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科学课长期观察教学策略探析

2021-08-29尹冰程帅淳子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科学课低年级教学策略

尹冰 程帅淳子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而在各种探究活动中,长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因素。小学阶段出现的长期观察活动内容较多,根据活动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一节课中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二是在持续一段时间里的观察活动。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心理特点,往往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于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不能持久,或者一开始就遇难而退,还未开始观察就结束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长期观察的兴趣,解决长期观察活动的物质需求,确保长期观察的有效和持续。

关键词科学课;低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06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Long-term Observation in Junior Science Class

YIN Bing1,CHENG Shuaichunzi2

(1. Wenhua Road Primary School,Hetang District,Zhuzhou,Hunan 412008;

2. Meidi Primary School,Hetang District,Zhuzhou,Hunan 412000)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s a practical curriculum. Inquir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science. In various inquiry activities,long-term ob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scientific inquiry. There are many long-term observation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y time,the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one is to carry out observation activities for a long time in a class,and the other is observation activities that last for a period of time. Because of their age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unior students are often only interested in new things. They can,t last long for observation activities,or they die and retreat at the beginning,and it,s over before they start observation. Teachers can create real situations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ong-term observation,solve the material needs of long-term observation activities,and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long-term observation .

Keywords:science course;junior grade;teaching strategy

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动脑学习科学。在各种探究活动中,长期观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出现的长期观察活动内容较多,根据活动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一节课中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如观察溶解现象;二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观察活动,如“观察月相的变化”“观察身边的植物“观察身边的动物”等。这些观察活动,需要少则一二十分钟,多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低年级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心理特点,往往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于长时间的观察活动则不能持久,容易遇难而退,还未开始观察就结束了。

如何在低年级科学课中有效开展长期观察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探析。

1創设真实情境,激发长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科学课上进行长期观察的动力。科学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即将开展的观察活动是有趣的、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这样就能够使低年级学生想主动参与,想进行研究。

案例一:湘版《科学》(下文均为湘版《科学》内容,省略)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

“长期观察身边的动物”是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对于真实的动物,学生本身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视频或者图片上的动物则兴趣平平。身处信息时代的他们,不管是在电视还是网络上,见到过太多动物的影像,唯独真实的动物难以接触到,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小孩子特别喜欢去动物园。如果课堂上能够将真实的动物带进课堂,无疑会激发学生非常高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单元,教材介绍的几种身边常见的动物,例如乌龟、蝴蝶、鱼并不罕见,危险性也小,选择好合适的品种并利用饲养盒装好,其实都可以尝试带入课堂。实际教学中,有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真实的乌龟、鱼、蚯蚓等,学生整节课都在认真观察,并且记录了很多发现。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观察这些真实的动物后,有的回家会继续寻找身边的动物进行长期观察。

2解决物质需求,保障长期观察的开展

科学课的活动需要用到一些材料,而长期观察活动更加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教师前期精心准备与计划,确保物质条件能够满足需求,才能让长期观察有实现的可能,而不是一场停留在想象中的空谈。

案例二: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用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通过对兔子、蜗牛的观察研究,了解动物怎样利用眼、耳、鼻、触角等接触外界环境并做出反应,所以对于兔子、蜗牛的真实反应的观察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真实的兔子或者蜗牛,仅仅通过视频资料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同时也无法通过亲身经历、动手动脑进行研究,不能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建构概念。这样一来,这一单元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兔子、蜗牛提前准备好,直接带活物进课堂,让观察真实发生,特别是让一些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法来研究的内容能够真正开展。比如研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观察的收获也很多。

案例三: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在生长”

这一单元,需要学生长期观察并记录植株的高度、叶片数量等情况。校园里的绿化植物大多是长势较缓慢的灌木或者乔木,借助这些植物来观察植物的生长并不太合适。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种植一些发芽快、生长迅速的植物,例如绿豆、黄豆、凤仙花等植物,师生一起开展种植活动,一起进行长期观察。还可以在教室周边选择一个角落,将班上所种的植物布置在这个“植物角”,让教室与科学实验场地相结合,形成一个可以在身边长期进行科学观察的场地,便于学生参与。

3提供合理指导,确保长期观察的有效

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心智还处在发展初期,对有些观察实验的坚持和落实的难度较大,对于需要长期观察的活动,仅仅有前期的兴趣还不够。要确保长期观察的有效进行,教师要进行详细、合理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步骤,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案例四: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溶解”

这一单元首先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观察食盐的溶解。食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物质,放入水中进行观察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学生都会。但如果不做任何指导,学生仅仅看到食盐最后在杯中溶解还是未溶解,这难以让学生理解食盐变成更小的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

在一次实际教学中,教师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食盐颗粒并利用画图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同时将食盐的变化进行记录。学生通过认真且较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食盐颗粒会在水中慢慢变小到最后消失不见,这样不仅让观察活动变得更加深入,而且学生的兴趣更高,更容易坚持长时间观察,从而轻松地建构溶解的概念。

案例五: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太阳与月亮”

在这一单元,学生进行长期观察月亮之前,首先要让他们清楚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比如在课堂上提前与学生讨论并制订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观察月亮的方案。同时,设计简单有效的记录表,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如设计好表格,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在对应的日期下方记录月亮的形状,让学生能够方便记录。教师的指导主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清楚活动的具体要求和目的,知道怎样去进行观察,才能让观察月亮的任务有效开展。

4营造交流空间,促进长期观察的持续

长期观察的时间跨度很大,而低年级学生往往只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难以坚持长时间做一件事。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关注长期观察活动,给学生营造方便交流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不断在交流中获得新鲜感,不断激发观察的欲望。

案例六: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植物”

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学生去校园里观察植物,他们一开始会积极参与,但是新鲜感一过,许多学生就不再认真观察植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室里增添一些适合交流的平台,例如,增加观察作品展示栏,让学生把观察日记、观察记录表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被任务驱动,感受到被肯定、被欣赏的快乐;增设观察记录的表扬栏,对个人或小组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长期观察的兴趣;在观察活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互相学习观察中好的做法,促进学生持续观察的積极性。

5结语

科学课中的长期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调动并培养学生在长期观察中的兴趣、专注力,要合理地给予方法的指导,要成为学生长期观察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低年级学生在长期观察活动中得以坚持并成长,为中高年级的长期观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金卫国.刍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9,5:12-13.

[3]崔超.小学科学低年级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2-314.

[4]曾宝俊.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探索——概念转变:低年级科学教学的一个棘手任务[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5,3:94-97.

[5]黄海旺.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科技教育,2017,9:20-22.

猜你喜欢

科学课低年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难忘的科学课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