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

2021-09-01鲁凡夫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声乐舞台专业

鲁凡夫

湖南信息学院

在高校中的表演专业中,从声乐的实际需求来看,可以发现声乐教育它与舞台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学生想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艺术表演能力,那么就需要通过舞台实践的方式。因此,这就使得学生需要将声乐艺术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对声乐知识进行理解,进而更好的学习声乐知识。

一、提高舞台实践能力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舞台意识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的教育并未开始改革之前,据相关数据表明, 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育中往往都是通过封闭式教育进行教学的。这一种教学特点往往都是通过书面来对学生开展教育,并不会给予学生舞台实践的机会,致使学生在上台的时候会表现出恐惧、害怕的心理,不知道如何通过舞台来与观众进行交流以及表达自身情感。因此,在面对这一种情况,高校在开展声乐改革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舞台意识培养和加强,让学生通过舞台表演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

(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关于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高低来讲,它主要是通过声音、情感、形态三个方面来进行展现的,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么都会影响到学生声乐表演的水平和技术。因此,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声乐、情感、形体三个方面的培养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诸多的学生在学习艺术表演中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在开展表演时,声音才是占据重要的内容,这就使得他们表演时十分容易忽视情感和形态的表达,那么这就容易致使学生的舞台表演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只有当三者相辅相成它能够构建出完美的声乐表演。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舞台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表演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加强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三)加强学生就业情况

关于高校中的声乐教学而言,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的社会需求。学生在开展声乐的学习中除了需要加强自身的自我修养之外,还需要为社会贡献出自身的力量,以此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带动整体社会群体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和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去日渐趋升,社会中对于声乐演员的需求也变得较高,但是这就对声乐演员的基础功要求较为严格,如需要保障声乐演员能够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以及与观众友好的互动等等。而这一些要求或标志都需要声乐演员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锻炼。那么在面对该情况,高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多多地给予学生舞台实践的机会,以此充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

二、高校声乐舞台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一)重视舞台实践教学

我国在经过教育改革后,其各个方面的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在高校中作为人才的培养基础,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于高校中的声乐专业学生来讲,他们可以在毕业后从事声乐老师、演员等等行业中,而这一些工作都需要保障学生能够具有扎实的舞台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在开展舞台表演中不会怯场。当然,从我国的社会需求角度上来看的话,目前高等教育声乐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性,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致使教育中理论知识占据较大的比重,老师对于学生舞台实践教学的重视度较低。尤其是在我国的诸多理工院校中,这一类院校都注重理工方面的需求,这就使得其他专业的实践基地和配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在面对这一种情况,院校方面想要提高学生声乐的能力,就需要重视声乐专业中的舞台实践发展,清晰地认识到舞台实践对学生影响的长远性,为声乐专业构建一些设备或者资源。最后,在课余的时间中,院校也能够通过与一些文艺团队、演出单位等等保持较好的关系和合作,进而在最大化限度中为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基地,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还能够为文艺团队输送人才。由此,在高等院校的声乐专业中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舞台实践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影响效果,重视对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加强,以此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仿真模式舞台实践教学

关于仿真模拟舞台教学而言,它主要是通过设置情境互动的实训方式,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自我指导能力以及指导他人的能力,并且在该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判断力。情景互动模拟仿真实训它主要是按照老师所布置的计划,学生在模拟的舞台中扮演角色,开展一系列的演出活动实训方式。

另外,在整个仿真模拟课程中它是通过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深化,以一种真实的情景将学生的角色进行带入,以此达到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在开展主题项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使其能够纳入更多的舞台元素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中。并且,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对理论知识方面开展讲解工作外,还需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发言,对目前的艺术文化现象进行交流和分析。

而这一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核心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选择恰当的项目,在开展学习的时候,老师需要结合所需表演的项目进而选择教学内容,通俗地说来便是指学生在实训模拟时需求量比较大的曲目。第二,情境创设,在整个情境创设中它包含许多的内容,如舞台选择、舞台设计等等。其中以舞台设计为例,在对舞台设计开展工作中,应当使其贴合声乐的专业特色,让其能够与实际的表演舞台相似。第三,教学标准,在开展模拟舞台实践教学中,需要清晰地表达出课程内容以及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第四,观摩中开展探讨工作,该内容主要指的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探讨一些音乐家的演奏作品,通过聆听以及联想的方式构思舞台表演的具体事项,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作品的欣赏能力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第五,课后总结工作,关于讨论来讲,它是一种较为灵活并且自由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能够从多个角度上传递音乐的知识与观念。因此,当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给予学生们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且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难度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能力得以突破。

(三)坚持校团合作

想要进一步发展高校中的声乐表演专业,还可以通过校团合作的模式,它主要指的是,高校在通过与相关艺术表演团队进行合作,表演团队为学生打下舞台实践基础,而院校则向表演团队输送人才的方式,使得两者得到供应。那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在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实践机会,而学生则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舞台表演中,以此不断地成长和提升。另外,该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训中得到不同长辈的指导,以此快速地提高学生成长速度。这一种实践教育的方式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是日后学生想要从事演艺还是声乐教学岗位,都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到自身的角色中。另外,校团合作也能够帮助效益团队打下坚实的文化后盾,进而在最大化限度中为演艺团队输送人才,加强声乐人才的不断循环工作。第三,在一些演艺团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存在一些年龄较大的艺术家,这一些艺术家因为受到年龄方面的限制这就使得他们不能够在从事演艺行业了。那么,在面对该情况,院校就可以通过聘请这一些老艺术家的方式,让他们为学生进行讲课。老艺术家具有较为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他们能够为学生输送自身的表演经验,以此推动学生的进步。这样做的方式,不单单能够使得高校声乐教育内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并且也能够较好地推动我国的声乐教育行业发展和进步。

(四)打造实践教学双师型老师队伍

在高等教育中,老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老师进行正确的教学,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真正落实阶段性实践教学,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能力。高校声乐老师并不都是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等。而对于部分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声乐老师而言,由于他们专业知识过硬,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些老师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存在舞台经验不足的缺陷。

在教学过程中,台上实力明显不足,高校要针对薄弱环节培养声乐老师。例如,为声乐老师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到专业剧团练习,积累舞台经验。老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经验,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指导。高校要拥有“双师型”师资队伍,需要从师资入手,要么培养现有师资,要么引进具有扎实舞台经验的师资参加舞台教学实践。聘请专业剧团的优秀艺术家兼任高校老师,可以丰富高校的师资队伍。逐步调整兼职老师和专任老师的比例,形成专业实践课等同于理论课的局面。理论课和舞台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不能有偏差。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降低教学水平。艺术院校与社会艺术团体的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声乐人才的最佳途径。

目前,结合高校声乐教育培训的特点和高校的实际发展,包括师资、经费、设备、合作伙伴等,提出适合声乐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水平,努力培养德育兼备的声乐表演人才。

(五)打破传统引入流行音乐

舞台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许多高校不支持流行歌曲,将其归入低俗歌曲行列,甚至禁止声乐专业的学生唱流行歌曲。但是,流行歌曲的出现是由于大众的需要,有着很大的市场。高校一刀切的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歌唱热情。很多喜爱流行歌曲的学生,很可能有叛逆心理,拒绝接受学习老师教的歌曲,这对高校声乐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声乐教学实践环节,一名学生将老师编排的歌曲改成了自己喜欢的流行歌舞,表演飞云流水,舞姿热情,与台下同学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可以说,学生的舞台表演是成功的。虽然这是一种违背老师安排的表演,但也向老师们表明,一味地压制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解放思想,让学生自由演奏,给学生更多的表演空间,让学生接受老师提供的传统优秀音乐。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包括美声、民族和流行单曲,既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潮流,又能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增强了高校声乐教学的包容性,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态度,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的声乐表演专业中,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因为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开展表演中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面对该情况,高校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声乐舞台专业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