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话含义理论下的人物对话分析
——以《围城》为例

2021-09-01裴慧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鸿渐围城含义

裴慧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本文从《围城》中选取了大量的人物对话,用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详尽地分析了每段对话,力图更为准确地捕捉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达到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的效果。另外,根据会话含义产生的方式,这些会话含义被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并且论文对《围城》中会话含义的功能做了一定的阐释,通过分析这些会话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部作品的主旨并领略到钱钟书先生横溢的才华与深邃的思想。

一、会话含义理论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作写于战争后期,作者是在一种极不平常的生活和心态中完成这部作品的。作品以归国留学生方鸿渐在爱情和职业上的多次失败来结构全书,在方鸿渐不断追求和不断失败的经历中蕴含了许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小说有明暗两条故事线索,故事情节及其主题思想都耐人寻味。《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欣赏的地方。通过对人物之间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戳穿讽刺对象在言语上的虚假性以及各个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小说主旨的了解。《围城》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格赖斯提出,人们在言语交流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某种合作原则以保持交流的进行。合作原则包括下面四条准则:(1)质的准则:尽量使你的话语为真;(2)量的准则:使你的话语尽量符合目前谈话信息的要求;(3)关联准则:使你的话语有关联;(4)方式准则:使你的话语清晰明确,避免歧义、含糊不清,简洁、有序(束定芳,2000:204).由此可见,会话含义实质上是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做的假设为基础,经由语用推理所得到的结果,是可撤销的、不可分离的并且是可推导的。会话理论主要是研究人们日常对话可能包含的一些规则。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遵守了所有这些准则,人们就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进行交谈。在交谈时,人们大多期待对方不说假话,说些与话题有关的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能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等等。但这四条准则只是几条约定俗成的规约,并非不可违反。

在研究过程中Grice发现,人们在日常的对话里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他们的含义,而是用暗示或违反合作原则的方法来表达3.所以,在对《围城》这一小说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时,将更多地从准则的违反角度出发。通过人物对不同准则的违反,如:实话不实说违背了量的原则,正话反说违背质的原则,声东击西违背了相关原则,从而来体现他们当时的心理

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性格。此外,格赖斯还简单地提到了会话含义的一些特征:(1)可推导性。说它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被推倒出来。(2)可取消性。因为会话含义的存在依赖于一些因素:所用词的规约意义,合作原则,语言和情境语境,等等。(3)不可分离性。不可分离性是指会话含义是依附于话语的语义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4)非常规性。会话含义与词语的常规意义显然不同,会话含义是不确定的,它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围城》中的人物对话蕴含的言外之意

《围城》中,蕴涵言外之意的人物对话例子不胜枚举。钱先生追求人物语言的含蓄蕴藉,力图用最少的语言,揭示人物之间最丰富的感情与心理内涵,令笔下的形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当中的合作原则,即人们在谈话过程中是遵守一定原则的,但是在实际谈话过程中,常常出现违反上述合作原则的情况,有时甚至是有意而为之。如果故意违反上述合作原则之一的,就会产生言外之意。

(一)判断是否违反“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规定了说话者说话时的真实性,也就是要求发话人说真话,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如《围城》第九章中:鸿渐心痛,站起来抚慰,她推开他-“还有,咱们从此河水不犯井水,一切你的事都不用跟我来说。我们全要做汉奸,只有你方家养的狗都深明大义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全要做汉奸,只有你方家养的狗都深明大义的”明显违背了质量准则。我们知道,狗作为一种动物,是不可能懂得深明大义的道理的,所以柔嘉此话语的言外之意也就具有非常鲜明的讽刺意味。假如换作“只有你方家才深明大义的”这种表达,虽然也是反语的形式,但由于话语没有夸张的成分,没有对质量准则的明显有意违反,其弦外之音的讽刺效果显然比原文中的表达要逊色很多。

(二)判断是否故意违反“数量准则”

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是指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围城》第九章,鸿渐将偶然碰见苏小姐的事情告诉了柔嘉,柔嘉冷冷地回答道:“是的,这个世界真是小呢,哪天你也一定会遇见其他人的。”不甚明白,鸿渐问她指的其他人是谁。柔嘉笑着说:“这还需要我说吗?你知道我指的是谁。”“嗨,不要脸红。”在这个例子中,柔嘉的回答违背了“数量准则”。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你指的是谁?”的回答应该为:“我指的是某某。”此处,鸿渐问柔嘉她所指的其他人是谁(可能起初他是真的不知道,虽然之后意识到了),所以柔嘉的回答并不具有足够的信息。但是柔嘉为什么不直接点破她所指的人,可能是出于对唐小姐的妒忌,因为鸿渐曾经深深迷恋过唐晓芙。

(三)判断是否违反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是指说话者说话的内容要有关联,不能讲与话题无关的内容。见《围城》第三章的一处人物对话:鸿渐受赵辛楣之邀赴宴,并与在场的人谈天。“鸿渐,就没有其他的文人了吗?告诉我们,你可是学过中国文学的。”辛楣插嘴道。鸿渐急忙辩解道:“学习中国文学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再说我从来就不擅长这个。”“谁是你大学的中文教师?”董斜川毫无兴趣地问道。在这个例子中,赵辛楣错把方鸿渐当作情敌,故意考问他中国有名的文人有哪些,想让鸿渐难堪。董斜川问“谁是你大学的中文教师?”从该句表面意思看,董斜川的问题似乎与当时谈论的话题无关,而事实上这句话间接地表达了斜川对鸿渐无知中国文化的鄙视,又避免了说话太直接而冒犯方鸿渐。

(四)判断是否违反方式准则

会话含义的方式准则,是指说话时表达要清晰,避免含混不清、歧义,要简练有序。违反方式准则是指在谈话过程中说话人不用语言本身所提供的直接的、普通方式去说,而是以一种间接、拐弯抹角的方式,从而使听话者领会话语的内涵。如《围城》第七章:“需要把他的名字及其他信息写在包裹外面吗?”孙小姐问道。“不需要,他打开的时候自然知道了。”鸿渐回答道。孙小姐感激地说:“那就照你说的做,不会错的。我也这么认为,再说我什么也不懂,也没有诉说对象。我好害怕自己会做错事。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表现。真是太混蛋了!你能教我怎么做吗,方先生?”在这个对话中,孙小姐的话显然违背了简洁明了的准则。因为鸿渐给她设计了种摆脱褚慎明的追求“退信”的方案,所以孙小姐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但除此之外,她还说了很多无关于感激之情的话语,表现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事实上,孙小姐看似多余的话语其实都是为了向鸿渐表达她单纯天真的一面,希望鸿渐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她点指点与关怀,以便日后能与鸿渐进一步发展关系,造成更亲密的感觉。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人物对话中有很多蕴涵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例子,以上只是部分列举。Grice 只着重于研究以违反四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再结合语境而推导出话语的特殊会话含义。但这只是探索性的分析,至于交际双方是怎样根据语境来进行严密的语用推理、交际双方为什么要采用言外之意的方式表达真实的交际意图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讨。在上述叙述中,是对合作原则中的基本准则违反情况分开进行讨论,但实际上四条准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能完全分开来。有时可能会出现同时违反好几条准则的情况,如上例孙小姐繁冗的话语既违背了量的准则,又违背了相关准则。会话含义在小说对话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小说对话中的会话含义的准确把握,往往是充分理解小说的重要步骤。而在小说的翻译过程中,对会话含义的透彻分析和理解就更为重要了。

(五)说话晦涩、拐弯抹角-违反方式的准则

方式的准则指的是:说话要清楚明白。违反方式准则,就是说出的话比较晦涩,或意思产生歧义,或者是比较啰嗦,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例:鸿渐心痛,站起来抚慰,她推开他-还有,咱们从此河水不犯井水,一切你的事都不用跟我来说。我们全要做汉奸,只有你方家养的狗都深明大义的。孙柔嘉一句“只有你方家养的狗都深明大义的”,以暗讽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了对方鸿渐一家“深明大义”的嘲笑与不屑,也隐晦地表明对避翁说教的不满与驳斥,显然是违反了方式的准则。“狗都深明大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通过“冷幽默”对孙柔嘉刁钻刻薄面目的揭露与批判,这也和她千方百计与方鸿渐结婚的行为构成鲜明对比,充满着无限的讽刺与悲哀。以上是从人物对话违反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方面,分开讨论的;而现实交际中,人们对四条准则的应用与违反通常是结合使用的,因而各准则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围城》中很多的人物对话都可以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来理解其幽默艺术,以上只是部分例证。而Grice的四准则主要研究特殊会话含义,是以违反四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再结合语境而推导出话语的特殊会话含义,而不注重一般会话含义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优秀作品,从会话含义理论,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钱先生的睿智与风趣;借助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人物之间关系演变的始末,进而更加深刻地领悟小说所传达的时代思想与人生意义,在轻松愉快中感受钱钟书式“冷幽默”。

三、结语

在《围城》整部小说中,很多充满讽刺意味的对白,需要借助谈话者的常识、共有知识、推理能力等对话语进行语用推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对白的深层含义。可以说,《围城》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所以,应用会话含义理论,通过对《围城》中人物精彩对话的分析,读者可以窥见典型的钱钟书式的反讽。

猜你喜欢

方鸿渐围城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听李健吾谈《围城》
年少莫学方鸿渐
“围城”内外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方鸿渐与贾宝玉的围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