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课例研究初探

2021-08-29曾莉莉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课例能力研究

曾莉莉

摘要以“主题式”课例研究为依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易操作、有效性强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能引起共同关注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我们便可以将其列为课例研究的主题。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例,通过课例研究,启发教师深入思考,汇聚集体的智慧,确立“主题式”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主题式;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28

On the Study of Thematic Lesson Examples

Taking "cultivating the observation ability of junior students" as an example

ZENG Lili

(LuzhouLuxian Teacher Training School,Luzhou,Sichuan 646199)

Abstract:It is an easy and effective way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to carry out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me" course case research. Typical problems that can arouse common concern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n be listed as the theme of lesson case study. Taking "cultivating students,observation ability" as an example,through class case research,inspire teachers to think deeply,gather collective wisdom,and establish the basic proces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me" class case research.

Keywords:thematic;lesson study

主题式课例研究,是指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主题,开展的专题性课例研究活动。以主题式课例研究为依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易操作、有效性强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以研究问题为主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用问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促进问题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或者是难以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或是特例,或是众多教师的困惑、难点。对于那些能引起共同关注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可以将其列为课例研究的主题。通过课例研究,启发教师深入思考,汇聚集体的智慧,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便是优化了课堂教学。在开展主题式课例研究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下便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例,谈谈怎样开展主题式课例研究。

1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

1.1调研分析,确定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即问题,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是主题式课例研究的起点。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呢?主题的确定不是随意而定的,我们要深入课堂,从教学实践中去找问题。根据教与学的情况,联系新课程理念,从教师教育教学遇到的困惑中总结、提炼典型问题。

自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这就意味着低年级科学教师要面临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比如课堂的组织与调控难,学生兴趣不持久,观察不细,描述方式单一,“生不解师意,师不懂生言”等。通过分析,我们在这些问题中提炼出“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这一问题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以求在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学习研讨,形成策略

在确定“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这一主题后,研究团队便开始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资料查阅,我们发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其他学科有所涉及,但直接、可借鉴的资料较少。于是,团队将各学科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总结提炼的策略及相关资源,通过交流信息、思维碰撞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共同研读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围绕研究“问题”而学习。通过学习,各有所思,各有所获,进而提出三种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即:精心选择观察材料,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运用工具,培养学生观察的准确性等。

1.3课堂实践,研究反思

学习研讨后提出的策略,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才能检验是否有效,因此课堂实践是研究的关键。课堂实践重在反思与重建,重在团队成员的观察与思维碰撞。

围绕“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这一主题,研究团队选择了一年级“观察一瓶水”这一教学内容。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理解分散备课,并写好备课随笔,重点围绕研究主题阐述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哪些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备课后,团队成员研讨交流,互换角色,针对培养策略进行质疑问难,形成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针对不同的策略,选择几位教师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展示。在观课中,团队成员分工,分別对课前提出的三个策略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观察记录。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三个策略做了针对性设计,比如,采用播放视频“水和我们”的方式引出观察的材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来观察水的特征,他们很快观察到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样的指导,提高了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观课、测评,团队对课前提出的三种策略给予了肯定,三种策略在本堂课的实施中是有效的。

为验证三种策略的科学性,团队选择了另外几个内容,即“观察纸“观察小动物“观察空气”。在不同内容的课堂上运用同样的三个策略,观课之后,团队认真反思,围绕“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剖析成败得失,归纳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认识,完善研究。

1.4主題论坛,探索交流

在获得实践经验后,团队再次进行主题研讨交流,围绕“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这一研究主题进行阶段性交流。通过主题论坛,团队成员从三个角度加以反思:一是针对主题,我是怎么认识与思考的;二是团队成员是怎样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三是骨干教师或专业引领人员是如何总结、归纳并提炼策略的。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学会三种对话:我与自我的对话,我与合作伙伴的对话,我与专业引领人员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团队成员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教师的价值共享。

1.5总结提炼,发展提升

通过主题论坛,团队成员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结合理论学习,强化平时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提炼。比如,课后整理课堂教学实录,及时记录教学的得失,写成教学案例和教学个案;一段时间后,静心回忆所上过的课,梳理自己的收获和遗憾,写成听后随感、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论文等。通过这类主题式课例研究,教师便能更好地在研究中获取经验,提升教学理念。

2课例研究的适用范围

主题式课例研究适用范围很广。同学段、不同学段或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围绕同一个主题互动,通过主题来凝聚各类课堂教学研究人员,使之成为一个共同体,在互动中共同成长与进步。

2.1在同学段、同学科内实施主题式课例研究

同学段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年龄特征、相同的认知水平,同学科在教学方法、理念上更为一致。比如前面举例的“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团队在初次实践三种策略后,在同一学段选择几个内容实施相同的策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人员便能进一步检验这三种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可行性。

2.2在不同学科内实施主题式课例研究

仍以前面的主题为例,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各学科学习的前提。比如,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数学的教学中,观察能力作为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对学生学好数学、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科学的教学中,学生对具体事物、现象的观察与比较更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所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习有效的观察方法是各学科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这些学科中我们便可以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为主题进行课例研究,探究在不同学科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3在不同学段内实施主题式课例研究

不同学段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不同,但观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不同学段内实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课例研究,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螺旋式上升,同时也解决了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的问题。

3结语

主题式课例研究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在实施中提炼、概括,形成研究的主题是前提;围绕主题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通过观察、分析以及团队成员的思维碰撞从而获得对主题更深入的理解是核心;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便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编写组.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龚志萍:主题式课例研究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J].现代教学,2019,24.

猜你喜欢

课例能力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课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