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科学课体验式教学策略探析

2021-08-29孙江波袁辉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验式低年级教学策略

孙江波 袁辉

摘要科学课中体验式教学策略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在体验中感知和认识事物、建构概念,是“做中学”“用以致学”思想的体现。该策略适合小学科学课程中与“工具”相关的内容,实施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认知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体验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05

On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Strategy of Science Course in Junior Grade

——Take "Scissors and Knives" as an example

SUN Jiangbo1,YUAN Hui2

(1. Wenhua Road Primary School,Hetang District,Zhuzhou,Hunan 412011;

2. Hunan Zhu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Zhuzhou,Hunan 412000)

Abstract: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strategy in science class aims to guide students to obtain real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in activities,perceive and understand things and construct concepts in experience.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thought of "learning by doing" and “learning by using”. This strategy is suitable for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ools"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The implementation should follow the cognitive law from shallow to deep and from point to surface,so as to improv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students,scientific think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of explaining phenomena and solving problems with scientific methods.

Keywords:junior grade;experiential;teaching strategy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和小学科学“做中学”的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儿童参与直观具象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让这种感受和经验成为他们以后学习的方法、模式,是“用以致学”思想的体现,我们称之为体验式教学策略。在科学课上,倡导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本文以湘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剪子和刀具》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低年级科学课堂上通过体验式教学策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剪子和刀具》一课,主要通过开展“分开一张纸”“剪不同的纸”两个活动,组织、引导学生体验剪刀的使用方法,在“用”的过程中了解剪刀的特征、结构,发现不同剪刀的不同使用方法,再认识其他刀具,意识到工具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剥开核桃”拓展活动,模仿古代的人利用石头这种工具,渗透技术发展史,意识到改进工具的意义。

1在体验中感知工具的便利

课始,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复印纸,在纸的对角线上画一条虚线,以挑战游戏的情境进入教学。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个挑战游戏,你能不能沿着这条虚线把一张纸分开呢?

(学生跃跃欲试。)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分开这张纸?

生:我可以用手直接分开。

生:我可以用剪刀剪开。

师:就用你想到的方法把这张纸沿虚线分开吧。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使用剪刀,也有个别学生直接用手沿着虚线撕开这张纸。)

师:你为什么想到用剪刀分开这张纸?

生:(展示分开的纸)用剪刀分开的纸的边比较直,也很平整,用手直接分开时不整齐。

师:看来剪刀这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把这张纸平整地分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刀这种工具。

沿一条线分开一张普通的复印纸,学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撕开,二是使用剪刀分开。因为桌上材料盒里放了剪刀,大部分学生会使用剪刀,他们尝试过后发现,使用剪刀分开更方便、更平整。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体验活动,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或体验直接撕开一张纸的难度,或体验使用剪刀带来的方便。孩子们在体验中初步感知使用剪刀这种工具能够带来便利,为接下来认识剪刀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2在体验中探索工具的使用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几张纸,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发现,这些纸张厚薄不同、图案形状不同、软硬不同、颜色不同等。)

师:这一次的挑战是用剪刀把纸上的图案剪下来。先想一想:这些纸有什么不一样,用剪刀的哪个部分剪容易一点?

(学生想到用刀口或刀尖去剪,但不能确定具体怎么剪比较方便,教师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学生体验使用剪刀不同部位剪纸的方法,把纸上的图案剪下来。剪薄纸上图案的学生速度会快一点,教师视情况再提供厚纸给他们,鼓励他们继续挑戰,比较剪不同的纸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后,学生分享使用剪刀的方法。)

生:我发现用剪刀的刀口后部剪硬纸片比较容易。

生:我首先剪的是薄纸上的五角星,发现刀口前部剪薄纸片比较好剪,图案中有角的地方要用刀尖剪。

生:我发现用刀口前部剪薄纸轻松,用刀口后部剪厚纸轻松一点。

师:在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不同的剪刀呢?

(学生列举:厨房用剪刀、理发剪子、枝剪、钢筋剪等。教师现场演示枝剪和钢筋剪,师生合作体验不同的剪刀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使用剪刀剪不同厚薄、不同圖形纸张的过程中,体验使用剪刀的不同方法,如用刀口后部剪厚纸轻松,用刀口前部剪薄纸方便等。这些发现,离不开真实的体验,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他们在实践中比较,从而有正确的发现,这便是体验式教学策略的价值所在。从教材上的剪刀拓展到生活中更多的不同的剪刀,观察不同剪刀的结构,体验枝剪和钢筋剪的使用方法,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完成修剪树枝、剪断铁丝的活动,让他们获得直观、真实的体验。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这些工具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是人们的好帮手,体验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3在体验中认知工具的发展

在这节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体验了多种剪刀和刀具的使用方法,这些工具均是当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也可称之为现代工具。人类使用工具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工具的发展史。

教师出示几颗核桃,提出没有核桃夹、锤子这类工具,可以怎样剥开核桃,引导学生联想古代的人会想什么办法。学生很快想到用石头敲击,用树干击打等方法。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石头和核桃,让学生分组活动,剥开了核桃,体验古人是怎样利用工具的。

接着,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古代的人没有刀具,石锤、石刀、石斧就是人类早期的工具,人们用它们猎杀动物、劈开果实、伐木等。后来,人们才逐渐发明了现代的剪刀和刀具。

用石头剥开核桃的挑战活动,是一次体验活动,其意义既是解决生活中一个实际问题,又是进行工具史的教育,使科学教育的意义不局限于现代工具的使用层面,而是隐含着工具、技术发展史这条暗线。

《剪子和刀具》一课运用了体验式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在剪纸的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发现使用剪刀的方法。从剪一张复印纸,到剪各种厚薄不同、形状不同的纸,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比较、认识剪刀这种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由浅入深。学生在认识剪刀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刀具,体验古代的人利用石锤、石刀、石斧等工具的作用,从剪刀上升到更多工具的层面,由点到面。

本课通过体验活动,还初步渗透了“工具是物化的技术”这一主要概念。可以预见,学生走出课堂,遇到使用剪刀或刀具的时候,他们会合理地考虑选择哪一种剪刀或刀具,使用剪刀或刀具的哪个部位操作,甚至发明出实用、巧用的剪刀或刀具等,这便是通过本课学习获得的科学素养。在小学阶段,涉及与工具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温度计、酒精灯、日晷、简单机械等),这一类型的课均可以采用这种体验式教学策略。

4结语

从活动层次角度划分,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中表现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体验。随着体验活动的层次加深,学生不仅习得探究科学的方法,也提升了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用科学方法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体验式低年级教学策略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