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多元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及总结建议

2021-09-01唐莹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全球化多元化

唐莹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现代传统、边缘中心、多元化、全球化是汉语文学批评界关注的内容,学术界围绕相关内容提出重建中华性、中国文论的主张并积极的研究相关课题,希望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推动中国文论朝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边缘、中心等论域问题存在鲜明的基础性、重要性、繁杂性,很难使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将观点理论清晰地展示出来。中国汉语文学批评界应该增加对汉语文学批评工作的关注度,围绕汉语文学批评与多元文化领域进行深入思考,下面主要分析我国汉语文学批评界的发展情况,结合掌握的信息提出基于认清传统基础,进行汉语文学批评等发展建议。

一、多元化、全球化与汉语文学批评的相关概述

(一)多元化与汉语文学批评中的关系

研究多元化概念,其牵涉的领域众多,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学等。在21世纪初,《文明冲突论》这一理论的出现为多元化理论提供了研究的依据与基础。在多元化研究中可以发现其存在一定的歧义性,将多元化定义在文化领域,发现汉语文化内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不同区域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多样、多元的特征。

大部分学者研究民族文化,针对文化多元化的特色将关注点集中在西方等国家,没有围绕民族文化差异进行深度的探索。大量研究者将文化关注重点集中在亚里士多德、索叙尔等人,但是却忽视非洲、印度、南美洲等地域文化。没有研究地域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没有深入分析文化现象。在学术研究阶段将视野固定在某一区域,导致谈论的文化多元内容,具有鲜明的局限性。

(二)全球化与汉语文学批评间的关系

全球化主要是描述经济领域经济发展进程,不能随意更改其代表的范围,在文学理论中也应该注意全球化的应用。全球化范畴定义在金融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投资人会将自己的势力扩展至其他领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打破地域的束缚。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与服务也会受到全球化发展的影响,逐渐形成跨区域跨国界的商品秩序。全球化打破国界、区界、州界的阻隔,欧盟便是突破国界的代表。全球化在现代发展中出现,但是对其定义并没有进行精确的划分,其主要是描述经济发展的一种语言。全球化并不代表经济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化也并不是让信息、科技、贸易、金融、科学同质化发展。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区域消费存在巨大的差异,哈佛教授杜维明围绕“全球化”作出解释——全球化定义在金融领域,全球化属于经济区域与文学文化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研究全球化定义可以发现其是时代发展中某阶段现象,在研究汉语文学批评时,牵扯到的全球化内容较为虚幻。

(二)汉语文化与文学批评圈多元化现象分析

研究汉语文化圈,针对汉语文化圈当下出现的多元化现象,从学术层面进行分析,此种现象主要在知识角色转变、话语权转变、通俗文化与商品经济文化碰撞、现代媒体控制等多方干预下形成的。学术界研究人文精神并探索回归与寻根等文学问题,在汉语言文学分析与批判的过程中,从历史小说、纯文学、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犯罪小说、言情小说中发现多元化的情节。结合研究发现的现象,将其归类于多元化,在文化发展趋势下汉语言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汉语文学界的学者对于文化多元发展所持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赞成、反对、欢迎等。研究汉语文学必须秉持客观评价的原则研究文化内容,确定文化范围,熟悉定义,这是挖掘文化现象背后涵盖内容的必经路径。

研究多元化全球化的定义,分析、判断汉语言文学,结合掌握的信息完成汉语文学批评等工作,在没有理论支持下无法清楚地掌握多元化全球化现象。围绕汉语文学批评开展工作,需要将基本标准作为工作前提,从现实层面出发研究多元化、全球化,研究判断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发现中国文化确实存在朝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汉语文学批评发展现状

(一)汉语文学批评出现无根的情况

汉语文学批评界在发展过程中,对多元化全球化的定义把握不精准。同时汉语文学内部已经出现多元化的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西方文论的过度盲从,以及汉语文学圈内部异质化,致使汉语文学批评出现无根的情况。转型文学批评中,背景知识、谱系、规范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而变化的内容是直接移植西学批评理论。传统汉语文学的术语批评概念以及范畴变为例证、脚证,此种现象称为异质化。对于西方文论的盲从可以分化为两个方面,其一直接引入欧美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或欧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将术语、词汇直接移植在汉语文学理论体系中;其二是使用马克思主义原典中的文学批评理论,引用典籍原批评理论时没有进行区域化调适,而是生硬的理解、套用文献内容;异质化出现在五四运动与上世纪80年代两个时间段。因为汉语文学没有根据我国文化发展需求,而是盲目的移植西方文论。在内部异质化的过程中,使我国学界逐渐丧失语言能力,文化价值直接移植西方术语、词汇、文学批评理论,在此类操作下使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价值荡然无存。

(二)中西文学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在某一时期,由于我国对自身文化自信程度不足,引进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欧美古典,没有保留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将大量国外的文学批评理论移植到汉语文学理论体系中,同时让欧美文学批评理论成为文学批评的唯一参照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欧美文学批评理论与我国汉语文学批评,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无法将其作为中国汉语言文学批评的规范与标准。因此,需要重新拾回本土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还应该在文学发展中对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优化与完善。

我们过往的文学批评理论在硬性移植国外批评理论后,已经无法清晰的辨别。学者刘晓峰曾对中西文学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汉语文学思想当下在文学理论问题研究把控方面,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学理论问题,研究西方文学理论问题。然而,研究者结合掌握的信息,会重新研究中国文学理论存在的问题,在此循环下无法快速从中跳脱出来。学者刘晓峰反映的情况与中国汉语文学批评界现状较为契合,即便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沉重的事实,但是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应该正确的面对问题,汉语文学批评理论在当下仍存在不小的问题,无法找到符合本土传统批评支撑的理论依据,也没有得到欧美文学批评理论的认同,所以在当下无法处理西方欧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问题。

(三)文人创造与传播文化呈现边缘化状态

精英文化泛指文人创造与传播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不断撞击。经过一段时间,两者已经呈现出边缘化状态。主流与非主流文化是精英文化的两大组成内容。主流文化在上世纪70年代前一直是汉语文学批评的对象,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此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通俗文化成为汉语文学批评的对象。而导致主流文化崩溃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的出现,使国民的思想意识发生转变,民众的重心由思想与政治意识形态被经济建设取而代之。

在商业经济发展下,对我国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使通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经济价值逐渐提高,已经超过人文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文人创造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使文化呈现出边缘化的状态,这也对多元化视域下汉语文学批评带来不少的难题。

三、基于多元文化下,汉语文学批评优化发展的途径

(一)将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作为分析的依据与基础

汉语文学批评在当下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找到关键点,立足中国本土文化语境分析问题,还应该确保研究人员可以强化自身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意识。文化语境含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与历史因素,应该清楚文化语境包含的各类因素,发现通俗文化、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对文化语境下传统文化发展形成的影响。欧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等外来文化,也是文化语境中的因素。很多学者在本土文化语境研究中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无法找到关键要素。

比如很多学者没有将金庸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不入流。但是金庸小说的确属于本土文化现象,应该正确的看待研究对象。在汉语文化自身产物分析期间,如果采用欧美文学批评理论,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当下应该基于中国本土文化语境进行分析。还应该追溯到人们生命意识转变与本土语境文化变迁,清楚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与民间文化三者间的关系,结合掌握的信息分析汉语文化产物,可以得到更为合理、贴切的解释。

(二)协调控制传统文化、中西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提出冲击-反应模式,利用该模式可以解释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中国文化学者在解释西方与中国文化冲突时,也常将企业作为分析工具。中国与欧美因地域等因素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所以使用冲击-反应模式,在文化分析解释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如果将其作为研究西方与中国文化的依据,难以使结果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基于多元文化语境研究国内汉语文学批评理论,在当下仍然无法摆脱传统与现代、中西文化碰撞的主线。汉语文学理论研究人员应该深刻把握西方文化,清楚该主线的内容,把握主线主要元素的内在关系。然而,发现我国学者在西方文化方面的理解程度不足,由于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使部分学者既不能深度地把握西方文化,同时也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无法正确地把握传统现代中西文化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增加对此方面的关注程度,需要加强对素材的研究力度,为多元文化关系的梳理提供依据。

(三)基于认清传统的基础,进行汉语文学批评

认清传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汉语文学批评的基础,也是汉语文学批评理论能否应用在文化现象研究中,得出合理、切实评论内容的有效工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文学批评理论——“文以载道”,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在改革开放文以载道的传统是否仍然存在,仍是需要探索的内容。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在文艺载道与欧美文化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推进汉语文学理论重建工作需要关注传统传承,还应该清楚以文本形式表现人们思想意识、内心情感、行为习惯的方法,应该认清传统,为中华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构建提供基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文学批评在当下存在边缘化、无根等问题。汉语文学批评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拥有清晰的思路,在本土文化语境下分析,合理地协调传统文化、中西文化、现代文化间的关系,通过控制获得良好的成果,为汉语言文学批评理论重建提供可靠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全球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