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造生态微景,创新教学方式

2021-08-29朱小琴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创新

朱小琴

摘要小学科学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价值“生态微景”是由动植物、土壤、水体、容器及配件构成的有主题的操作方便的有创意的微型景观“巧造生态微景”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目标为指导,开发“生态微景”系列内容,探索“巧造生态微景”策略,优化“生态微景”管理办法,有力推动小学“生命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巧造;生态微景;创新;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14

Skillfully Create Ecological Micro Scenery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Taking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as an example

ZHU Xiaoqin

(Huanan Experimental School of Danyang,Zhenjiang,Jiangsu 212300)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cience course is of great value to cultiv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Ecological micro landscape" is a themed,convenient and creative micro landscape composed of animals and plants,soil,water,containers and accessor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in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the "skillfully creating ecological micro scene" develops a series of contents of "ecological micro scene",explores the strategy of skillfully creating "ecological micro scene",optimizes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ecological micro scene",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ife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

Keywords:skillfully create;ecological micro landscape;innovation;teaching methods

“巧造生態微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小学科学课、年级组科学活动及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废弃的、环保的、可利用的材料,动手设计并制作微型生态盆景,观察动植物生命发展过程,体验并认识到人与动植物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链。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亲身经历动手动脑实践活动。

“巧造生态微景”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目标为指导,依托小学科学课本中“生命科学”领域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种植、饲养等系列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生命的特征和规律,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怀,对小学生进行生命科学教育的启蒙。“巧造生态微景”为小学“生命科学”启蒙教育寻找到了有效途径,有力推动了小学“生命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巧造生态微景”实践目标的研究

“巧造生态微景”有别于简单的种子种植、植物移栽、小动物饲养活动,是需要学生围绕主题,模仿山林、田野,甚至是游戏、动画里的场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将苔藓、蕨类、多肉等常绿植物配以装饰配件,构造成“造型美观、点缀巧妙、布局合理”的生态微景观,学生在巧造这样的生态微景观时要经历“确定主题一规划布局一选择材料一实践操作一微景展评”的过程。

“巧造生态微景”有助于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目标的达成,具体如下。

科学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植物栽培的方法,了解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微景制作的要点,了解微景布局搭配及装饰点缀的要素等。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科学知识设计生态微景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生态微景持续进行科学观察,遇到问题能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能积极参加“巧造生态微景”活动,能对自己巧造的生态微景用心养护,能用科学的方式记录观察发现,能与别人交流分享自己在巧造生态微景过程中的感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寻找废旧材料,动手改造制作,在巧造微景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意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2“巧造生态微景”系列内容的研究

“巧造生态微景”系列内容包括共6个类型9个主题,涵盖了“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繁殖”“动物的生长”“微生物世界”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情怀。

趣味科学作业类。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成长。但是,小学科学课本中有许多内容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如“生命科学”领域中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的营养繁殖、动物的生长环境等内容,仅仅依靠课堂的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落实小学科学探究目标,教师可以着眼课堂以外,开展“巧造生态微景”活动,其特点是简单、操作性强、安全、有创意。比如,可针对《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展开“我与蚕宝宝共成长”主题活动等。

趣味季节活动类。不同季节的“巧造生态微景”主题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动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人、动物、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比如,春季针对植物种子繁殖主题,开展“水果种子变森林”活动;夏季根据瓦苇(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设计并制作有创意的生态微景,观察瓦苇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生命的意识。

3巧造“生态微景”策略的探索

3.1延展性策略

内容的延展。为了突出生态微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采取了依托课本“生命科学”领域内容,有目的地向课外延伸。比如,在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时,我们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延展,不仅指导学生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还指导学生运用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打造“树荫下的珍玩”生态微景,让学生通过“巧造”的过程将“生命科学”目标落到实处。

技法的延展。生态微景制作是有意义的,不是简单地把植物、动物、装饰品等材料组合在一起,而是要围绕设计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技法,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具体的技法有疏密对比法、主景突出法、坡度落差法、留白遐想法等。

场所的延展。造生态微景是一个长期的活动,造景前期学生需要设计,然后选择材料造景,造景后期学生需要养护微景。为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过程,我们将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班级延伸到年级组,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多方面、立体式地推进活动落实。其中,从班级延伸到年级组,使得活动范围更广,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3.2自主性策略

主题自定。对于学生来说,打造生态微景最大的乐趣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学生制作生态微景前,先要设计生态微景的主题,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先确立故事主题或故事场景,然后以此设计整个生态微景的布局,空间的布局上要考虑主次、疏密、高低、露藏、动静等关系。

造型自塑。生态微景的花盆制作本着“废物利用、动手巧造”的原则,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花盆、家里的瓶瓶罐罐,自己选择设计、组合,可以是组合式的,可以是多层式的,也可以是立体式的。学生自己制作别于科学实验、工厂制造,体现在对生活中、身边的废物利用,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既安全又简单易操作。

植物(动物)自选。微景植物可以选择乡间田野的野花野草进行移栽,可以选择家中常见的种子发芽,也可以选择植物的营养繁殖,动物则以小蜗牛、小蚂蚁、螳螂、蚂蚱、金龟子等易观察的小动物为主。

3.3激励性策略

为了更好更广地发挥“巧造生态微景”的育人功能,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激励评价:

过程综评。“巧造生态微景”评价是综合评价,包括作品创意的评价、作品效用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家庭参与评价等多方面,每一项评价都由教师评和学生评相结合,总评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

网络参评。我们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把班级推选的优秀微景从微景作品、微景创意、活动感受三方面制作成“小小微景观创意大比拼”系列推送,对学生微景作品进行网络投票,评选出班级、年级、校级“十佳”生态微景。

微景展销会。为了更好更广地发挥“巧造生态微景”的育人功能,我们会不定期开展“微景展销会”,学生自愿将自己的生态微景进行展销,微景展销的收入用于支援孤儿院、贫困山区学校等。

4“巧造生态微景”管理办法

“巧造生态微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激励他们体验整个过程,但是,“巧造生态微景”是一个长期的观察、实践活动,所以,为了提高“巧造生态微景”活动的完成性,我们提出了“三坚持”的管理办法:

坚持科学记录。实验记录、观察记录是科学学习成果的体现方式,是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依据。学生通过照片就能进行完整的记录,然后通过照片观察、对比,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坚持每周反馈。科学教师每周浏览各班QQ相册记录,选择方案有创意、制作有新意、记录有特色的學生进行表扬,同时也要对进度跟不上、活动有困难、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进行引导、及时跟进。

坚持适当指导。一方面教师要亲力亲为,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出具体的建议。

5结语

“巧造生态微景”不仅能弥补学校进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而且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牟晓林.造微人妙——微景观设计美学观探析[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1.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创新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