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中科研论文的作用

2021-09-01姚军龙

化肥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奖学金双创论文

姚军龙,高 琳

(1.武汉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江汉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我国新工科类大学生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发展,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中,大学生及研究生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工科类学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在整个大学生及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检验大学生及研究生专业理论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曾明确指出:“要把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这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进一步表明,论文质量是评价大学生及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大学教育是面向社会需求的、服务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阵地,因而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学术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对提高大学生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工科专业学生中的“双创”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见表1),提高在校生“双创”能力教育仍是亟待完善的工作。

表1 目前工科专业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双创”教育实践性极强,既涉及到理论学习和指导,又和社会实践、市场探索以及运行管理紧密相连,是一种开放性教育。通过学位论文和科研论文写作等创新实践可以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转变,探索提高高校学生“双创”能力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及研究生科研和学位论文能力培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大学生及研究生导师的管理等方面,然而对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及研究生自身科研素质问题仍处于薄弱环节。大学生及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论文的发表要求和管理参差不齐,特别是由于招生生源、管理模式等的差异而造成大学生及研究生培育过程中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从诸多大学生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反馈信息来看,科研论文的写作成为提高大学生及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瓶颈,这需要在实践中调动大学生及研究生、导师和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大学生及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培养过程着手,通过指导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和创新意识培养,经过这一实践过程使大学生及研究生能够提前认识和接触到创新、创造和科研问题的现状、解决方法,并且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思路,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必要的基础,使之成为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质量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科技论文写作提升新工科学生严谨思维能力

科研论文的发表是基于写作基础上的结果,写作包括论文题目、前言、结果讨论和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各个部分的总结和写作均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同时,科研论文的写作还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整理。这样的规范编排有利于指导学生树立起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因此,科研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对大学生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 科技论文写作提升新工科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题目既要反映科研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突出论文的创新性。当前,在论文题目的确定中往往出现对文章涉及的内容范围不明确或涉及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给读者一个很模糊的范围,同时,这样的题目也导致对创新性的表达不突出,不准确。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论文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分析不够透彻,没有深入提炼实验内容或论述观点的核心,因而无法提出准确的论文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对论文的核心内容进行不断浓缩、提炼,既要确定论文的研究领域和基本研究内容,便于论文发表后读者对论文的检索和对论文内容的大致了解,又要突出论文内容的创新性和意义,对该领域及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论文的前言部分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的综合评述,既要反映论文题目所涉及领域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进展,也要指出本专业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还要指出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这就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领域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在文献搜集、资料整理、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本专业科研情况的了解;在文献的搜索过程中,锻炼大学生及研究生的资料收集能力。例如,通过选取不同的关键词,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目标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新兴领域的报道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学会从其他有关学科或领域中搜索某个相关方法或技术的能力,实现对现有资料的最大范围了解及后期的运用。

同时,科研论文写作中的文献整理也有利于创新型技术的发明,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数量进行分析(见图1),发现发表论文数量越多,同时期申请的专利数也越多。

图1 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数量的关系

3 论文写作提升新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论文的结果和讨论部分主要提供必要的数据或论点来支撑论文的核心观点,实际写作当中,许多学生会把必要或不必要的实验内容都堆砌上去,数据看起来非常丰富,然而并不能对论文的核心内容给与直接的支持。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理解不透彻,各类数据之间尚未建立有机的内在联系,前后数据间逻辑性不足,从而使得内容的叙述条理不清晰,实验讨论内容指向性不强。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首先需要确定论文表达的最终观点或结论,随后通过各个实验部分的数据分别推导或证明某一方面的结论,各个结论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推导过程,最后得到文章的最终观点。通过这样的写作过程,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各种凌乱的数据通过具体的线索串联起来,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合推导,形成一种科学严谨、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和能力。

4 科技论文写作推进新工科学生成果创新

研一期间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和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看到,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偏低,总计3篇,奖学金获得人数19人次,其中,一等奖学金获得人数2人,均未发表论文,获得奖学金情况与发表论文数并无显著关联;对研二期间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和论文发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升至15篇,奖学金获得人数19人次,一等奖学金获得人数4人,其中2人未发表论文,1人发表1篇论文,1人发表2篇论文;对研三期间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和论文发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升至73篇,奖学金获得人数35人次,一等奖学金获得人数22人,其中6人发表1篇论文,9人发表2篇论文,7人发表3篇论文及以上。

图2 研究生论文发表与获奖的关系

以上数据表明,研一期间,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主要取决于学习成绩、学生活动等其他方面的表现;随着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在研二期间发表论文的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同时这些学生在获得奖学金的比重增加;而到了研究培养的最后一年,奖学金的评定基本取决于学生论文发表的情况(见图3)。

图3 研究生论文发表层次与获奖关系

继续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级别进行分类划分,包括国内一般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及SCI、Ei收录期刊等,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论文发表情况对奖学金的评定并未产生紧密关联。

5 科技论文写作推动新工科学生树立“双创”和学术道德规范

科研论文写作中除了涉及具体的实验内容外,还要从论文写作中逐步树立科研思想道德标准,即要确立正确的学术和科研态度,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由于部分学校对硕士生毕业要求的规定,一些学生为了发表文章而去伪造、篡改、抄袭或剽窃数据,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科研过程背道而驰。这就要求学生在科研论文写作中树立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遇到不好的数据和结果,应该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或篡改编造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更多的成果和进步,而不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而写作。

大学生及研究生通过科研论文的写作及发表,既能够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培养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素质,也有利于树立起正确的学术态度和创新创业态度,为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对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双创教育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奖学金双创论文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