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品于教 融德于育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课间礼仪操的编排

2021-08-30李少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间操礼仪动作

李少娟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南通 226000)

如今,小学生身处于传统文化缺失、西方文化盛行的社会当中,小学生对西方的唐老鸭、米老鼠、白雪公主等耳熟能详,但对传统礼仪文化却知之甚少。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各个小学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尝试,在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优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文化礼仪感,还能够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1 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了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延续力。经过先辈们的代代传承,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价值、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自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在人们心中慢慢被淡化,逐渐不被重视。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依赖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传承;一个国家的发达兴旺,离不开强大精神文化的滋养支持[1]。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自信心恢复,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声不断出现[2]。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对事物形成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好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

2 传统文化礼仪在课间操中的编排

课间操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基础的学习内容,也是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规定。课间操作为一种较好的强身健体的形式,易于组织管理,大多数学校都选择课间操这种锻炼方式,但是课间操锻炼逐渐流于表面形式,学生做操毫无生气,无精打彩,整个队伍看起来状态消极、零零散散。不可否认,传统的课间操对学生的吸引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退,尤其是对于认知还不健全的小学生而言,枯燥的动作往往吸引力极低[3]。国家教委正在大力推广“大课间操”体育活动,课间操的活动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如武术操、集体舞、啦啦操等,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课间操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该文将传统文化礼仪融入到课间操锻炼中,集德育与体育为一体,让学生在课间操中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操的开展,不仅是提高现代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自我形象的需要,也是“和爱”文化教育的要求。

2.1 礼仪操的编排思路

《礼记》有云:“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仪是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礼仪的精神是尊重和谦卑,将“仁义礼智信”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让为师者知识博雅,为生者举止文雅,做到“学优则才,身正为雅”。在课间操中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必会对学生的行为礼仪、言谈举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德育真正融入到体育锻炼中[4]。

2.2 礼仪操的编排内容

传统课间操以广播体操为主,广播体操作为全民运动的项目之一,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九套。为了促进课间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步出现了集体舞、武术操等多种形式的课间操[5]。礼仪操也是以形体动作为主,结合目前日常生活中友好握手、微笑点头等现代基本礼仪动作,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拜师礼、拱手作揖礼等传统礼仪元素,配以古典音乐或者《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编排动作美观大方。

2.3 礼仪操的音乐选择

不同于传统的广播体操音乐的激昂,礼仪操的音乐更倾向于温文尔雅、沁人心脾,能够使小学生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平静,因此音乐上可选用秦汉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的琵琶乐等,同时将《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或者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诗词吟唱和拜师礼乐合成一个3~5min的完整音乐。整个音乐旋律温婉波动、优雅绵长,既具有课间操的节奏感,又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6]。

2.4 礼仪操的动作设计

礼仪操动作的设计,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锻炼的实际效果,合理设计礼仪操的动作和时间,每套操都经过精心编排,具有独特的特点,满足不同年级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礼仪操动作主要以“请”“握手”“微笑”等简单的动作为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孔子作揖礼、孔子拜师礼等,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对于高年级学生,主要结合诗词歌赋,对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无论是哪个学段,礼仪操整体均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详见表1。

表1 礼仪操实施动作设计表

礼仪操作为对体育教学的补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阳光运动巧妙地合二为一,营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小学生在健身运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涵,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出民族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中将传统文化精髓根植于莘莘学子心中[7]。

2.5 礼仪操的实施时间

以通师一附本部为例,集团本部学生班级、人数比较多,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及教师完成教学和训练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结合此次礼仪操对不同学龄层级的编排及学校对课间操的安排,将学生分为低年级(一、二、三年级)和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分时间段进行不同礼仪操的锻炼。体育教师提供指导,穿插于每个班级带队,辅助正副班主任,上下午分年级进行练习。对于出操队伍的时间、形式、年级进行了编排,见表2。

表2 礼仪操实施时间表

该套礼仪操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形体姿态的灵敏度和伸展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孔子作揖礼、拜师礼等,动作复杂且手脚转换较多,而且还需要配合古典音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低年龄段和高年龄段礼仪操的动作。

3 结语

礼仪文化教育具有很鲜明的实践操作特点,因此礼仪操不仅是为了传授小学生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礼仪教育和体育教育的一致性,对教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体育课堂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体系也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是和其他学科具有交叉的知识。礼仪操涉及很多传统文化礼仪,如作揖礼、交手礼、拜师礼等,也涉及温婉典雅的古典音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与传统的广播体操相比,礼仪操具有以礼入体、以体修身、以乐修性的特点,对矫正学生身体姿态、塑造美的形态、鉴赏美的情趣等都具有良好的正面效果,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爱”一附人。

猜你喜欢

课间操礼仪动作
下一个动作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光明正大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关于课间操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