有专业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也要有房地产,广告策划项目方案人员共同的参与,让各个专业的人做好明确性的分工,发挥各自专业化的优势,呈现出良好的美术设计效果。可见,学生合作能力的不断培养,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作品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七)考教分离,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以偏概全,要做细致化,不要忽略学生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不断加强美术设计的创新,真正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设计专业课程理论考试,深入挖掘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并把理论与实践进行高效结合,进而给学生传授更为丰富的美术设计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八)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如同做梦,如同对事物的联想,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件,把两件事嫁接来,就会形成新的创造。也就是想象能力越丰富化,越能创造出优质化的美术设计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能力与想象能力紧密相连。教师在实施美术设计教学时,要形成系统化的形式,训练并指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才能让想象的能力不断加以提高。所以,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此让学生在美术设计实践过程中,整体提高创作能力。

(九)通过多样化考试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打破以往单纯考试的基本形式,依据学科的情况,选择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理论,实践技能考试,综合考试评比都可以考虑。第一,针对于理论知识考试,可选择的形式不局限在一种形式上,比如开卷,闭卷都可以。第二,技能考核既可以选择实践操作,又可以选择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艺术类考试,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点很多,所以不需要向以往那样背诵记忆,考核的方式以开卷为宜。第三,为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在期末考试成绩中,把平时学生课程中的美术设计作品纳入进来,以此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整体性的强化。

四、结语

美术设计教学,关于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设计人才。而美术设计课程,在考核的形式上要继续探索,并作出适合的改革,跟上时代的发展。从目前教育来看,美术设计创新,要从学生的思维转变开始,还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而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总体而言,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实现教学的创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开美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创新能力考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融媒体时代媒体美术设计创新研究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浅谈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