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运用与效果评价策略分析

2021-09-01王诗渊苏利荣党叡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评价过程

王诗渊 苏利荣 党叡

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贵州理工学院;3.贵州财经大学

一、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运用的着力点

(一)指导方法应与具体的实践主题项目相结合

实践活动使用的指导方法,不等同理论知识的讲授,所要体现的是其运用的方法技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动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进行问题探究、资料收集、总结分析,切实协助学生在探索知识认知的过程中用正确科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体验。思政课实践项目有很多类别,不同的高校所采用的项目也不一样,虽然在实践的主题和内容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总体的实践项目类型大致相近。比如:唱红歌课堂实践项目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唱红歌,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指导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提问歌唱小组所演唱歌曲的内容要表达的情感,也可以问歌曲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所要歌颂的是什么爱国精神等等。可采用讲授的指导方法。歌唱小组讲授歌曲背后的故事,畅谈学生自己对歌曲所阐释内涵的体会,其他同学也可根据所听歌曲以及歌唱组的讲解,进一步上升到爱国、爱社会等层面谈自己的体会感受。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应当与实践项目高度契合应当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时要高度重视的内容。

(二)指导方法应用应充分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实践指导方法的应用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需求的满足。在实践教学的指导过程中,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其侧重使用的指导方法不完全相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实践项目中,一些教师采取带学生实地走访的形式进行参观、调查,全程带队指导,学生调查报告的撰写也更多以作业的形式进行批阅评分。但是,同样的项目如果加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贯穿网络电子问卷调查、主题视频制作,同时融入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视频展示、指导教师提问、学生提问、行业专家提问等指导方法,项目的开展就会相对丰富,同一个项目根据项目实际开展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从而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指导方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三)指导方法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指导方法的多元化并不是说要在所有思政课实践项目都要运用。其着力点应当是根据实践项目来设计不同的指导方法。所有实践项目贯穿始终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对有偏差的价值观取向要及时纠正,对不正确的问题处理方式要及时点拨,对实践过程中要多以提问、设计场景、增加场景元素、让学生自主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成为实践过程中的探索者、实践者,从实践的过程发现问题,找到不足,提升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法制观念,增强道德素养。不同的指导方法在实践项目中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方法是技术手段,关键是在实践项目的实施后要及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不足,对实施项目中的指导方式效果不理想的要及时调整,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对学生实践进行高效的指导。

(四)指导方法应充分体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过程

青年学生在参与思政课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指导教师适时的方法指导,可能就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陷入茫然或者混沌,在方向上甚至会出现偏差,对一些价值取向问题可能会陷入思考的冲突。而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指导过程中,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地去分析,但是,思政课指导教师需要在保证实践项目开展过程中保证其流畅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在实践过程的自主性思考和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当采取的指导方法选择和使用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要考虑可采取方法的适用性。

二、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方法在实践项目中运用的重视不够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个项目设计中,不论是项目的设计者还是实际执行的思政课教师在指导方法上常常都没有将其放置在重要位置。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停留在“只用纠正学生错误观点,点评项目”就算是完成指导过程的认识误区。不同的思政课实践项目应当匹配相应合适的指导方法融入其中,切不可以盲目的将所有方法笼统地应用于开展的所有思政课实践项目之中。“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1比如,布置学生做一期以“生态环境变化”为主题的实践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不同小组的实践题目,包括:XX地区气候变化、XX地区水土流失等。让学生先自主构架研究报告的章节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提问、讨论、讲授、演示、练习、辩论、模拟等方法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一是提升问题意识,二是提高查找资料能力,三是探索分析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探索。对于产生气候温度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应当在日常生活怎么做,在未来的职业领域可以为此作何努力,要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加以引导。重视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的运用有助教学实效提升。

(二)指导方法在实践项目中的适用存在论证缺失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因为重视不够,因而也常常缺少关于指导方法的论证。在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中,常见的有讲授、多媒体应用、小组讨论、练习等几个主要教学方法。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的理论学习不同的是项目形式的多样化,必然要求使用的指导方法要有更强的适用性。比如:学生制作公益视频展示项目。指导教师就需要主要运用讨论、演示、多媒体技术软件应用展示几个方法,在这个项目中就不适用辩论、演讲的方法。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指导方法因为实践项目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要求其方法的使用需要加强论证。不可一味地从头到尾去单一地使用一种指导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失去探索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也就难以通过实践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单一的使用讲授的方法。实践项目开展的在具体的各环节使用的指导方法需要不断的进行论证分析,精细化处理指导方法在不同环节的使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教学实效。

(三)指导方法在实践项目中的运用缺少评价

指导方法作为指导手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是贯穿始终的。不同的指导方法在不同的环节节点使用所起到的作用使不一样的。某种指导方法大量重复使用也会让整个实践教学项目显得单调无趣,甚至会变成学生们对教师的一味模仿。这一过程,我们既看不到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出什么认识偏差,也不会发现行为上有什么问题,因为一上来指导老师就直接用演示的方式展示了“标准答案”。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不同的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项目,需要加强对项目过程中指导方法应用的评价,精细化的评价能够进一步优化方法使用的科学性。

(四)指导方法与实践项目主体联系不够紧密

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是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指导方法融合。在一个项目中,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那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吸引力。但是,又需要注意的是,指导方法要与实践项目主体的联系要紧密。在一些思政课实践项目中,指导方法存在着不紧密,甚至缺失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过程能力的提升。比如,志愿者服务活动。一些学校把实践项目布置下去了,所运用的方法就只有练习指导一种。教师主要就是批阅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心得体会报告。缺少对志愿者定位的讲授,缺少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价值、意义的启发式分析,就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将其作为一次作业区完成,而不是用心、用情地融入志愿者工作岗位去思考其意义和价值。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指导方法与项目的联系要紧密,运用要适度。

三、思政课实践指导方法运用的效果评价策略

(一)完善指导教师自我评价机制

指导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执行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以及运用方法介入的时机都会对实践项目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亲身教授者,对所有的环节,从备课准备,指导方法运用,项目的环节流程,以及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是最直接接触的人。指导教师从每次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其中,实践指导方法的运用应当予以重视,并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教学质量因素来进行专门的评估。不同的指导方法,以及不同方法采用的时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既需要指导教师不断汲取经验进行总结来优化,也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敢于开拓创新的尝试去进行实践检验,以最为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运用于各个不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之中。

(二)健全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同行专家评价是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因为模式多、项目多,因而采取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式方案和具体的项目情景去进行设计,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优化改进。实践指导方法运用是否可取,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需要加强同行专家在这个方面进行专门的评价指导,才能从实践指导方法使用的细微之处提出精细化的优化建议,从而提高整个实践教学的实效。

(三)细化学生评价指标

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指标中,学生评价中对教师运用方法技术手段的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缺失,甚至一些评价指标相对模糊。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专门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在方法运用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一个评估,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教师在运用其技术手段方法的认识和感受。评价的目的不是给指导教师拉差距和分等级,而是通过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细化学生评价指标,加入对教学指导方法的评价是可以尝试探索的方法之一。

(四)构建激励与评估机制

构建一套既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的有效教学机制是推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方式。同时,在完善激励制度同时融入评估、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教师教学活力,增强教学过程中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更新。“在完善评价体系时,定要使评价主体的范围扩大,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得到保障。”2评估与激励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要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评估机制来实现考核实践教学指导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再融合激励政策激发广大教师敢于尝试探索的激情和活力,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优化的不断进步,从而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运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增强其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评价过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