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改造探析

2021-09-01尚春芳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本土化综艺卫视

尚春芳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引进版权综艺节目,是指我国的综艺节目制作单位向国外综艺节目制作单位购买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中国,继而推向市场的综艺节目。近几年,随着这些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不断推出,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这些“舶来品”与“本土化”相联接,寻求其在我国的良性发展,成为了学界的一大热点。本文拟从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发展历程中不同问题的出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国内电视台走向国际市场搜寻购买适合中国本土的综艺节目的风潮,从2012年Z卫视引进荷兰版权的节目《中国***》后变得越来越强劲,此后各类版权综艺应接不暇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版权成为国内卫视的节目生产手段。我国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上世纪90年代末—2009年初始化发展阶段

此阶段,国外综艺节目的播出版权开始被国内引进。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政策放宽,各大电视台开始涉足海外综艺节目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现阶段,伴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各大卫视主要是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播出版权进而在国内播出。代表性节目有韩国的《X-MAN》,我国在2006年引进了该节目的播出版权并在某综艺频道播出,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喜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关注度。

(二)2010年—2014年转折发展阶段

此阶段是中外综艺节目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代表性节目有S电视台引进的韩国MBC电视台的顶级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该卫视购入版权,自2013年1月18日首播起便在我国内地掀起收视狂潮,击败多档综艺节目,收视率连续多日占据首位[1]。2013年7月《中国***》第二季播出,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热度持续上升。这些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空前成功让国内观众对国外综艺节目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至此中外合作成为一种制作节目的趋势。据乐正传媒统计,2013年各地电视台引进的国外综艺节目有近50档。

(三)2015年—至今全面爆发阶段

现阶段,数档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各大电视台制作播出。代表性节目有S电视台引进版权的MBC亲子互动节目《**!我们***?》,在国内更名为《**去***》,该节目开创了国内明星亲子互动的高潮,在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开启了国外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先河。之后,2015年Z卫视引进综艺版权制作的《**吧》让自身发展面目一新,强有力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保证了收视率。此后,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呈现井喷式发展。

二、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照搬海外节目模式,依赖性强

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改排离不开原有模式的制约,一些“舶来品”甚至出现照搬海外节目模式的现象,依赖性强,但这毕竟不适合国人的审美口味,渐渐就出现消化不良的态势[2]。例如,《我心**》是X卫视购买荷兰某综艺版权后推出的节目,并整体沿用原有节目模式,其特点是“说不出的心声,就要大声唱得响亮”,提供给普通人通过歌唱表达各类情感的机会。但这种节目模式与传统中国人追求的内敛、含蓄不相符,嘉宾缺乏镜头感,节目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吸引中国观众的观看欲望。

(二)跟风引进同类型节目,同质化问题突出

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往往能成为维持各大卫视收视率的法宝,在一个节目火了后,其他卫视也跟风引进同类型节目。例如Z卫视引进版权的《中国***》在成为现象级节目之后,各大卫视纷纷效仿,《我是**》等一些同类型节目接连被引进,导致市场上出现综艺节目同质化问题,这在浪费媒介资源的同时,也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使得节目美誉度降低。

可见,贴上“引进版权”标签的综艺节目,不一定就能成功获得收视率,一档节目能否成功,其实还要看国内团队能否对其进行良好的本土化改造。

三、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改造策略

(一)节目选择和创意策划的本土化改造

1.节目选择的本土化

选择一个适合本土发展,受观众欢迎的综艺节目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优先选择那些本身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制作经验的海外版权综艺节目。例如Z卫视引进版权的某综艺在韩国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不仅在韩国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网络也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在引进版权之初,该节目已经在韩国播出了4年的时间,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比较成熟,这无疑给在我国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吧》带来巨大的发展支持。作为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的游戏环节设置和场地选择十分重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区域文化各异,节目中每个取景地都很好地融入了中国化的民族元素,展现出中国特色,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追捧,这些事实都证明此节目十分适合本土发展。

2.节目创意策划的本土化

在选择适合本土化发展的节目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该节目的创意策划,摈弃照搬,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富有创意的节目,进而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转变观众对引进版权综艺的偏见。

一方面,创意策划的本土化体现在节目设定要以“中国文化”为依托。例如2018年夏天火爆一时的某偶像养成系节目就是引进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改造的成功案例。这类选秀综艺需要受众的大力参与,而参与该综艺的一般为女性,所以就一定要引起女性的共鸣,其实主办方在选择节目选手时就已经在尽力寻求观众的自我满足。该节目秉承了主办方一直强调的“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理念,传递的是一群有活力的少女逐梦的思想。无论是女团还是女星,要想实现追逐舞台的梦想就得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个节目不仅让大众吸颜,更表现出靠实力说话,以及女性柔刚的完美结合,这与我国新时代女性“无论是做偶像还是做其他事情,都绝不认输,会一直奋斗”的观念相契合,符合当下的“中国文化”。

另一方面,创意策划的本土化体现在节目内容的设定要强调“中国元素”。例如Z卫视从日本富士电视台引进版权后打造的《高能***》,在节目的制作上体现了“立足本土”的重要性,在内容背景的选择上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资源,加入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第一期节目拍摄地选在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历史文化名城浙江乌镇。节目中展示的儒、墨、道、法、兵文化,以及舞狮、花鼓戏等,都体现了“中国元素”,这些内容经过五位少年的体验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节目制作的本土化改造

1.节目编剧的本土化培养

节目编剧是整个综艺节目内容设置的体现,也是节目制作的基础性环节之一,编剧的好坏直接决定节目的流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对于引进版权的综艺节目我们不能全部复制,应体现出内容创新,而这项工作可以通过编剧来完成。在节目的编排上,编剧要重视“本土化”发展,就要将富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情节贯穿到整个节目中。例如《**吧》的编剧在每一期节目录制时都会选择或设计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背景。在某一期的节目中就以我国古代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背景,参与人员穿上东厂锦衣卫的服饰,在国内著名的影视基地横店,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竞技;在另外一起的节目中也体现了编剧的“本土化”创意,该节目以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为主题,熟悉的情节、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场景,无疑会引起中国观众的情感,并在精彩纷争的竞技中突出综艺节目的娱乐特征。将富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情节贯穿于整期节目中,是《**吧》编剧制作的一大特色,所以才有节目一开播就创下1.132%的收视率、占市场份额3.916%的佳绩[3]。

2.节目后期制作的本土化

对于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本土化策略而言,后期制作同样重要。其中,风格化包装和特色化的剪辑受到越来越多国内观众的喜爱,甚至成为我国观众收看一个节目的很大因素。例如《**去**》第五季凭借活泼俏皮的后期制作顺势回春,引发热议[4]。一方面,节目组根据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编排了较为紧密的节奏,节目剪辑在各个笑点、哭点和打动点的交叉上也贯穿得十分合理,使节目不至于显得过长且更容易突出真性情。另一方面,小嘉宾呆萌的“小兔子”卡通形象、嗯哼的“少女辫”、小小春的“波浪眉”等这些风格化包装的出现都十分迎合国内观众的喜好。

(三)节目宣传与推广的本土化改造

1.中国特色的前期宣传

综艺节目的宣传和推广对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前期宣传。通常情况下,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前期宣传对象为第一期的节目内容、团队人选、主题立意等,在宣传时应立足中国特色,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例如《高能***》的前期宣传就从节目的主题立意着手。综艺节目的立意应引起重视,它虽然不体现在节目流程上,但是却渗透到节目的每个细节中。《高能***》的宣传片在遭受质疑时,导演拿出了文案的设计,其出示的宣传文案表示灵感来源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能***》的立意,不问可知,就是国之少年,同时节目的团队人员选定和名字也突出了这个立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个立意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契合,展现了浓厚的中华底蕴,实现了“本土化”改造。

2.节目预告的本土化推广

节目前期宣传如果可以说是节目收视的基础,那么下期节目预告则是节目持续获得收视动力的保障。精彩的节目预告在制作上富有话题性、趣味性并能得到推广,是吸引受众继续观看的重要条件。引进版权综艺节目就要打造“本土化”的节目预告并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推广。例如从国外引进版权的《拜托***》节目就以国内观众注重家庭、注重情感的特征为依托,在预告的制作上大打感情牌。节目组大力推广《有一种温暖叫母亲》这则视频,通过借助“打开冰箱”这一简单动作,使网友纷纷表示“看了想叫妈”“想起家的温暖”等。在使网友感同身受的同时,给观众送上一锅暖暖的心灵鸡汤,从而成功将大家的关注点吸引到节目预告上,之后更是通过微博对节目预告进行话题深化,配合整体推广节奏进行传播,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观众。

四、结语

引进版权综艺节目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如果只盲从于对这些舶来品进行照搬,终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不断加强我国引进版权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改造,积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本土化综艺卫视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冬奥会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土化价值研究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