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1-08-30彭国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彭国芳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065)

1 研究目的

全面实施体育强国战略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快实现我国全民体育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基本要求。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性别等问题都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壮举,是目前我国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而女排精神的巨大影响力无疑地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出发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排精神到21世纪的新一代女排精神,均时时刻刻都在鼓舞着当代中华儿女不断奋勇向前,不惧困难,永攀体育高峰。通过深入研究,发扬女排精神对加快实现我国全民体育健身和中国全民体育事业强国梦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文献资料数据库,查阅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大量有关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结论的量化支持。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提出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从总体要求、战略任务、政策保障和9个重大专项工程全面规划了战略目标、阶段任务、行动路径和推进保障措施,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体育强国、如何全面建设体育强国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件。在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上,将体育强国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明确提出要把体育建设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3.2 20世纪80年代女排精神的时代印记

中国女排的崛起应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一次次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响世界各大赛场、五星红旗在各大赛场上冉冉升起,并最终化作了一个时代印记(见表1)。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女排精神”,现在已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育精神。

表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冠历程

3.3 21世纪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影响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排精神再一次强势燃起。赛事经过:小组赛4战全败对女排队员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然而女排精神的强大支撑,女排队员没有放弃,她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升国旗、奏国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带着希望顽强拼搏、团结奋战、绝不后退,最终成功闯进决赛,并夺得冠军,那一刻场上的队员和关注赛事的中华儿女留下了激动和感动的泪水,如今记忆犹新。这就是可敬可畏的女排精神,从中国女排运动员的身上可以看到并学习到永不放弃、顽强拼搏、团结奋战的精神品质。中国女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又一次很好地阐释了女排精神并不是夺冠,而是面对困难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中国精神。

3.4 女排精神对华夏子孙的影响

2019年,中国女排再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无数中国人因激动再次热泪盈眶,并不是中国女排又拿了一项冠军,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荣誉至上、相互团结协作、奋力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并再一次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击败东道主巴西队之后,各大媒体开始把关注度转移到了中国女排身上,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女排半决赛的对手是荷兰队,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关注度相当高。比赛结果自然也是大家所希望的,顺利进入决赛。人们极为关注这场比赛,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再一次创下新的记录,高达56.78%央视一套的收视率是14%。就在比赛将要结束的时刻,电视转播收视率冲上了69%的高度。有新闻报道称“北京时间8月21日11点02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时的直播收视份额超过73%,中央电视台一套、五套的直播收视份额一度达到了70%以上,换句话说,中国家庭每10台开机的电视中,有7台都在播放女排比赛”。女排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踏出家门走向运动场,逐渐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学习运动技术,培养个体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迈向一大步,也为国家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做好铺垫。

3.5 排球运动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球运动属于集体项目,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三大球”之一。纵观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过程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体育强国的最终体现除了竞技体育之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升全民体育参与的数量,换句话说,只有体育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体育强国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体现。根据目前世界体育的发展来看,全民健身、群体参与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排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适合大部分人运动,推广排球运动对其他的体育项目也有促进作用。排球运动的发展可以兼顾和展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也可以这样理解,推广排球运动有女排精神的大力支撑,自然在开展过程中的群众基础、运动水平,甚至体育产业的形态和文化都成了有利条件,更有利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3.6 女排精神促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那就是不放弃,不畏惧,勇于战胜困难。”这对全国人民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我国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

2019年,中国女排再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10次登上世界三大赛冠军的领奖台。多少中国人因中国女排的表现而再次热泪盈眶,新时代女排精神的意义,已经不仅是因为她们又拿了一项冠军,更是因为她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荣誉至上、队友团结协作、比赛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以至于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所以,在女排精神的影响下,我国终将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女排精神已经融入到我国的体育文化之中,体育文化项目建设、体育文化丰富的有力驱动力源于社会文明的发展,时代语境下协同辩证,是事物内在规律的本质表现。《纲要》在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6个维度上提出了具体目标,对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有了很清晰的描述,并强调必须始终重视体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恒定,便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女排精神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民族荣誉的集中体现。随着女排精神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不断地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砥砺前行。中国女排从不放弃,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顽强拼搏、团结奋战、绝不后退的精神品质已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并终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聚焦东京奥运会(七)金牌背后的追梦故事
体育课中如何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刘作平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