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视剧“配角吸引力”现象及其审美转向原因探析

2021-08-27梅培琦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摘要:早期中国电视剧的人物角色都有着较为严重的脸谱化现象,是“好”是“坏”,为“主”为“次”,极其容易分辨。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去除脸谱化。时至今日,观众对主角或者说所谓好人的审美逐渐疲劳化,开始转向对配角的审视,并渐渐喜欢上配角。而编剧也开始审视自身对好人刻板印象的刻画,逐渐打破惯有思维,开始对配角形象进行更加饱满鲜活的塑造,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产生“配角吸引力”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审美多元化的体现。角色刻画冲破禁锢之后配角吸引力提升的深层原因,即受众审美和编剧审美的时代变化,是笔者想进行探究和分析的主题。

关键词:配角吸引力;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经常关注电视连续剧的人应该了解,很多电视剧中配角的人设与主角同样出彩,且同样具有吸引大量观众的魅力,但早期中国电视剧中的主角在吸引观众方面更胜配角一筹。

最早期中国电视剧题材大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歌颂那个时期人民大众心中的正派人物和英雄人物,模式不免显得过于刻板化、固定化。“文革”时期是中国电视剧的停滞期,禁播的电视剧种类较多,且在力图塑造不犯错误的英雄角色。改革开放之初至80年代末,是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这一时期相较于以往,角色较为多样,但我们发现,这一改变大多体现在主角上,且主角仍给大众一种“疏离感”。而配角还是基本无闪光点,仍然逃不出“贬配扬主”的思维禁锢,塑造的角色依旧远离现实生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剧开始走市场化道路,慢慢跳脱以往的角色禁锢。电视剧角色更加贴合现实生活中的人,角色的变化也使得观众的观感有所提升,之前被主角吸引的一批观众开始“走近”配角,对事物的审美也更加多元化。与早期大众被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去更多关注主角不同,这一时期的大众从以往对主角的审美开始转向对配角的审美。配角开始脱离原本的角色轨道,变得更具“人情味”,比主角更加贴近现实人群。21世纪以来电视剧中的配角,则有着更加饱满且鲜明的角色特点,就算是所谓的“恶人”,也有着人性的闪光点。相对而言,主角形象虽说正在慢慢打破以往的角色禁锢,而且确实也存在不同于以往的“完满型”人物的主角。但主角所代表的大多是人生相对“完满”的人物,使得一批观众更加倾向于喜爱“不完满”但却真实的配角,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电视连续剧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而成的。108条好汉各具风采,各有特点,人物特征与以往的剧集相较更为复杂多样,满足了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以及不同价值观的受众的观看需求。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电视剧中的主角,其标签多是“优秀”或者说是“特别”,他们总能遇到一些有助于自身的人或事,象征着一种“成功”或是比较好的人生状态,一种人生较为“完满”的程度。他们甚至强大有力并且有勇有谋,很多优秀的有关人性的品质都在主角身上有所体现。反观配角,似乎都是影视剧之中用来衬托主角、辅助完成故事主线的角色。从其人生状态来看,配角大多没有主角那样较为“完满”的人生状态。他们没有十分完美的人格,因此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基于此文化现象,笔者对该现象背后的深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审美转向原因分析

强烈的冲击力对比、审美疲劳化以及更多元的配角塑造,使得在主角形象塑造惯有思维也产生改变的情况下,配角仍然具有吸引力。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些深层因素使得“配角吸引力”现象产生,使编剧对惯有的“好人”刻板印象刻画的改变以及观众审美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文化也发生了转型。”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体现为人文关怀的一系列价值观念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如自由、启蒙、理想主义等等。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追逐个性化和私人化的趋势逐渐进入人类话语中心,大众对自身和他人的关怀也从精神层面转向日常生活本身[1]。由此,社会的转型,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传媒的发展,使大众文化异军突起,旧有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20世纪中期,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西方价值观出现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换的趋势。依据英格莱哈特的研究,这种转换趋势表现出两种维度:一是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的现代化维度;二是从生存价值向幸福价值转变的后现代维度[2]。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思潮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接触后现代主义并受其影响,将其吸收。编剧在进行角色创造和刻画时,也改变了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创造的角色跳脱和颠覆了以往传统形象的禁锢。编剧的创作视角开始用“形而下”消解“形而上”神话,引发了从二元向多元模式的转变,多元化创造格局渐生[3]。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批判性与颠覆性,还有解放性。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哲学领域、社会思想、文学与艺术三个层面,其中受影响最小的是文学和艺术,但论及后现代主义最多的,却恰恰是这个领域。原因很简单,文学和艺术属于感性思维,而感性思维本身是最欢迎这种具有批判性、颠覆性和解放性思维观念的[4]。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也为这一改变作出了贡献。在20世纪人类哲学、科学、社会领域发生深刻改变之时,解构主义思潮出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其基本立场是张扬自由与活力,反对一元论和二元对抗,提倡多元化、多角度理解,消除权威,推崇大众狂欢,他相信传统无法砸烂,后人应不断用新的眼光去解读。正是现今不可逆的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趋势,使得各国文化交融,人们开始接受多元化,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进行大众狂欢。在配角吸引力现象中,解构主义表现在解构了个体所承载的性格特征,并将其分散到主角之外的角色当中,打破了以往传统中闪光點汇集的现象。此外,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各有明确的分工,从个体本位变成了群体本位,从而使编剧与观众都将注意力转移到配角身上。

虽说文化相对论的产生可追溯到18世纪,但在后现代主义产生的20世纪中期,文化相对论成为一种流行的思想。它是人类学历史特殊论流派的博厄斯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文化自身的独特之处也都不尽相同,且每一种文化没有优劣和高低之分。因此,当人们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应该摒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这其实与解构主义的本质有异曲同工之意。

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小型的、潜在体现“文化相对论”的“圈层”,每个个体的个人文化特点都有其价值,而在获取某一信息或看待某一事物时,个体在其中找寻自我价值的验证(找寻符合自身价值的观念),从而得出自身独有的观点。这也在“配角吸引力”背后审美的改变中得到体现,“配角吸引力”背后审美的改变,事实上就是一种小文化圈中的“文化相对论”。在彼此打开国家大门后,人们开始审视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重新审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关于角色的审视,则体现在把惯有的对主角的关注转移到配角上,体现出每一个配角所象征的个人文化特点都具有价值,使观众都能在每一个配角中找寻自我的价值验证。

作为社会转型下产生的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种表征,审美由以往的“精英主义”“英雄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并直接影响到文论的转型以及作家的创作实践。人们开始以审美转向来思考文化现象,以审美愉悦来认同价值。大众话语权得到确立,日常生活也合法化。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中,以宗教理论指出:“生活的合理化和生活有权存在的价值发展为艺术担负起世俗的救赎功能,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平庸刻板救赎出来提供了条件。”[1]

从自身来看,少时接触影视作品,由于戏份安排、演绎状态等因素,我们大多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主角身上,从而忽略配角;成年后,我们开始有了自身的思考与追求,转而打破原有思维,开始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其余角色——配角之中寻找符合自身价值观及审美的特点。如前文所说,主角代表着一种成功或者说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一种人生较为“完满”的状态,而配角相对更加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观众对配角的关注,意味着每个人对幸福及成功的定义不再相同,现在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快乐。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人类需求的阶梯式划分来看,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而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的今天,人们在满足了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后,开始重视自身。反思人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人是真实而客观的人,开始关注配角,接受并正视现实,这也是审美与日常生活界线模糊的体现。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配角吸引力”现象的产生,首先是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手法在起作用,是为了抓住观众眼球,对观众造成冲击与震撼,蕴含着对人心灵强烈的冲击力量,由此形成的反差深入人心。其次,戏份的安排、演员的选取、演绎的状态有所调整,都使配角更具吸引观众的魅力。

2 性格特征分析

早期中国电视剧主角的标签主要是“优秀”或“特别”,它承载着一种“好人”的刻板印象,并体现出有关人性品质中较好的一面。而配角与之相反,早期的配角性格特征非善即恶,人物形象单薄,不够鲜明饱满。相较而言,早期配角的作用仅仅是衬托主角、完成故事主线的角色,还未拥有让观众眼前一亮的闪光点。角色刻画冲破禁锢后,对比早期主、配角的人物性格特点,主角逐渐贴近生活化,不再仅是一种单一的“成功”和“完满”的状态。反观配角,人物特征的好与坏同时汇集于一个角色,配角形象也不再过于刻板和单薄。从人生状态来看,配角多数没有主角那般较为“完满”的人生状态。因此,配角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性格真实,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角色刻画改变背后的审美转向,主要是戏剧手法、人性、社会文化转型三方面原因。

2.1 戏剧手法

角色刻畫改变现象的出现,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手法占重要原因。为了抓住观众眼球,给观众的心灵造成冲击和震撼,在对配角的刻画上运用了多元的戏剧手法,使人物形象形成的反差深入人心。

2.2 人性自身因素

首先,受戏份安排、演绎状态等戏剧技巧因素的影响,形成吸引性忽略和后来的吸引性树立关注;再者,个人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影响着每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及追求,而配角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自我价值验证。

2.3 社会文化转型

社会文化转型因素主要指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文化相对论三种思想观念的综合影响作用。思想的产生造成人观念的改变,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社会文化的重大转型,当代中国大众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心理等文化理念都产生了深层次变化。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背景下的“精英主义”“英雄主义”被打破,大众话语权得到确立,我们默认每一种配角所象征的个人文化特点都具有价值,因此每一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寻到自我价值的验证。

3 结语

通过对“配角吸引力”现象背后审美转向的原因分析,我们知道,角色象征着一种个体文化,个体文化反映群体文化。当追逐个性化、私人化进入话语中心时,个体也是一种文化。角色性格特点的转变,实际上象征其身后的群体文化在全球化及社会转型下的转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并以此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的改变和转型。对配角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为配角“买单”的消费方式预示着对现世人生的关照。借助审美,大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既是在工业文明时代对自身和他人的精神拷问,也是人们走出日常生活困境的意义探索。

参考文献:

[1] 康艳.“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辨析[D].沈阳:辽宁大学,2009.

[2] 王常柱,李玉萍,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价值观的解构和建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2):1

[3]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4] 段吉方,梁燕城.对话: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当代文化的走向[J].上海艺术评论,2018(5):33-34.

作者简介:梅培琦(1996—),女,贵州长顺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民族学。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
浅析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