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发展中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及工作对策探析

2021-09-01陈宇震张彤炜黄建昌郑大叶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广东东莞52300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面积绿色

陈宇震,张彤炜,黄建昌,郑大叶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广东 东莞 523000)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主要矛盾的转变,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物质需求已从过往的“有”,向“好”转变,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落实到城市建设领域,特别是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建筑,就是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好用、实用的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大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建设,出台了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新建项目积极采用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标准进行建设,新建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出现一批绿色、低碳、高效具有示范效应的建筑,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引领作用,推动城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普及推广效应。

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虽然国家和地方编制了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化改造等工作,但是由于市场、社会氛围不浓,导致目前改造工作多以政府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的情况。据国家2020年统计年鉴和国家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可知,截至2015年,全国累计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336.3亿m,累计节能改造的建筑面积约为 12.2 亿 m,占比约为 3.6%。其中大部分节能改造面积,均以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为主,其占总节能改造面积为81.1%,改造类型较为单一。特别对于南方地区,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等地区,以及需要集中供冷供热的场所(如医院、学校等)具有较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如健康、智能、绿色、低碳等需求,导致了既有建筑原有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人员的需求,同时由于建筑缺乏有效的管理,保温隔热效果不佳、屋顶漏水、外墙剥落等问题时有发生,对使用人员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不到满足。

因此,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推动不同的节能改造类型,扩大节能改造的供给市场,来进一步满足社会节能改造需求。但参照国家统计年鉴(如下表),推测至“十三五”末,节能改造需求仍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节能改造市场仍存有很大的空间潜力。

自2016年起,每年新增竣工面积的增速为-1.1%,如按照此增速进行预测,2020年竣工面积的预测增速为-3.33%,其竣工面积分别为38.9亿㎡,则“十三五”期间,竣工面积预测为204.4亿m;而按照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节能改造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新增节能改造建筑面积按照6.0亿㎡进行预测,则“十三五”期间,预计节能改造面积占新增竣工面积的比值约为2.9%;占累计新增竣工面积(1985-2019年)约为1.2%。

参考国内外文献,由于年代已久的既有建筑未执行节能标准,或已执行节能标准,但缺乏管理,建筑已未能达到节能要求的,其建筑能耗远超出执行节能标准的建筑。如参照上述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累计量进行测算,预计至2020年末,累计节能改造面积约为18.2亿m,累计新增竣工面积为501.86亿m,比例约为3.6%。其节能改造缺口巨大,且类型复杂、部分建筑分布散、偏,像是农村、山区、丘陵等建筑,导致建筑节能改造提出更高要求(见表1,图1、图2)。

图1 1985-2019年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及其增长率

图2 1985-2019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及其增长率

同时,近年来,由于房地产的过热,国家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全国房屋工程总量大,现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增长速度难以通过5-10年内进行消化。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质量要求也逐步提升,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二年,城市存量用地,特别是大城市已“所剩无几”,新建项目的开发量也将会减少,城市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影响城市发展步伐。面对城市用地日益紧缺的难题,城市更新用地、三旧、棚户村、既有建筑改造将会提升更高的位置,但是随着城市功能性不断增加,这类建筑已不能满足现有城市所追求的绿色、低碳、节能、高效、智能等方面要求,因此需要采用节能改造、绿色化改造方式,解决上述的难题。同时既有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大拆大建,一方面能够实现节约材料,降低建筑耗材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减少建筑废弃物、粉尘等,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产生。通过上述的分析预测,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绿色化改造在“质”与“量”上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需求,且缺口较大,同时城市发展的功能化、多元化等,在城市进程中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可以预期未来5-10年内,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全国房屋建筑面积

2 对策及建议

对照上述预测分析,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各有差异,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一方面要满足不同城市发展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提升建筑使用人员获得感,才能有效解决现有市场需求,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①研究低成本、好用、实用的技术体系。由于建筑设备在建筑中的耗能占比较大,行业也会对其进行重点改造,但改造的措施,一般采用简单增添变频设备,或通过更换具有节能的暖通设备、照明设备等,造成改造成本很高,导致业主/管理人员不愿意进行投入。即使业主/管理方愿意投入,但改造技术不成熟,往往通过牺牲建筑使用人员的舒适性而换取的节能率,导致建筑使用人员获得感较差,对节能改造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应加大创新力度,除加大对建筑设备改造技术的研究之外,还应该研究建筑设计的技术应用,同时,充分考虑研究建筑使用人员舒适性模型,结合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环境,提出最优、最省、使用人员获得感最高的改造技术。

②研究多元化节能改造模式。虽然国家及地方都出台了节能改造的鼓励措施,但是市场积极性仍不高,一方面,由于改造成本较高,业主/管理方不愿意进行投入;另一方面,为达到国家及相关规定的节能率,服务方又不得不采用更换设备方式符合有关规定,导致市场推动的效果并不理想,也解释了目前多以行政推动为主,市场为辅的情况。

因此,积极拓宽改造模式应用,通过引入PPP、EMC(合同能源管理)、绿色金融贷款等多种营商模式,打通供需双方的难点及痛点,盘活节能改造的市场氛围,积极推动节能改造应用。

③进一步挖掘节能改造潜力。通过对建筑的耗能情况进行审计、核查,对重点耗能数据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对建筑耗能情况,建筑使用人员耗能使用习惯进行综合分析,最大程度挖掘建筑节能潜力,同时在不降低使用人员获得感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技术等措施,实现建筑的节能改造,满足建筑使用人员的使用需求。

3 总结与展望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建设需求量大、功能性强,现有城市存量用地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部分,但通过研究历年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竣工验收面积等数据,分析预测了累计节能改造面积占竣工验收面积约为3.4%,既有建筑改造速度低于城市发展进程,同时城市发展的功能化、多元化等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虽然行业内仍存在创新性不足、市场模式较为单一等不足,但是通过各界专业人士的努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将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面积绿色
绿色低碳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巧用面积求坐标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