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1-2021百年以来红色歌剧的创作与发展研究

2021-09-01白雪刘晓亮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歌剧红色创作

白雪 刘晓亮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剧自从二十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之后,便以原创精神开启了民族化的发展新篇。在我国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阶段,老一辈革命艺术家凭借出众的才华和坚毅的使命感,创作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众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这些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并且在百年之中不断焕发着新的活力。

一、萌芽阶段(1921-1938)

(一)创作与发展特点

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受到西方歌剧的影响,我国歌剧也逐渐开始发展。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也促进了我国红色歌剧的发展。当时,处于萌芽阶段的红色歌剧虽然形式比较简单,内容也不够丰富,但在表现手段上具有当时浓郁的历史特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横行的时代,很多有志之士苦闷于国家的黑暗,纷纷探索救国之道。在这种形式下,红色歌剧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人文性,以底层劳苦人民的生活状态为创作蓝本,进行了内容上的充盈。并且无论是从旋律、内容、表演形式和思想上,红色歌剧都体现了革命的需要。从音乐发展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的初期,作曲家对音乐形式、音乐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所创作的歌剧是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质量比较粗糙,有待于深度加工。

(二)代表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扬子江暴风雨》是由田汉编剧,蒲风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独幕歌剧,在1934年6月30日首次公演于上海。该剧的著名唱段包括《码头工人歌》《打砖歌》《打桩歌》和《苦力歌》《卖报歌》等几首齐唱和独唱歌曲,该剧从创作模式、创作题材和旋律特征上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旋律的民族性,歌剧唱段的旋律既含有传统的中国民族歌曲的特征,又含有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相融合后而产生的新型民族歌曲特征。二是人物的真实性,这部歌剧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底层穷苦人民中找到,聂耳利用舞台手段和音乐手段,使这部歌剧更加贴合现实,将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是题材的时代性,该剧的时代性非常鲜明,反映的就是旧中国饱受帝国主义欺侮时,上海底层穷苦人民与西方列强、反动势力之间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歌颂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勇敢行为。四是受众的普遍性,该剧的语言是汉语,用词简单,旋律考究,词、曲通俗易懂,即便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大众也能完全理解。五是思想的革命性,聂耳本身家境贫寒,所以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带有天生的同情感。他也和每一位炎黄子孙一样,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早日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歌剧中激进的歌词可能作为国歌的前身,具有极强的震撼能力,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使这部歌剧具有鲜明的革命思想。

二、初步发展阶段(1938-1949)

(一)创作与发展特点

从战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这个阶段是红色歌剧的初步发展阶段。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秋子》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及探索中国歌剧创作道路方面起到一定的先行作用。1943年,延安兴起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运动。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1945年4月,由马可等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它是我国歌剧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中国歌剧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第一次较好地解决歌剧与我国人民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演绎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从而使中国歌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与我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又陆续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作品,如《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显著。

(二)代表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作品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诗、歌、舞三者融合的大型民族新歌剧。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歌剧情节结构方面充分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能够更加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并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歌剧特色。第四,歌剧的表演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借鉴了话剧台词的念法,使其更加优美自然,贴近生活。《白毛女》作为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

三、深入发展阶段(1949-1966)

(一)创作与发展特点

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红色歌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来创作新型歌舞剧。二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三是以借鉴西洋歌剧为参照系。四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红色歌剧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上要坚持以内容需要作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创作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在此阶段,我国的歌剧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向歌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等方面不断迈进。并且歌剧音乐也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国外歌剧的成功经验方面作出一些大胆尝试。

(二)代表歌剧-《江姐》

红色歌剧《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而成的。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该剧是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陈沙导演。红色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史上的一座高峰,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歌剧《江姐》不仅在剧本的创作方面沿着新歌剧的道路前进,而且在音乐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音乐的创作方面,该剧以四川民歌为基础,广泛地吸取川剧、四川清音、沪剧、杭剧、杭州滩簧、京剧等诸多剧种并加以创作,通过取其精华,在音乐风格上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特点,给人以清新、亲切的感受。该剧在音乐的写作手法上充分借鉴戏曲中板腔体写法,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扩充或缩减等创造出一系列的板式,使得音乐不零散,既能够集中起来,又具有一定的变化。该剧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与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改革开放后阶段(1978-2000)

(一)创作与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通道逐渐被打开,随着多元思潮涌入,红色歌剧与其他文艺样式一道,步入了多样化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的红色歌剧创作,最为可贵之处便是探索的多元化。除了吸收传统经典歌剧的手法和样式外,还深入借鉴传统戏曲的唱腔、板式,成为延续和发展民族性的歌剧。除了继承近代以来的民族歌剧传统,还有一些作曲家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探索更加激进和靠近国际潮流的新潮实验作品。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没有出现影响力能与之前红色经典相媲美的剧作,但陆续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以中国人的视角与方式讲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故事。

(二)代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在这方面,王祖皆、张卓娅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堪称代表之作。这部基于李英儒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人物生动、故事曲折,节奏推进快。并且以厚重的思想主题、全新的艺术手法、曲折的戏剧情节、宏阔的舞台呈现,展现出一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景象。在音乐处理方面,王祖皆、张卓娅这对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夫妻档作曲家,延续了《江姐》等剧作的民族歌剧的旋律特点,采用较为复杂的旋法展开创作,在板式多变、动听悦耳的基础上加强了戏剧性。该剧的音乐以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兼以晋、冀、鲁、豫地区的音乐和国外音乐进行嫁接组合,旋律优美动听,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人物形象处理方面,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通过在新颖时尚的舞台呈现,演绎出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该剧讴歌了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与之前的民族歌剧相比,这部作品经过精雕细琢后更加专业和优秀,堪称改革开放以后民族歌剧中的优秀之作。

五、新时期发展阶段(2000-2021)

(一)创作与发展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红色歌剧不但在数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也创造了更多的艺术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阶段的红色歌剧在题材、体裁、音乐素材与艺术手段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创作特征。进入新时期的红色戏剧以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为纵线,以史为凭,用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笔力进行书写刻画,凭借人物和事件丰满主体情节,将红色革命精神作出不同以往的全新构创,提炼出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并且,红色歌剧在戏剧编创的思路和方式上继往开来,戏剧编创打破传统的正序逻辑,用具有当代创想力的新颖结构设计打造多章回的故事情节线索,颠覆传统套路。

(二)代表歌剧-《红船》《沂蒙山》

歌剧《红船》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等9个单位联合演出制作,剧目由王勇编剧,孟卫东作曲,黄定山导演。该剧讲述的是100年前嘉兴红船上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秉持唯物史观,充分发挥歌剧特色,刻画建党百年、初心不改的“红船精神”,是一部气势磅礴、史中觅诗的优秀作品。全剧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艺术化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在叙事上,该剧将会议的过程和内容置于历史语境中,以宏阔革命视野在两幕歌剧中建构起从1919年至1921年的多个时空,通过闪回、穿插、平行叙事等手段,再现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舞台设计上,由景片巧妙分割、搭建出50多个丰富场景,组织了近400人的表演团队,营造出宏大的历史场面。《红船》充分发挥歌剧艺术抒情特质,将建党主题与宣叙调、咏叙调、咏叹调等情感充沛的特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艺术作品。

《沂蒙山》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5个部门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作为全国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和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该剧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吸纳到歌剧唱段中,并采用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伴奏,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另外,《沂蒙山》涵盖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丰富的演唱形式,用鲜明的地域音乐形象,艺术地展现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发起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责任感。

红色歌剧自诞生起,见证了祖国的不断发展进步。本文对红色歌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探讨,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歌剧的发展特点及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歌剧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红色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歌剧红色创作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一墙之隔》创作谈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追忆红色浪漫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